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風暴

美國金融風暴

美國金融風暴,又稱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

人性弱點

美國金融風暴美國金融風暴
貪婪和恐懼,人性的弱點,一直認為房價是向上的,即使沒有貸款人資格的人也可以貸款買房子,做成次級債,然後把風險不斷的轉移,到了恐懼的時候什麼都害怕了,金融市場裡,這兩個人性的弱點是無限放大的

美國人提前消費的理念導致金融危機.美國經濟陷入困境的原因,除了格林斯潘主導的貨幣政策的失敗,還有美國人提前消費的理念。同時,美國的醫療費用迅速上漲,已經超過了GDP的16%,比起25年前高出1倍。醫療費用居高不下,又導致低收入人群比高收入人群的負擔更為沉重。受到全球化和醫療費用的阻礙,一般的美國家庭要靠收入增長來提高生活水平,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美國人仍然相信生活水平應該永遠在提高。房價被高估,沒有關係,反正可以借債。最後房地產泡沫破滅,多數人還不起貸款。銀行出現信貸危機。接而出現金融危機。

政府沒能對經融市場實施調控

1962年,弗里德曼出版了他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由他所建立起來的華爾街新的自由市場與自由主義經濟哲學體系對於美國資本主義不只是經濟學理論的支持,在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冷戰語境之下,弗里德曼這本書幾乎成了自由主義的經濟哲學大綱,它在第一章中就把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之間劃上了一種邏輯關係。

再加上金本位制的瓦解和凱恩斯主義的流行,與貨幣匱乏相適應的低股價時代於是一去不復返了。從那以後,積極投資之風開始盛行,華爾街也進入了大踏步發展的時代。而名目繁多的金融

美國金融風暴美國金融風暴
衍生品,正是在這之後開始大量出現的,特別是80年代之後。金融界給這些金融衍生品起了一個很有誘惑力的名字——金融創新!從各種債券、股票、各種各樣的指數期貨,到類似於“美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等等這樣的看的人一頭霧水的專用名詞比比皆是。以至於到今天,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多到連華爾街投行里的頂尖分析師都不能完全掌握,更別說美聯儲里那些有些禿頂的經濟學家了。

到底什麼是金融衍生品呢?我想給大家舉個例子:A自然人想買一幢房子,於是向B公司貸款,B公司覺得A的信用等級並不保險,但又不想喪失這次交易的機會,於是B依然把貸款貸給了A,並把很多很多類似於A這樣的情況的貸款債權,集中打包後,全部以比較低的價格賣給了C公司,C是一個上市公司,專門從各個類似於B這樣的企業以低價收購債權的,等著A償還了貸款後賺取其中的差價。D公司是一家投資銀行,他對C公司的未來收益情況比較看好,但又不敢冒然投資,於是就以認購權證的方式,購買了C公司發行的權證,也就是說,D投行在今後的某一天,可以以某一個特定的價格,購買C公司的一定數量的股票。但D投行自己也需要流動資金,於是就把這些權證再質押給E銀行,套取一定數量的中短期貸款。而E銀行為了更多的投資機會,又發明了一種企業債券,並向全社會公開發行。。。

您看懂了嗎?如果連這個都沒看懂的話,那您就更難理解華爾街實際上在使用的各種“金融衍生品”了,這些“金融衍生品”比我上面講的要複雜幾十倍,並且需要非常複雜的計算公式來計算他們的風險程度、未來收益預期,等等。

很多有識之士學者都認為這種金融創新實際上就是在“擊鼓傳花”,所有的金融衍生品就像一根長長的鏈條,並且相互交叉,錯綜複雜。此外,根據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原則,越是風險係數大的金融產品,其未來的收益就越高(在不出現投資失敗的情況下)。因而毫不客氣地說,華爾街儼然成為了一個大賭場,大家都在賭某一家或一批高風險的企業是不是會最終不倒閉!這樣所帶來的結果是,金融市場總體的資金數量成十倍幾十倍地放大,以雷曼兄弟為例,截至2008年5月31日,雷曼兄弟的總股東權益為263億美元,其債務總額卻竟然高達6130億美元。

就這樣,幾乎所有金融類公司(銀行、投行、基金、保險公司)都被栓在了一起,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大家都跟著受損失。我認為,這樣的金融創新唯一的好處是有效地吸乾了市場上的現金,降低了通貨膨脹率,試想,如果人民把股市、基金、多如牛毛的各種公司債券都賣掉,這些錢再回到商品市場上來購買實際的產品的話,物價還不得漲到天上去?!但這樣的金融創新,卻並沒有為市場創造出任何實際的價值,無非是A先生擁有了一套住房而已。

而這一輪的華爾街金融危機,正是從“次級債”開始逐漸發酵的,也就是說,處於“生物鏈底層”的A先生的財務出現了問題,還不起貸款了!

