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後經濟危機

美國戰後經濟危機

美國戰後經濟危機指1948~1982年期間,美國發生的經濟危機的總稱。

過程

美國戰後經濟危機 美國戰後經濟危機

美國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巨大發展,生產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為時不久,美國首先發生了1948~1949年經濟危機。接著,侵朝戰爭給美國帶來戰時繁榮,但戰事一停就發生了1953~1954年經濟危機。此後,在1957~1958年和1960年發生了兩次經濟危機。60年代中期,美國擴大侵越戰爭,使國內經濟危機推遲到1969~1970年才爆發。侵越戰爭停止後不久,1973~1975年間一次規模較大的經濟危機接踵而至。到了70年代末,美國工業生產從1979年4月到1980年7月連續下降,其後短暫回升,1981年 8月起又告下降,到1982年12月尚未恢復上升。這兩次生產下降,有人認為是兩次危機,但多數人把它算作一次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持續時間之長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史上是很突出的。

對策及其後果

為了對付頻繁發生的經濟危機,歷屆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反危機"措施(或稱作“反周期”措施),包括金融方面的調整貼現率。在金融市場上買賣證券,採取放鬆抵押貸款等措施,以及財政方面的增加軍費開支、加速固定資產折舊、實行“補償性財政政策”(即減稅、免稅、退稅和“高漲”期間增稅)等措施。在私人經濟方面,壟斷資本企業為了推銷過剩商品,採取大量推行消費者信貸、住房建築抵押貸款等辦法。

實行這些措施 的結果,使戰後美國經濟危機發生了一些變形。即危機期間生產下降幅度較小,最嚴重的1973~1975年危機期間工業生產只下降15.1%。其次為1957~1958年下降13.5%和最近一次下降12.0%。危機過後,蕭條和復甦階段縮短,因而兩者間的界限難以區分。經濟危機的爆發,無論“中間性危機”還是“非中間性危機”,都比過去較為頻繁。

局面

美國政府採取的上述“反危機”措施以及私人企業的信貸擴張,造成日益加重的通貨膨脹。消費物價指數平均每年增長率從1960~1970年間的 2.8%增至1970~1980年間的 7.9%,而國民生產總值(按1972年價格計算)平均每年增長率在同期從4.0%降低至3.1%。一面物價加速上漲,一面生產增長速度放慢,而同時,失業人數又不斷增長。這種情況形成了所謂“滯脹”的局面。

除了周期性工業危機外,戰後美國也象過去一樣,繼續發生長期性的農業生產過剩危機。由於農業生產盲目擴大,而國內銷路有限,因而造成農產品大量積壓,價格下落,農場大量破產。美國政府不得不採取一些支持農產品價格的措施,並設法使播種面積縮減。1951~1970年小麥收穫面積從6050萬英畝縮減到4356萬英畝,棉花從2268萬英畝縮減到1116萬英畝。但小麥和棉花價格仍下降了許多。到70年代中期,隨著國際市場的需求增加,美國農業生產過剩危機才有所緩和,小麥和棉花播種面積已見擴大,價格有所回升。但這是受外來條件的影響,而不是由於內部因素的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