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蠕形蟎病

羊蠕形蟎病,是由蠕形蟎屬的蟎寄生於羊的毛囊和皮脂腺引起的皮膚病,故又稱毛囊蟲病或脂蟎病。我國西北地區的山羊群中常有發現。

蠕形蟎病,是由蠕形蟎屬的蟎寄生於羊的毛囊和皮脂腺引起的皮膚病,故又稱毛囊蟲病或脂蟎病。我國西北地區的山羊群中常有發現。

病原及其形態特徵

病原為蠕形蟎屬(demodex spp)的蟎。該蟎的蟲體細長,由頭、胸、腹三部構成。體長為0.25~0.3 mm,寬約0.01mm.頭部有口器和一對腳觸器;胸部有四條短腿,均分三節;腹部背面有細線狀橫紋。雌蟲的陰門在腹面。雄蟲的雄莖突出於胸部背面。蟲卵為梭形,長0.07~0.09 mm。

生活史

蠕形蟎寄生於羊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內,全部生活史均在宿主體內進行。雌蟲產卵,卵孵化出三對腿的幼蟲。經第一次脫皮變為三對腿的幼蟲,再經第二次脫皮變為成蟲。
本病為接觸性感染。健羊接觸病羊或其污染的用具均可能受到感染。

症 狀

病羊主要表現為皮炎、皮脂腺-毛囊炎或化膿性皮脂腺-毛囊炎。病變多在眼、耳、頭上,其他部位也可能發生。除損害皮膚外,常在皮下發生膿性囊腫。

診 斷

切開皮膚上的結節或囊腫,刮取分泌物或膿汁,作塗片鏡檢,如發現蟲體即可確診。

預 防

對病羊及早進行隔離,避免與健羊接觸;認真消毒被污染的圈舍和用具;徹底清理病羊活動過的運動場。

治 療

可根據當時條件選用以下方法:
1. 用14% 碘酒塗擦患部,共用6~8次。
2. 用5% 福馬林浸塗患部5 min,每隔3d1次,共用5~6次。
3. 安息香酸甲苯33 ml,軟肥皂16 g,95% 酒精51 ml。共混合,塗擦患部。間隔1 h後再塗擦1次
4. 對膿皰型病例,應兼用局部療法和化學療法。化學療法可用1% 台盼藍溶液靜脈注射,台盼藍用量按0.5~1 mg/kg體重計算,每6d注射1次,共注射2~3次。病情嚴重者,還可肌內注射青黴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