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美國精神病主演: 克里斯蒂安·貝爾威廉·笛福 賈德·萊托 薩曼莎·瑪希斯
類型: 電影 - 恐怖驚悚
地區: 歐美電影 片長: 90分鐘
影片介紹
本片改編自布萊特-伊斯頓-艾利斯極具爭議的同名小說,是一部描述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都市生活的黑色社會諷刺片。派屈克-貝特曼(克里斯蒂安-貝爾)是一位富有的華爾街金融家的兒子。他是一個典型的雅皮士,擁有成功的事業、名牌服裝和作為一名“高等人類”所必需的一切。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還是一名嗜殺成性的連環殺手,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他無緣無故殘殺與強姦的對象。他高貴的身份使得調查這一系列罪案的警官從未把他列為嫌疑對象,而另外一名同樣嗜血的殺人狂卻想作下一件更為血腥的案子,成為真正的殺手之王。
派屈克-貝特曼的殺人動機非常簡單:物慾橫流的華爾街使他成為一名極端的拜金主義者,他不能與這個世界存在任何物質上的差距,別人的些許優勢都會招來他異常的嫉妒和憎恨。《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里斯多福-萊曼-豪普特的描述可謂一語中的:“派屈克-貝特曼生活在一個道德貧乏的世界裡,在這個世界裡,衣服比皮膚更重要,財富比血液更重要,靈魂的探究只能靠刀子、斧子和鑽頭。”
劇情分析
其實一切都是幻覺,都是Partick的想像,他根本沒有殺人,那些全都只出現在他的異想世界裡。讓我們回憶一下,這傢伙在臉部毫無遮蓋的情況下拖著個裝有屍體的大袋子,一路上留下了長長的血跡,然後還在眾目睽睽下走出公寓,居然沒有人發現?還能安然無恙的一直呆到最後?殺死那個逃走的女人時從螺鏇狀樓梯上隨便扔下電鋸就恰巧將那女子斬腰?和警察交鋒的時候,居然~~居然可以毫髮無損還將對方全部解決,不覺得有點詭異嗎?因為這一切都只來源於他瘋狂的想像。其實對於這點片子中有一處暗示,Partick與未婚妻共餐時隨手畫在紙上的那幅被斬腰女子的圖,當時我還納悶他怎么把這個畫出來了。後來秘書翻看他日記時到處都是類似的畫,用來敘述作案的方法。但這些事情也僅僅只是大腦里運作,紙筆間流淌罷了。如果是這樣,根本沒有人死去,那么威廉·達福飾演的偵探也只不過是Partick神經質的捏造出來的,以表現內心的不安。這絕對不僅僅是一部經典恐怖片,它想表達的東西要更多。
開篇的畫面就很令觀眾意外,但也是驚喜。鮮紅的液汁掉落,大家自然性的認為那是鮮血,那把經典的尖刀舉起,卻砍在一塊牛排上,液汁更多的流淌著,如此優雅,後來才知道這只是果醬,一系列的程式最終匯成了一盤精緻的餐點端上豪華的餐桌,意想不到且寓意深刻。順便提一句,影片的配樂真的很精彩,帶著點荒誕戲謔的嘲諷勁,正如影片的基調。上層社會的紙醉金迷,浮華,奢侈卻糜爛不堪。上班要比較哪個人的名片最有品位,西服要華倫天奴,眼鏡要Oliver Peoples,能看到他們上班的工作就只是拿著電話預定哪家豪華酒店的位置,以供晚上消遣。而有意思的是,他們居然連身邊朋友,同事的名字都能搞混,還顯得這么理所應當似的。Partick是矛盾的,聚會時在餐桌上的那番很有良心的講話讓我們覺得他的內心其實並未墮落,麻木。但有一段很棒的戲要特別注意,Partick俯下身對乞丐說:“去工作,我會幫你”,但當乞丐感激的握住他的手臂時,他的表情變得厭惡至極:“你他媽的知道你有多臭嗎?”緊接著就把乞丐送上西天了。他同樣物質,同樣墮落,每天用大量的護膚品保養,討厭別人碰他的衣服,不讓水杯直接觸碰桌面,做愛時自戀的照著鏡子擺弄肌肉。他喜歡這些卻又憎恨這些,甚至憎恨自己,憎恨所有人,一種矛盾的痛苦,無法找到真實的自我。在這種壓抑下精神崩潰,擁有嗜血的欲望,用瘋狂來擊碎這個世界。
