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匠肌簡介
縫匠肌是使腿部彎曲的細長的大腿肌肉,負責將膝蓋舉起、放下與盤腿的動作。
部位:大腿前內側淺層,肌纖維從大腿外上方向內下斜行。是人體中最長的肌肉,呈梭形。
起點:髂前上棘。
止點:脛骨上端前緣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屈和外鏇,並使膝關節屈和內鏇。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前傾。
縫匠肌作用
作用:屈髖、屈膝、大腿外鏇外展、小腿內鏇。起止點:髂前上棘-脛骨結節, 以不明顯的窄短腱起自髂前上棘前面及其下方的骨面,行向下內到股內側面,在關節運動軸的稍後方跨過膝部,在膝下轉向前並形成扁薄腱,大部分在股薄肌和半腱肌的上方和前面。共同形成鵝足止於脛骨體上部的內側面。部分移行於膝關節囊和小腿內側深筋膜。
縫匠肌其餘信息
肌的長度50cm,肌腹寬2cm,厚度5mm
神經支配:股神經的分支2-3支
血供:股動脈、股深動脈、鏇股外側動脈及其降支、鏇髂前動脈、膝最上動脈及膕動脈。階段性分布約8支,約距離7cm就有一支動脈,在肌肉內緣進入。伴行靜脈1-2支。
比鄰關係:在闊筋膜的深面,股外側皮神經在髂前上棘內下方7mm處又內向外越過縫匠肌,縫匠肌至點注意與髕骨尖平面行於縫匠肌與股薄肌之間的隱神經。
股外側皮神經在髂前上棘內下方7mm處又內向外越過縫匠肌,縫匠肌至點注意與髕骨尖平面行於縫匠肌與股薄肌之間的隱神經。
性狀
扁帶狀,是人體最長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內下方,經膝關節內側,止於脛骨上端內側面。
作用:屈髖、膝關節。
臨床意義
縫匠肌解剖、觀察、測量了40例縫匠肌的形態、血管和神經。
縫匠肌的平均長度、寬度和厚度分別為529±8.48毫米、25.30±0.82毫米和10.5±0.66毫米。縫匠肌的動脈具有不同的起源。它們分別起於鏇髂淺動脈(0.66%±0.46)、股動脈(58.36%±2.82)、股深動脈(3.93%±1.11)、鏇股外側動脈及其分支(13.44%±1.95)、膝最上動脈(20.98%±2.33)和膕動脈(2.62%±0.91)。縫匠肌的上部(長15厘米左右)主要由股深動脈和鏇股外側動脈的分支供給。縫匠肌的下部(長約20厘米),主要由膝最上動脈的分支供給。因此,可分別以上述血管為蒂,作成縫匠肌上、下轉移瓣或游離移植用肌瓣與肌皮瓣。由於隱神經與膝最上動脈伴行,故肌的下部又可作成肌皮感覺瓣。每一縫匠肌可有動脈5~13支,平均為7.6支,它們大致均勻地分布於肌的全長,約每隔7厘米即有一支動脈,呈節段性分布。縫匠肌動脈的伴行靜脈,多數只有一支,少數有2支,皆等於或大幹動脈。縫匠肌的神經來自股神經。每一縫匠肌從股神經接受1~5支神經,以1~2支的最多。每支神經在入肌前又可分為1~7小支,以分為3~4小支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