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菰米在結穗時如果抗病能力減弱染上里粉病苔,花莖便不能再開花結果,花莖的基底部分因受病苔刺激便膨大,形成紡錘形的茭白,其病體產物對人類不但無害反而有益,是不可缺少的水生疏菜之一,茭白可分為一熟茭和二熟茭,二熟茭一年可熟兩次(春季、秋季)。
營養價值
茭白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E、微量胡蘿蔔素和礦物質等成份,中醫認為茭白甘冷有清濕熱解毒催乳汁等功效。
商業輸出量大
縉雲縣大洋、前路、壺鎮等鄉鎮的無公害茭白源源不斷地銷往上海、杭州、寧波等大中城市蔬菜市場,日銷量約50噸。 縉雲縣大洋等鄉鎮憑藉獨特的氣候優勢,所產茭白鮮嫩脆口、質優味美,逐漸在省內外市場打響了品牌。
品牌效益顯著
截至2009年,該縣高山茭白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通過實施創品牌、樹名牌戰略,註冊了“山啦”、“金水山”及“仙都”等高山茭白品牌。其中“山啦”、“金水山”牌的4000畝高山茭白基地已通過省級綠色農產品認證,“山啦”牌高山茭白已通過農業部綠色產品認證。到2009年,該縣前路、大洋等鄉鎮的茭白銷售最高價達到了每公斤3.8元,畝均收入近6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生態種養模式
縉雲縣茭白,變傳統的種植模式為現代生態種養模式。縉雲縣農民在茭白田裡養魚、鴨,有效控制茭白蟲害和無效分櫱,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茭白質量達到綠色農產品要求。變各自售賣為集中銷售。該縣在茭白主產地大洋鎮成立專業市場,配套建起冷庫等保鮮貯存設施,形成規模化生產,吸引大批外地客商收購。變貼牌生產為自創品牌生產。到2009年,該縣高山茭白已註冊“仙都牌”、“山啦牌”商標,制定產品標準,實行分等級包裝。
通過生態化、規模化、品牌化等“三變”措施,該縣茭白效益明顯提高,畝產可新增收益1130元。截至2009年茭白生產使該縣茭農增加純收入899.7萬元,茭白種植已成為當地山區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