除了金融衍生品這種遊戲規則的風險之外,還有不太為大家所關注的“委託代理人”的風險。為什麼這次高盛公司的損失遠比其他投行損失小很多呢?我想事情要從22年前說起:1986年12月6日的早晨,高盛的合伙人們集合在百老匯大街85號二樓寬敞的會議室里正在討論一件事情——將高盛改組成上市類型的公司。場面非常緊張,有的合伙人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執,還有一些人在聲淚俱下的發表動情的演講,大部分合伙人並不願意放棄高盛這種獨有合伙人制度。這樣的場面在高盛將近130年的歷史中,已經重複上演了無數次。而這時的高盛也是華爾街唯一保留合伙人制度的投資銀行,這讓它看上去那么與眾不同。

在長達百餘年的歷史中,高盛管理委員會不斷的提議把高盛改組成上市公司類型,然後再不斷地被合伙人們予以拒絕。但這種保守的制度,制約了高盛公司的融資能力,限制了高盛的發展。到了1998年的8月,188名高盛公司的合伙人終於通過投票決定將高盛改組成上市公司。然而,高盛的合伙人制度的文化卻極大的保留了下來,高盛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續了緊密結合的合伙人制時代的特質。

雖然高盛已經結束了合夥制經營,但它卻將合夥制對於風險的有效控制很好地繼承了下來。問責制、風險評估管理等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的決策流程確保了對於潛在風險全面客觀的認識。正因為這樣,我們看到了2006年年底所發生的那一幕,高盛的財務長召集各部門主管,商討當時尚未浮現的次貸危機,在各位主管報告完畢後,高層當機立斷必須第一時間撤離房貸市場。

而類似於剛剛倒閉的雷曼兄弟這樣的大多數的公司,他們早就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這使得他們更容易募集到大量的資金。公司的資產都是投資人股東的,而操縱這些資金的人,卻都是每年領取上百萬美元甚至數百萬年薪的專業投資分析師。這些人穿著最高檔的阿瑪尼西裝,開著賓士汽車去上班。而他們在公司里都是沒有股份的,又都是年薪制,沒有幾個人會想著在這家公司里長期工作下去。他們年終的獎金幾乎是以業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條件的,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以便年底能夠拿到更豐厚的獎金,他們往往更加激進地參與各種高風險高收益的金融產品,公司的長期利益關他們什麼事?最多這家公司倒閉了,再重新換另一家!

這樣的雙重風險,最終造成了華爾街巨大的金融泡沫,再加上美國人無休止的貸款消費(在美國幾乎沒有人用現金購物,大家都是用信用卡消費,9月份的工資在8月份就花的差不多了),風險如同不斷累加的“沙塔”,現在,這個沙塔出現了裂縫!

在雷曼兄弟宣布破產、AIG獲得美聯儲的拯救之後,華爾街金融風暴是否能夠得以最終緩解?現在誰都不敢打包票。我認為一個新的危險時間視窗將出現的10月中旬,華爾街各大金融公司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出爐之後。如果仍舊有某一家或多家企業出現比較大的虧損,恐怕後果不堪構想。但是,如果華爾街的遊戲規則不做出革命性的調整的話,我認為更大的滅頂之災只是早晚的問題。

而對於中國,損失是肯定要損失的,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包括最近公布的多家中國的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企業債券。但本輪華爾街金融危機,應該不會對中國金融企業造成致命性的打擊,因為在中國比較保守的金融環境下,金融衍生品屈指可數,並且中國的金融企業大都以銀行零售業為主,風險要小的多。況且,美國政府處於對本國資產的保護,一直都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資金敬而遠之,今天壞事變成了好事,中國金融業避免了一場更大的風險。

美國次貸危機,全稱應該是美國房地產市場上的次級按揭貸款的危機。而顧名思義,次級按揭貸款,是相對於給資信條件較好的按揭貸款而言的。因為相對來說,按揭貸款人沒有(或缺乏足夠的)收入/還款能力證明,或者其他負債較重,所以他們的資信條件較“次”,這類房地產的按揭貸款,就被稱為次級按揭貸款。

參考資料:網上 蒐集整理這次對我國來說影響不是很大。我國的物價在前幾個年度就因為通貨膨脹而上漲,CPI指數連續增高。在今年以來,我國股市本已持續下跌,在美國等世界其他國家股市小有增幅的時候,我國股市照跌不誤。所以物價和中國股市與華爾街金融風暴關係不大,即便因為中資銀行的投資失敗致使數億美元陷入使中國股市銀行股領跌了3天,但是對於其他歐美國家來說,幅度是相當的小的。所以至少這次華爾街金融風暴對我國經濟影響不大。目前我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足,沒有出現歐美同業拆借市場流動性嚴重匱乏的局面。

主要內容

根本原因是利率的上升和次級貸的存在.

打個簡單的比方來說明這個問題吧,不過可能會有點長,:)

比如一個房子在最高的時候是100萬,你買了,但你沒有錢或者不夠付30%的首付,或者信譽不夠等等,正常條件下很難從銀行借到錢.

