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綜合樓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綜合樓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綜合樓建築面積100,000平方米 ,在建築底部,立面上結構格線的波形振幅根據結構需求相應地增加密度,以提供所需的結構承載力和剛度。在高塔中部的設備層和娛樂層,鋼管混凝土外輪廓造型放大,幾乎成為一個實體鋼節。此外,主輪廓的內層還有一個二級結構,用以輔助最外層的鋼管混凝土結構。

簡介

標籤: 鋼管混凝土 酒店 摩天樓

扎哈·哈迪德設計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綜合樓扎哈·哈迪德設計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綜合樓
項目名稱:Dorobanti塔
建築面積:100,000平方米
造價:五星級酒店(帶有餐廳和會議中心)、奢華的公寓和沿街零售店

設計說明

交織的菱形結構從大樓中間逐漸向頂部和底部延伸。富有創新性的蜿蜒變化的網狀結構形成了整棟大樓的支撐體系。
波浪形的鋼管混凝土外輪廓一直從塔底延伸至塔頂,賦予整座高塔獨一無二的個性,同時為高塔增添了美感。鋼管混凝土不僅強度更大,同時也使結構更加耐火。外立面的這些鋼管混凝土增強了高塔結構的穩定性。
在建築底部,立面上結構格線的波形振幅根據結構需求相應地增加密度,以提供所需的結構承載力和剛度。在高塔中部的設備層和娛樂層,鋼管混凝土外輪廓造型放大,幾乎成為一個實體鋼節。此外,主輪廓的內層還有一個二級結構,用以輔助最外層的鋼管混凝土結構。同時,二級結構體系由於以各層層高為模數,因此也為這座200米高塔提供了一個宜人的結構尺度。第三,二級結構還可以輔助內層玻璃面板,具有一定的遮陰效果。

設計師簡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獎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學習建築學,1977年畢業獲得倫敦建築聯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碩士學位。此後加入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與雷姆·庫哈斯(Rem

扎哈·哈迪德扎哈·哈迪德
Koolhaas)和埃利亞·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執教於AA建築學院,後來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執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設計歷程

2004年3月21日,位於洛杉磯的海耶基金會宣布了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獎今年的得主,出生於巴格達的英籍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獲此殊榮。此次蟾宮折桂讓她創下了兩個之最:該獎項創立25年以來的第一位獲得大獎的女性,而且還是最年輕的獲獎者。 對世界來講,哈迪德無疑是明星建築家。但對中國來說,很多人對她還是陌生的。不過,自打去年以來,哈迪德頻繁走訪中國。從廣州歌劇院方案構思,到北京SOHO中國的“物流港”,她一步步走向中國,並與中國建築師對話。可以說這次她獲獎的背後也有蓬勃發展的中國建築業的影子。

解構主義大師

60歲的哈迪德是個工作狂,至今單身一人。她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1972年進入英國倫敦的建築學會學習。畢業後在倫敦創辦自己的事務所。 哈迪德的設計一向以大膽的造型出名,被稱為建築界的“解構主義大師”。這一光環主要源於她獨特的創作方式。她的作品看似平凡,卻大膽運用空間和幾何結構,反映出都市建築繁複的特質。 1993年,哈迪德推出成名作——德國萊茵河畔魏爾鎮的一座消防站。在它的建築方案出台、尚未實施之際,由於其充滿幻想和超現實主義風格而名噪一時。哈迪德通過營造建築物優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築物與地面若即若離的狀態,達到理想的效果。 哈迪德另一個比較有名的作品是她獨立設計的美國辛辛那提羅森塔爾現代藝術中心。這幢8層高的建築像一個精巧的方盒一層一層搭建在玻璃底座上,被《紐約時報》譽為“田園綠洲”。此外,法國斯特拉斯堡的一個停車場以及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滑雪場等也使哈迪德名揚四方。 這一次,哈迪德的獲獎作品是台灣台中古根漢美術館。評審認為她能夠大膽利用空間,巧妙運用幾何學原理,使作品與環境融為一體,成功展示了鄉村生活的美妙,因此才把本年度的大獎授予她。當代建築大師、評審團成員之一法蘭克·蓋瑞稱讚哈迪德的每一個設計都創意十足。另一位評審費巴姆表示,哈迪德單單畫出設計圖,就已大大擴充了建築的“創作曲目”。她設計的大型綜合建築建成後,創造力更能充分展現 非解構主義大師,與屈米、埃森曼的區別。
扎哈·哈迪德並不是解構主義大師。哈迪德本人也不認為她是一位解構主義建築師。她與解構大師屈米、埃森曼是有區別的。雖然建築形式相似,但是屈米的思想源自德希達,而哈迪德則是受到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的影響。屈米及埃森曼解構主義的共性是在於對現代主義建築的批判,對現代主義建築和傳統建築二元對立的瓦解。屈米重構了一種非二元對立的理論,埃森曼重構了一種後功能主義。他們在重構的同時,都走向了各自瓦解對象的對立面。而哈迪德則是通過對傳統觀念的批判,進而對建築的本質進行重新定義,從而發展適合新時代的建築,這才是哈迪德在建築中所要實現的本質目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