概述

製造商為通用動力(GeneralDynamics)公司。研製F-111的目的是為了接替空軍F-105D和F-4C,以及海軍的F-4B。1960年美軍提出招標,1962年通用動力公司中標。空軍A型原型機1964年12月首飛,海軍B型1965年5月首飛,後因超重被取消。空軍A型1967年交付使用。1996年7月26日F-111退役。
構造介紹

F-111A採用了變後掠式懸臂式上單翼,無上反角。翼型為NACA64A系列,帶有常規機翼負扭轉(外洗,向翼尖方向減少迎角)。內部5根翼梁,前後緣間、翼根到翼尖為整體壁板蒙皮,前後緣採用蜂窩夾層。外翼上有全翼展前緣縫翼和後緣雙縫襟翼。中央為4.2米長的D6AC特種鋼盒形長梁,各由一根直徑21.6厘米、長50厘米的樞軸與兩個外翼連線。通過液壓作動筒改變後掠角。
變後掠翼在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後,在F-111上得到了套用。機翼後掠角變化範圍為16°~72.5°,起飛時為16°,著陸及亞音速巡航時26°,高低空超音速時可選用72.5°以下適當的後掠角。機身為半硬殼式全金屬鋁合金結構,蜂窩夾層壁板蒙皮。部分關鍵部位採用了合金鋼和鈦,結構核心為一根T形縱梁,發動機吊掛縱梁支臂上。
F-111A採用普通懸臂式後掠尾翼。除水平尾翼翼尖和垂直尾翼中段外,均採用蜂窩壁板。差動式全動平尾,同步時可起副翼和升降舵作用。平尾與機翼在全後掠時形成三角形翼,間隙約25.4厘米左右。全動式平尾除控制俯仰外,並可差動與擾流板配合進行橫向操縱。起落架為前三點式,液壓操縱。雙輪前起落架向前收起,單輪主起落架採用三角架結構,收起時左右輪架各繞樞軸向下轉90°,與機輪並在一起,然後向前收入機內。主輪採用低壓輪胎,有防滑系統和圓盤式剎車。主起落架艙門在機身底部向下折,在飛行中起減速板作用。
F-111A型裝兩台TF30-P-3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55.41千牛/5650千克,加力推力93.16千牛/9500千克。燃油箱總載油量為14515千克,空中加油口在座艙後方。進氣道裝有1/4圓錐形調節錐,計算機調節,設有附面層隔板和擾流裝置。F型改裝兩台TF30-P-100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11.80千牛/11400千克,裝有液壓機械控制的進氣道系統,帶可調激波錐。
多傘系統

多次參戰

GBU-28/B是GBU-27/B的改進型。GBU-27/28雷射制導侵徹炸彈,是美國空軍的隱身攻擊機F-117A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用來攻擊伊拉克地下掩體、指揮中心等堅固目標的新型高效侵徹炸彈。GBU-27/B是“寶石路”ⅢGBU-24雷射制導炸彈的改進型,於80年代中期開始改進,1988年開始進入空軍服役,1991年首次大量用於海灣戰爭,其彈藥消耗量占有限庫存的60%,1992年美國空軍重新訂購1300顆GBU-27/B,以補充其庫存。1990年開始就採用203mm口徑炮管研製GBU-28/B的可行性方案研究,但實際生產則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前的幾天時間內,為應戰爭之急需,最先製造了4顆,2顆用於試驗,2顆由F-111F投放到位於巴格達北部數英里的阿里塔幾空軍基地的地下設施。
海灣戰爭之後在1992年繼續生產,並按計畫在美國埃格林空軍基地試驗,由F-15E投放試驗1顆,隨後生產2顆用於地面爆炸,以測定其破片散布特性,生產8顆用於飛行投放試驗,總共生產了30顆,其餘仍在美國空軍服役。1993年美國空軍同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簽定“產品改進計畫”(ProductImprovementPlan,PIP),內容包括:1)改進武器。2)進一步提高侵徹性能。3)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率。1994年美國空軍提出改進GBU-28/B的軟體,以擴大其投放包線,同時將正為未來攻擊地下堅固目標用的“硬目標靈巧引信”(HardTargetSmartFuze,HTSF)改裝到GBU-28/B上。1995年美國空軍完成了GBU-28/B的改進型的作戰使用試驗。1996年美國空軍再次訂購100顆GBU-28/B。除繼續改進GBU-28/B外,還進一步發展這兩種型號的助推型,後者進展情況不詳。
武器攜帶

