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昌明

羅昌明,出生於1943年,畫家。

五十年代就讀於廣州美院附屬中等專科美術學校,六十年代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曾擔任廣東美術家協會三至六屆理事,梅州市文聯主席、梅州畫院院長、梅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多年負責繁忙的行政工作,退休下來才幾個月的時間,就結集出版了很有分量的綜合性畫集--【羅昌明畫集】    畫集中的數十幅作品,論畫種,有素描、油畫、水粉畫、也有國畫。論題材,有主旋律的創作、有客家風情系列;有人體素描和人物肖像,有風景寫生。品味畫集中的數十幅作品,你會被畫家創作的靈氣、才智和激情,深厚紮實的素描功底,準確生動的造型技巧,清新樸厚的色彩風格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羅昌明在廣州美院附中、廣州美院學習期間學的都是“西”畫專業,受的是蘇派教育,6 年的寒窗,在素描色彩上煉就了過硬的寫實本領。以優異的成績從廣州美院畢業。1984年水粉畫《不盡良材》榮獲“廣東省農村新貌美展”二等獎;1986年水粉畫《綠染關山》參加“綠化廣東畫展”,並上送北京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被編入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畫冊《綠化廣東畫展選集》;1990年版畫《山村新事》獲省展二等獎、丙烯畫《書聲悠悠》入選“紀念黃遵憲當代國際藝術展”;1991年油畫《傣家圩日》入選“廣東省紀念建黨70周年美展”;國畫《金秋》入選“廣東省慶祝建國45周年畫展”;國畫《客家山村系列》入選“廣東省首屆國畫展”……
水粉畫《不盡良材》反映了客家地區林業生產的繁榮興旺。畫面層林疊翠的崇山峻岭雲霧繚繞,一群群白鳥在林海中自由飛翔,山腳下一座潔白的圍龍屋倒映在靜謐的池塘中,飛馳的貨車滿載著木材奔向前方……濃烈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充滿詩情畫意,令人神往。《秋收時節》以大膽的構圖,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金黃色稻田充斥畫面,綴以綠竹掩映下的圍龍屋、蜿蜒的山麓小河,表現了客家農村熱氣騰騰的豐收景色。《山嵐秋韻》展現了一個迷人的“世外桃源”,叫你流連忘返,而《林中小路》卻把你帶進春雨累累、情意綿綿的境界。也許,客家山水的神韻更能激發羅昌明的才思,並以藝術家的愛心和良知關注著客家大地。他的客家風情畫《農閒》、《早春》、《山里人家》、《溪流淙淙》等善於抓住景色情緒和意境特點,採用不同色調進行藝術處理,大膽嘗試粉彩結合油畫棒的表現手法,別開生面,形成了鮮明的個性。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羅昌明開始轉攻國畫。他選擇客家風情山水題材作為主攻方向,是出於精神上的追求與藝術上的突破雙重考慮。 短短几年時間,一大批客家風情系列作品以成熟的筆墨技法,獨特的風格,令世人和圈內人刮目相看。如《客家山村》以寫實的手法渲染山村的氛圍,畫面中心突出古老而堅毅的圍龍屋,虎踞龍盤,傲然蟄伏,它象徵著客家人世代承傳的頑強的生命力。平靜的池塘,翠綠的銀杏,濃密的層林,淡藍的遠山,翱翔的白鶴,構成如詩如夢的山鄉情調。畫面構圖飽滿,境界幽深,具有很強的穿透力,上海《文匯報》副刊版曾以短評形式推出此畫。在《金秋》中,近景是濃墨渲染的村舍秋林,淡墨勾勒的遠山下,田疇如鏡,群鴨蕩漾追逐,作者大膽地採用了大面積空白的表現手法,畫面疏密得宜,追求單純美和寫意化,給人以無限的遐思聯想。《雲繞青山溢茗香》、《春韻》等許多山水作品都把“客”味表現得非常濃厚非常“到位”。羅昌明把他幾十年駕馭色彩的功力溶進了“墨分五彩”的黑色世界中,把他的書法藝術轉化成山水畫的筆墨技法,用婉約深情的調子,造就了一幅幅筆法圓潤遒勁,墨色酣暢深幽,色彩艷麗透明淋漓的風格獨特的山水畫。令人振奮的是羅昌明的國畫創作起步雖遲,但出手不凡,起點高,品位高,足可與他的“西”畫創作平分秋色。
不管是畫“西”畫還是畫國畫,羅昌明是用寫實的手法去“造境”的。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羅昌明畫了大量的肖像畫和人體素描,畫得非常精微深入,曾多次巡迴展出,有的素描被編入專業院校教材。他說:“我反覆尋找心目中追求的藝術語言,最終藉助和得益於寫實造型的優勢去表現對象和主題。”藝術各門類手段的借鑑和融合,傳統中國畫與油畫、水彩、水粉等現代繪畫在手段、趣味、形式方面的相互溝通和影響,是當代畫家在兩個世紀交替之際,最值得重視的藝術發展趨向,也是文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的具體反映。綜觀羅昌明藝術創作的歷程和執著追求,他是具有超前的意識和探索的勇氣,且已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他對客家風情題材的創作情有獨靈,他是用心靈去感受,以激情去創作的。羅昌明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堅持用現實主義美學思想指導自己的創作,堅信深入生活是藝術家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具有永恆的生命力,因而他的美術作品無論是油畫、水粉畫,還是國畫,抑或是素描,無不烙下了現實主義的魅力和亮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