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羅伯特·布萊,1926年12月23日生於西明尼蘇達州,父母都是挪威人。1944年,他加入海軍部隊,在那裡度過了兩年時光。他曾在聖·奧拉夫學院學習了一年,之後轉到哈佛,並在那裡加入了當時著名的作家團體,團體成員有唐納德·豪爾(DonaldHall)、艾德麗安·里奇(Adrienne Rich)、肯尼思·科赫(KennethKoch)、約翰·阿什貝利(John Ashbery)、哈羅德·布羅斯基(HaroldBrodsky)、喬治·普林頓(George Plimpton)和約翰·霍克思(JohnHawkes)。1950年,布萊從哈佛畢業後,在紐約過了幾年上頓不接下頓的生活。
1956年,他獲得了富布萊特獎學金(Fulbright),得以去往挪威,將很多挪威詩歌翻譯成英文。他發現很多重要詩人的作品在美國都沒有什麼影響力,便決定在美國創辦一本關於詩歌翻譯的文學雜誌。於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便相繼出現了。布萊通過它們向同時代的作家介紹了許多重要詩人,雜誌發表了很多關於美國詩人的文章,也發表過很多針對某些詩人的羞辱性言辭。這段時期,布萊和他的妻兒生活在明尼蘇達的一個農場裡。
布萊被稱為“深度意象派詩人”,也有人稱之為“新超現實主義詩人”。他與詹姆斯·賴特(JamesWright)一樣,都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推崇者,崇尚神秘與自然之美。
布萊是位積極的反戰者。1966年,他同別人一起建立了一個反對越南戰爭的組織,號召眾多作家來反對這場戰爭。他的《身體周圍的光》( TheLight around theBody)一書獲得了國家圖書獎,他把獎金全部捐給了反戰運動。而不久前的伊拉克戰爭,也令這位大詩人大發雷霆,並於2002年8月寫下了《呼喊與回應》( Calland Answer)一詩。
布萊最新出版的詩集包括:《死亡讓我失去了什麼?(散文詩集)》( WhatHave I Ever Lost by Dying? Collected ProsePoems)、《多欲的靈魂之沉思》( Meditations on theInsatiable Soul)、《吃詞語的蜜》( Eating the Honey ofWords)、《清晨詩集》( Morning Poems,名字源於WilliamStafford的一個寫作實驗——每天早上寫一首詩。這本集子重溫了布萊在西明尼蘇達農場度過的童年時光,裡面洋溢著奇異的智慧與溫情)等。
他的第一部“大部頭”著作——《鐵人約翰:一本關於男性啟蒙的書》( IronJohn: A Book About Men,大陸譯為《上帝之肋:一部男人的文化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全球。他的第二部“大部頭”《兄弟社會》( TheSibling Society)也在美國引起了全國範圍的討論。
布萊曾出版多部譯著。他也編過很多好書,其中包括:《插上翅膀的生活:梭羅詩歌散文集》( TheWingéd Life: Selected Poems and Prose ofThoreau)、《1999年度美國最佳詩歌》(被譽為最權威的版本)等。
事業生涯
布萊的早期的詩歌集《沉默在雪地》出版於1962年,它的樸素、意象主義的風格相當大地影響了接下來20年的美國詩歌。次年,他出版了隨筆《美國詩歌的錯誤轉向》,批評T·S·艾略特,艾茲拉·龐德,瑪麗安·穆爾,威廉·卡洛斯·威廉士的影響,並讚譽諸如巴勃羅·聶魯達,塞薩爾·巴列霍,胡安·拉蒙·希梅內斯,安東尼奧·馬查多以及里爾克等作家。
1966年,布萊與人共同創立了“美國作家反越戰”組織,並且多次號召作家們反對越戰。1968年,他簽署了“作家與編輯的反戰爭稅”承諾,誓言在抗議反戰中拒絕納稅 。當他以《身體周圍的光》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時,他捐出了這筆獎金。60年代,他極大地幫助了印度加爾各答孟加拉人中“飢餓的一代”反建制運動中的詩人。70年代,他出版了11本詩歌、隨筆和譯作。80年代,他出版了《在兩個世界愛一個女人》。
也許他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上帝之肋:一部男人的文化史》(1990),這是一部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的國際性暢銷作品。
布萊是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2002年的傑出作家。是2000年麥克奈特基金會傑出藝術家獎度以及莫里斯英語詩歌獎2002年獲得者。他已經發表了四十多本詩集,他的詩歌與散文也被翻譯成諸如瑞典語、挪威語、德語、西班牙語、波斯語和烏爾都語。他的《亞伯拉罕對星辰呼喊之夜》被提名明尼蘇達圖書獎。
2006年,明尼蘇達大學從大學基金和私人捐贈中斥資775,000美元購買了布萊的檔案檔案,包含80000多頁的手寫手稿;跨越近50年的日記;“晨詩”筆記;翻譯草稿;數百份錄音與錄像帶,以及與多位作家的通信函件,諸如詹姆斯·賴特、唐納德·豪爾、詹姆斯·迪克等。這些檔案被收藏在明尼蘇達大學的埃爾默·L·安徒生圖書館。
2008年2月,布萊被任命為明尼蘇達第一位桂冠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