他經常說:“儘管我隱藏著我的冷酷,但看起來有血有肉跟你一樣”,這句其實倒不如說是諷刺人們整體的一種現象,一種大眾性的虛榮與冷漠。而在他殺人時唯獨放過的兩個,也全都是懂得用真心去愛的人,所以不忍下手。影片最後Partick注視電視中總統的講話:“那老頭看似無辜,但骨子裡卻是——無所謂”,明顯是對於美國高層的一種諷刺,對於民眾狀態的擔憂,所以片名為《美國精神病》。
人物剖析
1.富二代,公子哥
據劇情介紹,他供職於華爾街的某個公司里,他父親應該就是這個公司的大股東,(這個情節是他和威瑟斯龐扮演的未婚妻在計程車里那段對話中表現的),那么他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應該就是富二代、公子哥、絕對財富繼承人,他每天所要做的也就是為了和公司的人儘量的保持友好,於是他們就會一起去尋開心找樂子之類的,出入夜店等等,這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條件相信你也可以知道,就是最容易引發空虛的那一個群體中的人2.心胸狹隘、攀比心理
因為無所事事,並且錢多的沒地方花,那每天他們這些人研究的無非就是名牌服裝、名牌眼鏡甚至包括每個人名片的製作工藝等等的,並且相互攀比,相互刺激,在影片中常有體現,當他看到別人和他穿一樣的華倫天奴的西裝、戴同樣的眼鏡,名片比他的有品位的時候就會感覺非常的焦躁和憤怒,但由於前面說的他要和這些人打成一片,所以就只能隱藏自己的情緒,這是造成後來一連串變態想法的主要因素之一3.極度自私
這個可以從他和好友妻子偷情激情過後,自顧自的穿衣服並不屑於說一句親熱的話看出來4.仇視貧窮
對於窮人和那些沒有經濟實力來標榜品位的人,他是十分漠視和鄙視的,即使他每天都在說一些冠冕堂皇的改變民生之類的話5.極度自戀
片子一開頭就是他保養自己皮膚的長鏡頭,還有他和兩個妓女在一起的時候,那哪是在做愛,分明就是在欣賞鏡子中的自己所以綜合以上很多性格元素,他的變態思想都是在長期的一種情緒壓制中爆發出來的,他需要用鮮血和殺戮來發泄自己心中各種的不滿,同時殺人的快感和真實感也會刺激他冷漠的內心,讓他自己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就如同他自己台詞中說的:“BATMAN只是一個軀殼,在這個軀殼下面隱藏著另一個人,一個完全不相符的人。”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實際上已經是精神分裂的嚴重患者到最後自己夠想出各種殺戮和變態場面直到最後被人揭穿,才明白原來都不過存在於自己想像中而已。因為空虛而想清空這個世界,誰知道當清空世界之後留給自己的也不過就是空虛而已。
精神分裂這種題材在好萊塢屢見不鮮,主要是為了諷刺在高度發達的美國社會,緊張的節奏和壓抑的情緒給人帶來的各種傷害
原著簡介
布萊特-伊斯頓-艾利斯的《美國狂人》是20世紀90年代最受抨擊的一部小說,其極度黑暗的筆調使得小說及其作者都成了當時輿論猛烈炮轟的目標。時至今日,在這部小說出版近十年之後,其觀點已經被部分人接受,將其搬上銀幕才成為可能。但本片的開拍還是引起了激烈爭論,曾受邀出演主角的里奧納多-迪卡普里奧很快便宣布退出,劇組不得不重新起用原定的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貝爾。該片在多倫多的拍攝曾受到當地市民的極力阻撓,因為加拿大連環殺手保羅-伯納多宣稱這部小說的靈感來自他的系列案件。本片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貝爾13歲時因主演史匹柏的《太陽帝國》(Empire of Sun,1987 )而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