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清代光緒年間,寶光寺的真修和尚,效法唐玄藏西天取經,不顧野獸、強盜、瘟疫、飢餓的傷害和,遍遊了印度及東南亞所有佛教國家。一九O六年,他經廈門泛海至緬甸,不辭千辛萬苦,僱工采玉,雕琢佛像。緬甸國王感其精神可嘉,特資助銀洋一千盾。像成後,真修和尚克服交通運輸的困難,歷經整整兩年時間,將玉佛安全地護送到寶光寺,供奉於極樂堂。七十多年來,玉佛龕前香火不絕,經常還有許多海外佛教徒在此頂禮膜拜。
主要分類
根據作用的不同玉佛存在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用於寺廟或者個人參拜許願,現在也有些企業會在大廳或者辦公室放置玉佛,以求平安,財源廣進。二,用作飾品方面,很多珠寶店都有玉佛類的掛件等飾品出售,如觀音玉佛、彌勒玉佛、琢藝軒雕刻的和田玉佛等,佩帶者多為希望佩帶玉佛能保其平安。三,古玩收藏,很多歷史出土,或者傳承下來的玉佛被古玩收藏者收藏,價格往往不菲。文化象徵
玉在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更是成為了吉祥美好、高雅純潔、幸福安康的象徵。佛文化在玉石的雕刻題材中得到了廣泛地運用,佛的掛件、擺件、把玩件是比較傳統的雕刻題材,而翡翠更是玉石中的王者。彌勒佛是最常見的一個玉石造型,彌勒佛又被稱為未來世佛,有著一顆慈悲的心,擁有很高強的法力,能幫助世人渡過苦難。深受民間百姓的喜愛,每當人們看到大腹便便,面帶笑容的彌勒佛,就有一种放松的感覺,像是得到了一種解脫。此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玉石佛像雕件,例如如來佛、濟公活佛、觀音菩薩等等。其中,觀音菩薩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人們認為她可以給人帶來福順安泰,可以逢凶化吉、辟邪消災。也成為人們在遇到不公平,不如意時,尋求的一種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