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65年,畢業於南昌二中;
1970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70年~1972年,自願在河南農村插隊(駐馬店地區新蔡縣),任農村工作幹部。
1972年~1978, 江西國營長江機械廠,任技術員
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82年~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現農村發展所),助理研究員
1986年~1990年,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所巨觀經濟室主任,副研究員。
1989年~1992年,先後在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和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訪問,隨後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isota)攻讀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弗農·拉坦(Vernon Ruttan)教授。
1999年起,國際民間扶貧組織——國際發展企業組織(IDE)中國代表,在貴州從事農村扶貧。
2000年~2002年,燕郊津橋工商管理學院 (私立),院長
2003年~,貴州大學扶貧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2010年,任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CARD)特聘教授。
1999-2005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nterprises,(一個國際民間扶貧組織)中國代表
學術兼職
羅小朋教授曾在美國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nterprises(國際發展企業組織,簡稱IDE)擔任研究員,曾任IDE中國區代表,同時擔任貴州高地發展研究所理事,同時,羅教授是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任兼職教授,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Zhejiang University, 英文縮寫為“CARD”)特聘教授,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CARD”,卡特)土地制度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貴州大學碩士生導師,貴州大學發展經濟學副教授,貴州大學扶貧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興趣與主要成就
羅小朋教授多年來一直關注中國問題,目前的研究興趣是從中央和地方關係的角度理解中國制度演化的內在邏輯。
羅小朋教授主要專注於農業與農村發展、反貧困、經濟制度變遷等研究。在反貧困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詣,發表過多篇經濟學、農村發展方面等論文,農業和發展經濟方面的頂級專家,他的深刻論述,正在對整個國家發揮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羅小朋教授是全盤改革統購統銷制度的先驅之一,為莫乾山會議上提出“價格雙軌制”作出過主要貢獻。
羅小朋教授八十年代對中國農村企業的等級所有制進行過描述,九十年代在美國用中文發表“改革與中國大陸的等級產權”,“地方競爭與產權”,“包產到戶與土地集體所有”,用英文發表“農村改革與地方主義的興起”。近作有“賦權交易與地區間協調發展”(與張曉波合作)、“價格改革歷史評述”、“中國政治改革的新思路”、“中國經濟改革新思路”、“重慶模式如成中國模式,是災難”等文。
重要論文
1984年,宋國青、鄧英淘、羅小朋《國民經濟的結構矛盾與經濟改革》研究報告,獲社科院內部研究報告獎。
1987年,鄧英淘、羅小朋發表了《論總量分析和總量政策在中國經濟實踐中的局限性》一文(《經濟研究》1987年第6 期),
1988年,華生、張學軍、羅小朋共同發表《中國改革十年:回顧,反思和前景》[J];,(《經濟研究》1988年第12期)
1989年,林毅夫、G.Feder 、劉遵義和羅小朋合作論文《中國的農業信貸和農場績效》(1989)、羅小朋、謝揚、李衛群和餘存龍合著《歷史性的轉變》,《農村經濟與社會》
1995年,專著《中國發展和改革戰略的現實選擇》;
2005年,邢鸝、樊勝根、張曉波、羅小朋合著《貧困地區農村不平等問題的研究――以貴州普定縣為例》;
2007年,羅小朋,張曉波,《社會賦權交易與地區間協調發展》,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總99期。
2007年9月,上海財經大學講座,《國家權力,賦權體系與土地制度 ——對中國土地產權演變的一種解釋》;
2008年,發表《中國政治改革的新思路》、《中國經濟改革新思路》。
2009年12月,浙江大學講座,《中國國家形態的演化邏輯》
2011年,發表《重慶模式如成中國模式,是災難》。
其他工作論文或會議論文包括:
廉價民工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成長——近十年中國經濟成長的模式,特點與前景,羅小朋*,會議論文,南京農業大學“小農戶,大市場,全球化”國際討論會
提高西部扶貧效果的幾點想法,羅小朋*,西部開發論壇會議論文
擴大農民非農地租權利的一種思路,羅小朋*,張曉波,IFPRI內部討論稿
開發扶貧與農民專業協會,羅小朋* 三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