武器系統包括機身彈艙和8個翼下掛架可攜帶普通炸彈、飛彈和核彈。機身彈艙長5米,可掛1顆1360千克炸彈。機上可掛6枚AIM-54“不死鳥”空空飛彈,還裝一門M61型6管機炮,備彈2000發。左、右翼各有4個掛架,其中內側兩個掛架可以隨機翼後掠角的變化而轉動,始終保持與機身縱軸平行。外側兩個掛架是固定的,可拋掉。後掠角為26°時最多可帶50顆340千克的炸彈,或26顆454千克的炸彈。後掠角為54°時,可帶18顆炸彈。後掠角為72.5°時,可帶10顆。但由於F-111實用中並不適合作為空優或攔截的戰鬥機,因此一直沒有真正實用AIM-54之類的武器。
F-111的機內彈艙保證了該機能夠完成高速突防任務。外掛物對飛行阻力的影響通常用阻力指數(DI)來描述。DI值在飛機沒有外部懸掛物時為零,並隨外部懸掛物和飛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例如,F-111戰鬥機在高空無外掛時DI值為零,最大速度可達2.5馬赫數;在翼尖掛2枚AIM-9飛彈時DI值增為20;外部掛24顆MK82炸彈時DI值高達180~200,速度減為0.8馬赫左右。飛機外掛武器時的作戰半徑比淨形飛機小50%左右。外物還影響到飛機的機動性。如果一架飛機在淨形時過載可以到7g,加上外掛物後則很難達到3g。可見機內彈艙的重要性。
改進機型

格魯門公司在通用動力公司F-111A機體的基礎上研製的專用電子對抗飛機,用以取代EB-57、EB-66電子對抗飛機。EF-111A於1975年1月開始研製,1977年3月氣動力原型機開始試飛。同年5月帶全套干擾系統的第二架原型機試飛,1981年11月EF-111A開始交付使用。美國空軍共採購EF-111A飛機42架,所有飛機已交付完畢。
美國空軍選擇把F-111飛機改成專用電子對抗飛機的主要理由是該機性能比較先進。F-111速度快,在高空達M2.2,在突防護航任務中能和它所掩護的戰術飛機在整個任務過程中一起飛行;航程遠,空中不加油能飛越3200公里以上;能提供攜帶4噸複雜電子設備(包括天線、計算機、顯示器)所需的空間、電源和載荷能力;在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方面還有25%發展潛力,以備適應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加複雜的雷達威脅。此外,使用F-111改型比採用海軍的EA-6B電子干擾機可減少訓練、後勤保障等方面的大量問題。
三類任務

EF-111A機體與F-111A基本相同。在變後掠翼轉軸上翼型為NACA64A210.68(修型),在機翼翼尖處為前緣修型的NACA64A209.80。16°後掠角時上反角1°。16°後掠角時安裝角翼根處1°翼尖處-3°。發動機和F-111一樣,燃油量19010升,滑油量30.3升。電子設備有:AN/ALQ-99E戰術干擾系統、AN/ARC-109特高頻通信台、AN/AJQ-20慣性導航系統、AN/APQ-160攻擊雷達、AN/APN-167雷達高度表、AN/APQ-110地形跟蹤雷達、AN/ARN-58儀表著陸系統、AN/ARC-112高頻接收機、AN/AIC-25機內通話設備、AN/APX-64敵我識別器、AN/ARN-52塔康、AN/ARA-50特高頻/定向器、AN/ALQ-137(改)自衛系統、AN/ALR-62(改)終端威脅告警系統等。EF-111A不帶軍械,一般和“野鼬鼠”反雷達飛機和其它戰術飛機同時出動。

EF-111主要執行下列任務。遠距干擾:若干架EF-111A在戰區前沿地帶已方一側、敵方地面武器射程之外繞圈飛行,利用干擾機產生電子屏障,隱蔽自己的攻擊機的飛行路線和機動方式,使之不被對方雷達發現。突防護航:又稱隨隊干擾,EF-111A伴隨自己的攻擊機突入敵方防線,抵達重要目標,沿飛行路線連續干擾敵方防空網的各種電子設備,使其防空系統發生混亂、延遲和失去效能,從而保護自己的攻擊力量。近距空中支援:支援己方的對地攻擊力量攻擊機,保護攻擊機,利用其干擾能力使敵人的炮瞄雷達和防空飛彈的制導系統陷於癱瘓。
全部退役

