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揚才

羅揚才

羅揚才(1905-1927),男,漢族,廣東省大埔縣楓朗鄉坎下村人,歷任中共閩南特委委員兼中共廈門市委組織部長、廈門農民協會會長。於1927年5月23日,羅揚才高唱《國際歌》走上刑場,從容就義,時年22歲。

羅揚才烈士肖像
羅揚才(1905-1927)中共閩南特委委員兼中共廈門市委組織部長、廈門農民協會會長。
羅揚才,男,漢族人,1905年出生於廣東省大埔縣楓朗鄉坎下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1年3月到集美學校師範部學習,1924年畢業後考入廈門大學預科班,1925年12月升入教育系,並參加學生會的領導工作。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為了支援“五卅”工人鬥爭,他參與組織學生集會示威遊行和罷課,深入工廠發動工人。在他的領導下,廈門郵電工人、海員、駁船“苦力”(碼頭工人),以至所有日、英商店、寓宅的職員、洋務華員等,從6月下旬起一律舉行罷工,捐款支援上海工人,堅持抵制英、日貨。這是羅揚才發動工人的開始,也是大革命時期廈門工人運動的先聲。同年11月,羅揚才被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2月,廈門大學成立福建第一個黨支部,羅揚才擔任黨支部書記,同時致力於工人運動。同年7月,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伐,羅揚才為了迎接北伐軍入閩,在廈門工人中積極展開活動。10月北伐軍入閩西挺進閩南,勝利訊息傳來,廈門工人極為振奮。在羅揚才領導下,從影響最大的電廠工人罷工開始,拉開了轟轟烈烈的“罷山罷海”鬥爭。在“罷山罷海”的高潮中,廈門總工會於1月24日成立,羅揚才任委員長。在總工會的領導下,廈門工人運動由經濟鬥爭轉為政治鬥爭,鬥爭矛頭從本國資本家轉向外國資本家和帝國主義勢力。隨著“罷山罷海”鬥爭的勝利,總工會威信日益提高,共產黨的主張日益深入工人民眾之中。1927年1月4日,廈門工會會員由5000多人增至2萬多人,基層工會由十五、六個增加到三十多個,成為廈門革命時期的中堅力量。1926年9月,魯迅先生到廈門大學任教,羅揚才除聽魯迅的課外,還不時登門拜訪,與魯迅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繫。1927年4月9日,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反革命事變,派兵包圍了廈門總工會,將羅揚才等3人“請走”。當天下午,以碼頭工人為首的各工會代表300多人遊行請願,並冒著大雨在“海軍司令部”門前示威。接著,廈門黨組織又進行了多次營救活動,但都未成功。5月23日,羅揚才高唱《國際歌》走上刑場,從容就義,時年22歲。
羅揚才於1927年5月23日犧牲,時年22歲。廈門大學校園內建有羅揚才的紀念雕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