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三十年巨變
三十年前的勝利中學,是一個年青的育人單位,他誕生在泗洲山下的一個破祠堂里,起初只有三、四個教師,開三個班,來幾十個學生,師生們同甘共苦。幾經周折,在困難中發展壯大,後成立了勝利縣,縣委縣政府為了發展教育才將勝利街上,命名為勝利第一中學,53年勝利縣撤併後,又將勝利第一中學搬遷到原縣政府(即現在的地方),並更名為羅田縣第二中學,直到今天辦公木樓(當年只有此房是二層)還是當年縣政府的辦公樓,當時是十四個教學班,四樓教室、在校學生七百多人,四十個教職工,師生們全部住在一個四合院內,面積只有2200平方米,教學設施非常簡陋。(見圖)
歷經30年的發展已成為集普通高中和初級中學於一體的大型完全中學。在校教職工200多人,學生近3600多人,60個教學班,校園面積180餘畝,實驗基地23畝,擁有高標準教學樓、舒適的學生公寓,現代化裝備的科技樓和教師生活區。學校配備了功能齊全的大型計算機室、語音室、網路教室和高規格的理、化、生實驗室,還有大型的成果展示廳;並擁有藏書38萬餘冊的圖書館。我校師資隊伍雄厚,其中研究生7人,本科學歷120人,中高級專任教師87人,他們是我校的骨幹。
教學理念
教育質量是學校第一生命線
(一)學校50多年來培養了4萬多合格初、高中畢業生,其中佼佼者有學術明星有雜交水稻“亞父”之稱,黃岡市目前唯一健在的朱英國院士(61年畢業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馮新華教授(79年畢業生,美國德州醫學研究中心工作)、雷景新博士(83年畢業生,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所長);有政壇新星金學鋒(80年畢業,全國政協秘書局局長)、文盛堂(78年畢業,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主任)、肖菊華(84年畢業,團省委書記);有傳媒新秀方立新(84年畢業,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閆思甜(79年畢業,《湖北日報》新聞網路主任)。
(二)近年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02—05年連續四年榮獲羅田縣“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和“高考先進單位”稱號。特別是05、06年我校高考成績連創佳績:普高考生一本(重點大學)、二本上線率均名列全縣普高前矛,總上線率87%;大批學生雖然進校基礎差,進步非常顯著,均考上理想大學。其中06屆我校胡蓉同學以571分獲全縣普高文科第一的好成績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錄取。2008屆高考取得了優異成績:一本2人、二本13人、三本58人,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縣教育局所規定的指標,一、二、三本的完成率分別為200%,163%,145%。縣教育局在全縣高考工作總結會上,對我校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勝利中學在六所普高中榮獲羅田縣高中教學質量獎,勝利中學文綜組榮獲優秀備課組(在全縣八所高中占第二名)。(見圖片庫)
教學管理
管理到位
(一)校園環境
學校環境和諧幽雅,教學設施完善,配備了藏書豐富的圖書室,配製高檔的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校園廣播系統和遠程教學網路。生活條件優越,建有全電腦管理的學生食堂,生活方便、經濟、實惠;建有先進的籃球運動場等體育設施,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建有功能齊全的學生公寓,住宿舒適。
為了讓教師安心教學、學生靜心讀書。學校對教學環境和教師待遇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是以改善教師住房為突破口,加大基礎建設。我校校園面積狹小,教職工多,加之資金缺乏,教師住房是一個頭痛的問題。99年學校自籌大部分資金,向教師借一部分資金和勝利國小合作在勝利車站建了8個單元的教師住宅樓。2000年又自籌資金和向教師藉資在學校操場邊靠公路處興建了12個門店、24單元商住綜合樓。2003年開發土地讓教師自己建起了住宅樓。去年又在教育局立項扶持下正建起一棟5000多平米的集辦公、商業及住宅綜合樓。這棟樓建成後,我校的辦公用房、教師住房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二是美化校園,淨化環境,以“安心、靜心、舒心”為標尺,大力開展和諧校園創建,努力創建以人為本的後勤管理新理念。
(二)後勤管理
近幾年來勝利中學後勤工作,緊緊圍繞學校教育教學大局,以增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極積完善後勤保障工作,力求把各項措施做到實處,並樹立科學
發展人性化管理。工作內容細化到對財務、基建、水電、綠化、教師一伙食。按照 “後勤保障有力,各司其職,盡責盡力,整體安排,開源節流”的原則,不斷開拓創新,積極完善各種機制,達到了家長放心、學生舒心、教師安心的滿意效果。
(1)強化後勤人員大局意識。
勝利中學後勤人員多,覺悟高,大局意識強,工作經驗豐富,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在整個學校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加強服務思想意識,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後勤各部門做到分工明確,又通力合作,紮實開展各自崗位工作,樂於奉獻。一是加強學習。後勤人員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通過學習,全體後勤人員進一步明確了總務後勤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一樣,是學校的兩大支柱之一,具有鮮明的服務保障性、經濟性和教育性相統一的特徵,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生培養目標方面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學習中進一步增強了做好本職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通過交流、談心、寫心得體會。後勤人員一致認為:有了教學工作,總務後勤工作才有了服務對象,沒有總務後勤工作,教學工作也難以開展,兩者的關係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缺一不可。通過一系列強化認識的措施,全體後勤人員充分認識到:後勤工作雖然不是站在教學一線,但所做的一切細瑣、繁雜的工作都是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體同志樹立了為教學一線服務的思想,甘為後勤戰線上的無名英雄,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盡心盡力做好後勤服務工作。(2)規範後勤制度建設
一是加強後勤制度建設。對於學校後勤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職工對總務處負責,總務處對學校負責,責任明確,職責分明,獎優罰懶,保證後勤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二是強化監督。這種保障作用還得依賴於不斷地完善和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更依賴於監督,為使後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使所有的職工都對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益,達到優質服務,學校成立了社會、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監督組織,還不定期組織縣、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後勤工作的督辦和檢查。我校教職工近二百人,為了增強凝聚力,由校後勤處牽頭,於2000年組建了“職工協會”。該協會具體負責教職工婚禮安排、教職工直系親屬故亡慰問及教職工大病探視工作,也負責對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困學生進行慰問,並組織捐款活動,也組織了對災區和貧困地區的捐款或捐物活動,特別在四川5.12大地震中,更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和組織作用。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校園文明。協會的資金由學校支援部分,每位教職工力所能及的拿出一部分,每一筆錢或物總務處都做如實的登記,並接受職工代表大會的監督,真正做到人盡其力,物盡其才,充分體現了後勤的特殊作用,和不可替代功能,說明了後勤在師生生活中的位置和育人環境中的成份,勝利中學後勤與教學工作齊頭並進,正讓校園沐浴在和諧陽光下永遠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