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志編號66-77 版別影寫版 名稱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 全套枚數12 發行日期1973-11-20 全套面值1.47元 | 全套售價1.47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攝影者吳建坤 設計者吳建坤 整版枚數50(10×5) |
郵票介紹
文物是指遺存在社會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歷史文化遺物,它一般包括: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重要人物有關的、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遺址、紀念物等;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等;各時代有價值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舊圖書資料;反映各時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反革命的歷史罪證等。出土文物則是專指從地下發掘出來的歷代文物。文革初期,在極“左”思潮的泛濫下,紅衛兵破“四舊”,使全國各地許多文化古蹟遭到嚴重破壞,損失無法彌補。這套《出土文物》郵票的發行,不僅有利於宣傳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告訴人們,要繼承和保護祖國珍貴的古代文化遺產,是對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野蠻做法的否定。所以,在文革尚未結束便能發行這樣一套郵票,其意義是深遠的。郵票畫面以柔和的底色來襯托精美的文物,古色古香,形象逼真,畫面簡潔,主體突出,質感極強。主圖下方橫條卷草紋飾上的文字,在構圖上發揮了穩定、裝飾作用。而面值的位置分布,也靈活多變,堪稱是文革期間設計頗為出色的一套郵票。
出土文物是專指從地下發掘出來的歷代文物,文革初期,在極“左”思潮的泛濫下,紅衛兵破“四舊”,使全國各地許多文化古蹟遭到嚴重破環,損失無法彌補。以周恩來為代表的黨內許多同志千方百計地與林彪和江青兩個陰謀集團進行抗爭,力圖把他們煽動紅衛兵和造反派破壞文物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文物戰線上有不少同志恪盡職守,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想方設法為國家保存好新出土的文物。
“九•一三”事件後,周恩來主持了中央工作,對文物和文化古蹟的保護得到了一定的恢復。但由於“文革”初期紅衛兵和造反派“打砸搶”的暴行在海內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國外的反華勢力又千方百計地利用紅衛兵的行為詆毀和攻擊中國政府。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我國宣傳部門比較積極地向國內外特別是境外宣傳“保護文物”的舉措。
這套《出土文物》郵票的發行,不僅有利於宣傳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告訴人們,要繼承和保護祖國珍貴的古代文化遺產,是對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野蠻做法的否定。所以,在文革尚未結束編能發行這樣一套郵票,其意義是深遠的。這套郵票設計之精美,規格之龐大,至今仍不失為中國文物郵票的最佳之一。
【青花鳳首扁壺】元、明、清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極盛時代。這一時期產品之精,品種之多都超越了前代。瓷器的彩繪花樣在元代有青花,明代有青花、鬥彩、五彩。清代除此之外,又增加了粉彩、琺瑯彩和墨彩等品種。所謂青花是一種白地藍花瓷的專稱,它是套用筆繪技法使用含鈷的天然礦物原料為著色劑,燒制而成的明淨典雅的白地藍花釉下彩瓷器,紋飾永不褪脫,含有中國水墨畫暈渲的韻味風致,表現了陶瓷美學中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據考察,青花發端於唐代,但直至元代才進入成熟期。元代以後,成為具有中國風格、氣派的代表作,一直延續至今。郵票畫面上的這把青花鳳首壺,高18.5厘米,口徑4厘米,足徑8.3×4.6厘米,它是景德鎮的代表作。1970年10月,在北京舊鼓樓大街豁口東元代窖藏出土。壺嘴作鳳頭狀,腹部繪兩翼,其下填以纏枝蓮花,橢圓形小圓足,構思別致,設計巧妙。
