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鎂的症狀大多發生在植物生長的中後期,尤其是種子和果實形成期。雙子葉植物缺鎂時多表現為葉片的葉肉部分褪綠,主側脈及細脈均保留綠色,形成清晰網狀花葉;沿主葉脈兩側呈斑塊褪綠,葉緣仍保持綠色,葉片形成近似“肋骨”狀黃斑;黃化從葉緣向中肋漸進,葉肉及細脈同時失綠,而主、側脈褪綠較慢,嚴重時邊緣變褐壞死,乾枯脫落,呈“爪”狀或“掌”狀。
相關詞條
-
辣椒缺鎂症
病因①土壤供鎂不足:土壤供鎂不足是造成蔬菜缺鎂的主要原因。 其二,土壤質地,沙性強的土壤中的鎂容易淋洗,土壤中有效鎂含量低,往往不能滿足蔬菜生長的需要。...
病因 防治方法 -
柚子缺鎂症
中文病名:柚子缺鎂症 危害對象:柚子等。 在缺鎂的果園中,在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料的基礎上適當的施用鎂鹽,可以有效地防治缺鎂病。
基本信息 生理生化特徵 發病條件 危害部位 危害症狀 -
葡萄缺鎂症
鎂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細胞壁胞間層的組成成分,還是多種酶的成分和活化劑,對呼吸作用、糖的轉化都有一定影響,可以促進磷的吸收和運輸,並可以消除過剩...
症狀 發生條件 矯治方法 -
柑橘缺鎂症
(1)桔園土壤屬丘陵紅壤,pH值4.4,酸性較強,從而增加了鎂的淋溶損失;(2)土壤含鉀量過高,據測定,老葉葉片含鉀量高達2.03%,鉀過多對鎂的拮抗作...
症狀 病原 防治方法 -
蘋果缺鎂症
(1)砂質土圾酸性土壤易流失,果樹易發生缺鎂著。 (2)酸性土壤中,可施鎂石灰或碳酸鎂。 中性土壤中,可施硫酸鎂。
症狀 病原 防治方法 -
陳村桔缺鎂症
缺鎂的葉片秋後往往嚴重脫落,但在遇到適宜條件,已黃化的葉片則可以在植株上保留相當長的時間。 輕度缺鎂,採用葉面噴施效果快,嚴重缺鎂則以根施效果較好。 施...
分布與危害 症狀 病原 發生規律 防治方法 -
低血鎂症
鎂在體內的總量在1000mmol左右(22.66g),是體內除鈉、鉀、鈣外體內居第4位的最豐富的陽離子。病因主要有:腸吸收障礙、醛固酮分泌增多、糖尿病酸...
基本概述 鎂的存在形式 病因 臨床表現 發病機理 -
鎂
英國戴維於1808年用鉀還原氧化鎂製得金屬鎂。它是一種銀白色的輕質鹼土金屬,化學性質活潑,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熱消散性。鎂元素在自然界...
發現簡史 礦藏分布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同位素 -
腎性失鎂
腎性失鎂(magnesium-losing nephropathy )是一種罕見的腎小管功能障礙疾病引起腎性失鎂的疾病很多,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多為繼...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發病機制 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