2003年5月,波音澳大利亞公司成功的進行了AGM-142E防區外武器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F/RF-111C戰鬥機的模擬整合。這種新武器將增加澳軍F-111的戰略攻擊能力和生存力。在為AGM-142飛行試驗計畫進行準備的過程中,波音公司正在修改模擬發射階段使用的原型飛機插入軟體和硬體。
澳大利亞F-111飛行演示,攜帶了一枚“魚叉”反艦飛彈、一枚雷射制導炸彈、一枚“響尾蛇”空空飛彈,機腹炸彈艙半埋安裝了大型紅外偵察/制導吊艙。
澳大利亞將在兩年半內淘汰空軍所有的F-111轟炸機,並於9年後淘汰全部現役F-18戰鬥機。澳大利亞準備向美國訂購JSF聯合攻擊戰鬥機,以取代以上退役的機種。該機目前還在研發階段,9年後才能交付。澳空軍的F-111雖以F編號,實際上,轟炸性能高過空中格鬥。這種可變翼轟炸機,已服役30年。雖然性能優越,仍可擔負至少10年任務,但是維修費用極高。澳空軍有35架F-111,每年要花費5億元保養。國防部決定,2006年以前,將全部淘汰該型機。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010年11月29日報導澳大利亞空軍將於12月2日在昆士蘭州的阿姆伯利(Amberley)空軍基地舉行最後一批F-111C戰鬥轟炸機的退役儀式。這意味著從首架原型機F-111A首飛至今已服役46年的變掠翼、遠程打擊飛機F-111將退出歷史舞台。
澳大利亞空軍從1973年開始裝備該型戰鬥轟炸機,編號為F-111C。美國空軍的F-111至1997年就全部退役,澳大利亞空軍的F-111C則服役至今。[1]
基本數據

翼展19.2米(全後掠7.94米)
機長23.16米
機高6.10米
機翼面積(後掠角16°)48.77平方米
展弦比(後掠角16°)7.56
主輪距3.19米
前主輪距7.44米
空重25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4035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37400千克
最大速度M2.02/2140千米/小時
作戰飛行速度(遠距離干擾)595千米/小時,(突防護航)940千米/小時,(近距支援干擾)856千米/小時
突防護航作戰升限16670米,(遠距離干擾)370千米,作距半徑(突防護航)1495千米,(近距支援干擾)1155千米
轉場航程3706千米相關詞條
相關報導

澳大利亞空軍F111戰機表演噴火特技為航展預熱,2010年新加坡航展明天即將開幕,此次航展最大的亮點之一便是將有許多“重金屬”、“強火力澳大利亞空軍F111戰機表演噴火特技為航展預熱 。
2010年新加坡航展明天即將開幕,此次航展最大的亮點之一便是將有許多“重金屬”、“強火力”的戰鬥機加入飛行表演行列;而在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F-111飛行表演隊。
此次航展的最後兩日將向公眾開放,而大部分觀眾關注的毫無疑問就是飛行表演環節。記者獲悉,此次的飛行表演將是F-111“土豚”戰鬥機在亞洲、很可能也是向世界的告別演出。目前,只有澳大利亞皇家空軍仍在使用F-111戰機;而澳空軍也表示,F-111將在很短的時間內退役。F-111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和格魯曼公司研製的一種變後掠翼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變後掠翼飛機。F-111的主要特點是航程遠、載彈量大、能全天候攻擊,主要用於在夜間和不利氣象條件下執行常規和核攻擊任務。
報導稱,F-111將在此次航展的飛行表演環節上演其最為著名的“噴火”特技表演,各位觀眾屆時一定要留意現場解說員的實況播報。此特技飛行表演是澳空軍飛行表演隊的傳統保留項目,飛機在空中飛行時,後燃器放射熊熊烈火,猶如火龍飛舞,十分壯觀。
另一個亮點是新加坡空軍將呈獻“戰鬥機和直升機同時飛行”的創舉,精彩的表演是由一架F-16“獵鷹”戰鬥機與一架AH-64D阿帕奇長弓型攻擊直升機聯合呈獻“擦肩而過”。這不僅展現了兩名機師在駕駛方面的優質協調,也同時是此類表演首次在南亞範圍內上演。另外,美國空軍部隊也安排了美國空軍C17戰鬥運輸機和B52戰鬥轟炸機分別在航展期間飛過場地,為亞洲最盛大的航空展助興。
據悉,2010年將有超過50多架軍用和商業飛機參展,其中8架將進行飛行示範。主辦單位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歷過全球金融海嘯的洗禮,此次新加坡航空展仍保持且超過了上一屆的規模。在來自40個國家的800個參展商之中,超過85%是第二次參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