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睺山

羅睺山

位於銅梁城東北5里,怪古壘坷,林木蓊蔚,與城西南的計都山,兩相拱揖,歷來就被譽為銅梁的兩顆護衛星。

基本信息

景觀

位於銅梁城東北5里,怪古壘坷,林木蓊蔚,與城西南的計都山,兩相拱揖,歷來就被譽為銅梁的兩顆護衛星。

翻過一塊古時候被稱著拜雨石的大石炮,前面就是孤高卓立的捧雲石。捧雲和拜雨兩塊大石據說是從前旱年祈雨之地,因非常靈驗故而得名。在捧雲石正面有一塊殘缺的碑刻,通過對碑文的辨識,我們知道了這是一塊在重慶作為國民政府陪都時,國民黨中央軍校學員到此遊歷時所鐫。碑文中隱隱透出戰敗的沮喪和對國民黨政權前途的絕望。在捧雲石的南面,有清嘉慶年間署令、清代著名學者張澍所題寫的“耆闍一峰”四個大字。捧雲石東面還有一塊大石,被稱著“東岩”,東岩下刻有一篇《羅睺山銘》,也是清嘉慶年間署令張澍所撰。

自宋元時起,這裡就有一座“羅睺寺”,又名“東岩寺”,始建於宋孝宗乾道年間(1165年-1173年),明穆宗隆慶年間(公元1567年-1572年)重修 ,規模龐大、香火鼎旺。宋代蓬州牧馮倓作《羅睺東嵓記》。元代銅梁籍御史趙時春,辭官回鄉後,曾在寺中讀書衍易。明代銅梁籍河南巡府梅堯臣,也曾告老歸隱於此,世稱石壁先生。明代銅梁籍兵部尚書張佳胤作《重修羅睺寺記》(《四川通志·重慶府·寺觀》)。

羅睺山 羅睺山

隨著清末四處燃起的戰火,羅睺寺日漸凋敗。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因修建巴川至牡羊的公路,工人上山採石,廟舍、石刻盡化齏粉,舊觀從此不存。只餘下“捧雲”、“拜雨”兩塊凸石,以及清嘉慶年間署令、清朝著名學者、史學家張澍所題寫的“耆闍一峰”、“羅睺山銘”和國民黨中央軍校所鐫的三處題記。還靜靜地凝視著銅梁的日升月沉,傾聽著隔城相對的計都寺的晨鐘暮鼓。

在從前刻有臥佛的地方,我們在被草叢裡掩埋的石壁上發現了一組生活化的高浮雕人物造像。他們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午睡,雖然這組人物的面貌多被毀損,但人物的姿態仍然清晰可辨。

歷史記載

紀勝云:縣東里許,丘曰羅堠名,東岩宋馮倓記云:歲星位於泰,熒惑位於衡,太白位於華,辰星位於常,鎮星位於嵩,而羅堠計都二星位於巴岳之旁,昭然可考也。((明)曹學佺 撰《蜀中廣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