【鎏金舞馬銜杯銀壺】鎏金是一種鍍金的工藝。唐代的金銀器飾很發達,特別是開元、天寶年間,社會風氣奢糜,器物都用金銀。現存的唐代金銀器飾數量眾多,僅1970年10月在西安南效何家村(唐長安城興化坊舊址)出土的唐邠王府的窖藏中,金銀器就有270多件,這些玲瓏剔透的金銀器說明唐代采冶、切削、拋光、刻鑿等工藝技術已達到了較高水平。郵票畫面上的這把舞馬銜杯銀壺通高18.5厘米,口徑22厘米,足徑8.8×7.1厘米,是邠王府窖藏里出土的金銀器中的一件,其外形仿皮囊樣,壺身兩側各雕刻一匹鎏金舞馬,頸系飄帶,口銜一杯,昂首揚尾,似作舞狀。圓足內墨書“十三兩半”四字。這一造型是唐代舞馬中“屈膝銜杯應節,傾心獻壽無疆”的場面。據《明皇雜錄》中記載,唐玄宗時,宮中馴養舞馬400蹄,“衣以文繡,絡以金銀,飾其鬃鬣,間雜珠玉。”每逢玄宗生日,便在興慶宮大擺筵席,並把這些訓練有素的馬匹集中在勤政樓前,奏起音樂,表演馬舞,而“銜杯”是馬舞中難度最大的表演,一曲終了,舞馬會口銜金杯跪拜,向“萬歲爺”行禮祝壽。從這件文物郵票上可以欣賞到這一情節。
【黑彩馬】在唐代以前,我國陶瓷大多是單一的釉色。而所謂三彩是指多色,在同一件陶器上,黃、綠、白或黃、綠、藍、赭等釉色交錯使用,它是以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銅、鐵、鈷、錳等金屬元素的礦物為釉料呈色劑,以鉛的氧化物助熔,經800。C高溫燒制而成,由於釉質流動浸潤,使之色彩斑斕,絢麗華美。以人物和動物造型的唐三彩又構成了富有特色的雕塑藝術。三彩陶器以西安、洛陽兩地唐墓中出土最多。郵票畫面上的這匹黑彩馬高66.8厘米。1971年在河南洛陽關林唐墓中出土,除頭部、馬蹄及尾部為黃色外,通體都是黑色。馬鞍綠色,釉色豐潤,立馬稍稍扭頸,神態逼真。牽馬俑似在持韁,生氣盎然。二者形神俱佳,相映成趣,是已發現的唐三彩中的佳作。
【泥傭】俑是中國古代陪葬用的偶像,一般多用木製或泥制,也有石雕的。我國的陶俑藝術可以追溯到遠古,震驚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便是古人的一大傑作。而到了隋唐時期,更是盛極一時。建國以後出土了大量的唐代陶俑,其中初唐時的女俑身材俏瘦,亭亭玉立;而中唐以後,便體態豐腴,儼然貴婦,反映了當時文化藝術的演變和審美觀的變化。郵票畫面上的女俑面部豐腴,眉清目秀,髮髻高聳,兩手合抱,系在腰間的帶子隨風飄動,使形象更為逼真生動。
【石雕柱礎】石雕在我國古代建築裝飾中具有重要地位,流傳至今的不乏精品之作。郵票畫面上的兩件石雕柱礎是屏風柱座,於1965年在山西大同市東郊石家寨村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每件高16.5厘米,32厘米見方,用淺色細砂石雕成。上部為扁鼓狀,中間為柱孔,孔周雕成蓮花形,周圍是高浮雕的蟠龍和山形,下部方座飾以浮雕盤繞的忍冬、雲紋和樂舞童子。並在四角各雕一個立體的樂舞童子,作擊鼓、吹觱篥、彈琵琶、舞蹈等姿態。柱礎造型優美,大方古樸,刀法洗鍊,玲瓏精細,具有雄渾、華麗而又剛勁的裝飾風格。
【銅奔馬】1969年9月在甘肅省武威縣雷台東漢墓出土了一大批銅俑,郵票上的銅奔馬即是其中之一。它又叫馬踏飛燕,長45厘米,寬10.1厘米,高34.5厘米。後經專家考證,馬所踏的並非燕子,而是古代傳說中的龍雀。龍雀又名風廉,民間傳說是一種神獸,來自西域,最擅長疾飛,因此又被稱作“風神”,而這件銅奔馬也被叫做馬超龍雀。超龍雀的馬也不是凡馬,而是天馬。此馬頭戴瓔珞,尾梢打結,昂首嘶鳴,三足騰空,一足踏在龍雀上,而龍雀則作回頭駭鳴狀。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在《兩京賦》中寫道:“龍雀蟠蛇,天馬半漢”,天馬踏著飛行疾速的風神龍雀,那必定是神馬無疑。這件文物以豐富的想像力和浪漫主義手法,表現了作者的聰明才智和傑出的製作工藝。1983年,國家旅遊局決定用這件馳名中外的古代藝術品作為中國旅遊的徽志,用神馬奔騰象徵著我國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
