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商臣

楚穆王三年(戊戌,公元前623年),秦又攻晉,楚乘機滅江。 楚穆王四年(己亥,公元前622年),秦軍攻打從楚之郢(下郢,今河南淅川西南),楚穆王未予理會。 楚穆王十二年(丁未,公元前614年),在位12年的楚穆王死,死後葬在楚郢之西。

在位起訖:公元前625年-公元前614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614年。
出生地:丹陽(今丹水之陽)。
立都: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
遷都:上郢(今湖北宜城東南)。
年號:(丙申,公元前625年)。
羋商臣,姓羋名商臣,也稱楚商臣,諡號為楚穆王。中國諸侯爭霸時代楚國的第二十四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楚國第二十一任王羋熊貲,他的父親是楚國第二十三任王羋熊惲。
楚成王四十六年(乙未,公元前626年),楚商臣的父親楚成王欲廢掉當時還是太子的他,改立王子職為太子,商臣與其師潘崇謀,以太子甲兵圍攻楚成王,楚成王要求食熊蹯(熊掌)而死,企圖拖延時間,等待外援。商臣不允,楚成王被迫自縊死。商臣即位,是為楚穆王。
據《史記·楚世家》中記載,楚成王原立商臣為太子時,曾徵求過令尹子上意見。子上說:“楚國之舉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楚成王不聽,仍立為太子。商臣對子上懷恨在心,泜水退軍,乘機譖子上,以致楚成王錯殺子上。
即位後的他,盡力改變楚國在城濮之戰後的劣勢,先後滅江、六、蓼、舒、宗等國,進一步控制了淮南、江北(今安徽中、西部)地域。所以,他在位的十二年里,國內形勢基本穩定。
楚穆王二年(丁酉,公元前624年)初,晉聯合宋、魯、陳、衛、鄭等攻打楚之與國沈(今安徽沈丘東南),沈潰。同年四月,秦軍渡河攻晉,至餚,埋葬餚之役秦軍屍骨而還。秋,楚軍出動攻圍江國(嬴姓,今河南息縣西南),晉亦即舉兵攻楚救江。
楚穆王三年(戊戌,公元前623年),秦又攻晉,楚乘機滅江。江既是晉的盟國,又是秦的同姓國,楚穆王乘秦、晉交戰之機,迅速攻滅,顯示了楚穆王的機智與果斷。
楚穆王四年(己亥,公元前622年),秦軍攻打從楚之郢(下郢,今河南淅川西南),楚穆王未予理會。不久,讓君南遷建新都,史稱上郢(今湖北宜城東南)。楚國西境息寧,即移兵東向。同年秋,楚穆王遣成大心(子玉子)、仲歸(子家)率軍滅“叛楚即東夷”的六(偃氏,今安徽六安北)。同年冬,楚公子燮又率軍滅蓼(姬姓,今河南固始東北)。
楚穆王五年(庚子,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卒,晉卿爭立新君,相互攻殺。
楚穆王六年(辛丑,公元前620年),晉趙盾(大夫,主持國政)與齊、宋、衛、陳、鄭、許、曹之君會盟於扈(鄭地,今河南原陽西),開始由大夫主盟諸侯。這種形勢對楚國北進是極為有利的,楚國有識之士已敏銳地觀察到這點。《左傳·文公九年》中記載,楚大夫范山就及時地對楚穆王說:“晉君少,不在諸侯,北方可圖也。”
楚穆王八年(癸卯,公元前618年)春,楚穆王聽從了這一意見,即揮師北上,駐於狼淵(鄭地,今河南許昌西),攻打鄭國,並囚禁鄭公子堅、公子龍和樂耳。鄭國被迫與楚國和。待晉國來救,楚軍已還。同年夏天,楚國又攻打陳國,以懲罰陳之附晉,占領了陳的壺丘(今河南新蔡東南)。同年秋天,楚息公子朱自東夷伐陳,為陳所敗,公子筏被俘。陳以小勝大,反而懼怕而請和。同年冬天,楚穆王遣越椒訪問魯國,以示親善。
楚穆王九年(甲辰,公元前617年)夏,楚穆王鎮壓了企圖謀殺自己的楚大夫斗宜申(子西)與仲歸(子家)後,統治更加穩定。同年冬天,又會同陳、鄭、蔡等國國君駐軍於厥貉(今河南項城境),策劃攻打宋國。宋昭公被迫請求歸服,並親自引導楚穆王狩獵於孟諸(今河南商丘東北),宋、鄭、陳等中原國家轉而附楚。麇(今湖北西北部)君本從楚伐宋,中途卻逃歸。
楚穆王十年(乙巳,公元前616年),楚穆王即興兵伐麇,敗麇軍於防渚(今湖北房縣),兵鋒直抵錫穴(麇都,今陝西白河東南)。厥貉之會和“田孟諸”,是楚國城濮敗北後霸業復盛的表現,說明楚國仍是左右中原局勢的主要強國。
楚穆王十一年(丙午,公元前615年),群舒(偃姓,包括舒鳩、舒蓼、舒庸、舒鮑等部)叛楚,令尹成嘉(子孔)率軍鎮壓,執舒君,進而攻打巢國,楚國勢力進一步向江淮地區發展。
楚穆王十二年(丁未,公元前614年),在位12年的楚穆王死,死後葬在楚郢之西。其兒子楚熊侶即位,是為楚莊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