因為有些銀行(或者能提供房屋貸款的類似銀行的機構)推出了次級貸,相當於是你只要付很少一部分首付,甚至是0首付,同時你承諾每個月還一定的錢給銀行,銀行就同意給你放貸,把這個房子的錢先付給房產商,然後你就每個月還貸,你可以先住這個房子,但如果你不還錢的話,銀行有權收回,.

這個時候,房價下降了,比如說原來標價的100萬的房子變成了70萬,這個時候你才給銀行從頭到尾一共付了10萬,你一算就算我去買個新的只要付70萬,而要還清以前的貸款,至少還要付90萬,那你就選擇不付錢了,就是斷供了(有些人也可能是因為利率實在太高了還不起了).這個時候銀行在這個交易中就損失了20萬(70萬房子加上10萬你的還款,比以前銀行放的款100萬少了20萬,所以銀行損失20萬.)這個20萬就是不良的資產,如果房價繼續下跌,銀行還會損失,同時銀行還得擔負這個房子的一些日常費用.

在這個交易中,如果銀行還採用了槓桿交易,比如說他明明只有20萬自有資金,又借入了80萬(80萬可以是向社會發行債券,承諾一定的利息)外部資金來完成這個交易(100萬),那樣的話就叫槓桿交易.這樣現在危機發生了銀行相當於是沒有資產了,而借入的錢還需要不斷的交利息啊,但卻沒有錢收入,相當於變成只出不進啊,那遲早有一天要花完的。(雷曼就是這么死的,槓桿化過頭了)

當這種事情大量發生的時候,銀行很快就會因為沒有流動資金,甚至資不抵債而倒閉了.參與這種交易的可能會有保險公司,私人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等。如果這些機構倒閉了,企業的融資就會成問題,這樣容易引起實際企業資金鍊的斷裂,進而導致實際企業的破產.這些機構一般都會向機構或者社會發行債券,一旦這些機構倒閉,這些債券就變成了廢紙,投資者的錢就打水漂了.

目前還只是金融機構的倒閉(稱做金融危機),還沒有影響到實體的企業,如果政府不能很好的控制這些金融企業的倒閉,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遲早會到來,那樣就叫經濟危機了. 美國人拯救了AIG,而不救雷曼就是從保護這些實體經濟的角度考慮的,AIG更多的涉及到實體經濟,而雷曼不是.

這就是另一種的蝴蝶效應,一個買房者的斷供,到最終引起了真箇經濟的蕭條!目前而言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在於監管的不力。這個是原因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0月24日呼籲世界各國“加強政策協調、密切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這一全球性挑戰。

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11月13日表示,美國政府將不會收購銀行的問題資產,美國政府目前的注意力已經轉向非銀行與消費金融領域。美國政府的七千億美元救市計畫,將不會購買銀行與金融機構那些有問題的資產。

英國政府10月3日宣布把對個人存款擔保的上限從3.5萬英鎊提高到5萬英鎊

日本政府加緊制定刺激景氣政策,並打算“撒錢”刺激消費。麻生首相宣布了一系列追加經濟對策,總額高達26兆9000億日元。同時,他還向國民承諾要在三年後提高消費稅率。政府還在考慮要在一定時期內,取消證券類的買賣稅金,加強限制股票的買空賣空行為等政策。

愛爾蘭政府做出承諾為所有銀行的存款擔保,即只要有愛爾蘭的銀行倒閉,如果發生存款損失時,愛爾蘭政府都將為儲戶補足差額。

希臘財政部上周五宣布將為國內所有銀行個人存款提供擔保,以穩定急於從銀行取現的儲戶的情緒。

德國政府10月5日作出重大決定,宣布為個人銀行存款提供不限額擔保以恢復金融市場信心。當天深夜,德國政府與相關私人金融機構還就援助德國地產融資抵押銀行達成總額為500億歐元的新協定。

丹麥政府5日也宣布已與各商業銀行就成立風險基金達成協定,決定在今後兩年里向此基金注入350億丹麥克朗(1美元約合5.4丹麥克朗),保證儲戶的存款在銀行倒閉時不會蒙受損失。

瑞典政府也在同一天宣布將增加對銀行個人存款的擔保額度,瑞典中央銀行還宣布將增加發放給銀行的貸款。

奧地利政府本周一也宣布擬增加對個人銀行存款的擔保,以防止存款流向德國

塞爾維亞總理茨韋特科維奇10月20日宣布,政府將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其中包括,政府將居民存款擔保額從目前的3000歐元提高到5萬歐元,如有必要還可提高到10萬歐元;取消證券交易稅,到2009年底之前臨時取消利息稅,截至2012年取消證券交易所得的資本收益稅;提高燃料和香菸的稅收,考慮將電話費提價日期推遲到2009年1月1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