【鎏金鑲嵌銅硯盒】用金銀鑲嵌的工藝品,在西漢時已經出現。郵票畫面上的這件銅硯盒長25厘米,寬13厘米,高9厘米,1969年5月在江蘇省徐州市土山東漢墓出土,又叫嵌石獸形銅硯。形如青蛙,但頭部又如獅似虎,額上兩角,身長兩翼,張口逼視,十分兇猛,恐即為古人所謂之“辟邪”。《急就篇》中說:“辟邪除群凶。”古代知識分子把此物置於書案,大有避禍消災之意。此硯自口部經下腹至臀部一剖為二,上為蓋,下為硯盒,銅質鎏金,文飾精密,通體鑲嵌近百顆紅珊瑚、綠松石、青金石,雖深埋地下,歷經千年,但仍金光閃閃,堂皇富麗,實為我國古硯中之珍品。
【長信宮燈】此燈是1968年在河北省滿城縣的陵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的墓中出土的,因燈上刻有“長信”二字,故被稱為“長信宮燈”。劉勝是漢武帝劉徹異母兄弟,中山國的第一代君王,其妻竇綰亦非等閒之輩,乃漢代鼎鼎大名的竇太后的近親,他們都穿著金縷玉衣,其陪葬物也都是當時的精品。這件鎏金長信宮燈,通高48厘米,是集照明、裝飾、防污染於一體的精美燈具。其外型為一個宮女跪著雙手執燈形象,宮女左臂托燈座,右臂上舉,袖口下垂形成燈罩,燈罩可以開合,燈盤可以轉動,能隨意轉動照射方向和調節燈光亮度。宮女的右臂和身驅都是中空的,蠟燭燃燒時產生的煙順著右臂進入體內沉積,不致瀰漫空中,污染環境,全燈各部均可拆卸,便於清洗煙塵。長信宮燈是一件藝術性、科學性和實用性高度結合的罕見工藝品,充分表現出遠在2000多年前我國制燈技術的高超水平,它與同時出土的金縷玉衣一樣,都為世界各國所驚嘆。
【鴨紐蓋銅鼎】春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代,隨著文化的發展,技術的提高,社會的進步,各種器物也都從粗壯笨拙,逐漸變得體型輕巧,紋飾精細。鼎,相當於現在的大鍋,是一種烹飪器皿,多用於煮牲。郵票畫面上的這隻銅鼎,造型玲瓏精巧,鴨形紐蓋逼真生動,改變了殷商、西周時期銅鼎那種威嚴、沉重的風格,是春秋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品。
【曾中游父方壺】壺是盛酒或盛水的器物,也是古代的禮器。《詩經》上有“清酒百壺”的詩句。有圓形、方形等狀,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郵票畫面上的方壺,通高65.6厘米,於1966年7月在湖北省京山縣鄭家河水庫出土。長頸,壺肩上有兩個伏獸銜環,體形扁方,上口和下底均為長方形。有蓋,蓋上有高聳的蓮瓣形裝飾。蓋邊及頸中部各飾竊曲紋足一周,頸、腹飾環帶紋和重鱗紋。壺上有曾中游父自作器的銘文。這枚郵票下面的說明文字“曾中游父方壺·西周”有誤,據專家考證,此壺產於春秋,而非西周。
【青銅提梁卣】商代是我國奴隸社會一個大發展時期,商代青銅器高度成熟的鑄造技術,精密的造型設計,繁複的紋飾圖案,都顯示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光輝成就。而卣就是青銅器的一種,是用來盛酒的器物,古代文獻和銅器銘文中常有“秬鬯一卣”的話,秬鬯是古代的一種香酒。郵票畫面上的這把卣,帶梁通高39厘米,1970年2月在湖南寧鄉黃材公社出土。器形精緻美觀,口部用犀角做裝飾,上面有兩尾魚紋,下面為虬紋,腹部是鴟鴞形象圖案,風格神秘,反映了商代的文化色彩。
【彩繪紅陶鼎】原始社會晚期,手工業和農業逐漸分離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這時的制陶業從製作、燒造技術到經營管理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陶製的三足鼎、斝、爵,袋狀足的鬻、盉、鬲,圓足的豆等等都已經成為普遍使用的炊器、食器。在陶器未焙燒前,以紅、黑、白簡單色彩描繪紋飾,燒後彩紋不脫落的彩陶不僅有實用價值,而且是傑出的工藝美術品。郵票畫面上的這件紅陶鼎高29.1厘米,口徑29.8厘米。1974年4月在山東鄒縣城南野店村原始社會晚期遺址出土,屬於中期大汶口文化類型。為夾砂紅陶缽狀盛器,無耳,三足圓鼎。近底處向外伸出三條鴨嘴形的足,使鼎支撐平穩,便於炊煮架燒,堪稱幾何學的“三點成一面”的最早套用。鼎口沿外繪白色網狀紋一周,是魚網的藝術再現,此鼎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