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中國工信部制定並頒布《網際網路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時期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目標,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8萬億元,網際網路企業直接吸納就業超過230萬人,網民數超過8億人,城市家庭頻寬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bps以上等。
基本判斷
規劃指出,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網際網路正逐步成為資訊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設施,歷經多年發展,我國網際網路已成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網際網路全面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生產建設、經濟貿易、科技創新、公共服務、文化傳播、生活娛樂的新型平台和變革力量,推動著我國向信息社會發展。
基本矛盾分析
規劃同時指出,在我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和管理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問題和矛盾也不斷凸顯。一是套用深度和廣度有待提高,區域和城鄉差異顯著。二是人均頻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大,國內互聯瓶頸仍突出。三是網際網路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實力偏弱,作業系統、核心晶片等關鍵技術瓶頸仍未根本突破。四是市場行為亟需規範,市場規則、誠信體系和行業自律仍需完善,用戶權益和隱私保護有待加強。五是網路與信息安全問題突出,維護安全可信公共網路環境的制度和手段需進一步健全。六是法律法規有所滯後,基礎管理仍需加強,跨部門跨區域管理機制的協同性與高效性亟需提升,行業管理力量亟需增強。
人數發展目標
“十一五”期間,網民數增長3倍,達到4.57億人,普及率攀升至34.3%,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網際網路服務已形成千億元級市場,2010年,全行業收入規模超過2000億元。網際網路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2010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4.5萬億元,2007年至2010年間網路零售交易額年均增速是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的5.7倍。網際網路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2010年網際網路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接近80萬人,並有上百萬人以開網店形式實現了就業。
服務水平目標
網際網路套用服務普及提升。網民數超過8億人,普及率超過57%,其中農村網民超過2億人。網路信息資源大幅增加,網頁規模超過4000億個,人均占有量提高5.4倍。網際網路固定寬頻接入連線埠超過3.7億個,城市家庭頻寬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bps以上,同時滿足至少2路高畫質電視和1路高速上網;農村家庭頻寬接入能力基本達到4Mbps以上,同時滿足至少1路標清電視和1路高速上網。
經濟發展目標
網際網路產業邁上新台階。“十二五”期間,網際網路服務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25%,突破6000億元。新興服務成為主要增長力量,生產性網際網路服務有顯著增長。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網際網路骨幹企業,以及眾多創新活躍、特色鮮明的中小企業。市場競爭環境誠信有序。網際網路市場格局得到最佳化,市場行為更加規範,行業自律普遍強化,行為守則與協調解決機制全面建立,市場秩序明顯好轉。用戶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等進一步得到保障,用戶滿意度明顯提升等等。
全文
網際網路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目錄
一、發展現狀....................................... 1
(一)網際網路套用迅猛發展........................ 1
(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能力持續提升................ 2
(三)網際網路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2
(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網際網路產業初步形成........ 3
(五)網際網路行業管理體系基本建立................ 3
(六)網際網路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基礎平台 4
二、發展形勢....................................... 5
(一)網際網路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地位更加突出........ 5
(二)網際網路套用不斷開創發展新願景.............. 5
(三)網際網路技術變革和網路演進加速推進.......... 6
(四)網路與信息安全挑戰更趨嚴峻................ 6
(五)全球網際網路管理力度不斷加大................ 7
(六)我國網際網路處在創新提升的重要關口.......... 7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8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8
(二)發展目標.................................. 9
四、發展任務...................................... 12
(一)創新套用體系,培育發展網際網路新興業態..... 12
(二)服務兩化融合,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14
(三)建設“寬頻中國”,推進網路基礎設施最佳化升級 16
(四)推進整體布局,向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演進..... 17
(五)突破關鍵技術,夯實核心基礎產業........... 18
(六)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先進完備的網際網路標準體系 19
(七)完善監管體系,打造誠信守則的網際網路市場環境 19
(八)健全制度手段,強化網際網路基礎管理......... 21
(九)加強體系建設,提升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1
五、保障措施...................................... 22
(一)完善保障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行業管理法律制度. 22
(二)加強網際網路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建設......... 23
(三)建立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引導機制............. 23
(四)加強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支持......... 24
(五)推動完善網際網路發展的財稅金融與智慧財產權政策 24
(六)培育和扶持網際網路中小企業成長............. 25
(七)加強網際網路專業人才體系建設............... 26
(八)推動完善網際網路國際治理機制............... 26
前言
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網際網路正逐步成為資訊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設施,推動著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進而不斷重塑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成為構建信息社會的重要基石。“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抓住技術業務變革的歷史機遇,全面提升我國網際網路的創新和科學發展能力,加快套用深化和普及,將有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形成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社會不斷繁榮進步和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的強大動力。
為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網際網路發展和管理的要求,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寫了《網際網路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用於指導未來五年我國網際網路的行業發展和管理。
發展現狀
歷經多年發展,我國網際網路已成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網際網路全面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生產建設、經濟貿易、科技創新、公共服務、文化傳播、生活娛樂的新型平台和變革力量,推動著我國向信息社會發展。
(一)網際網路套用迅猛發展
網際網路套用規模快速擴大。“十一五”期間,網民數增長3倍,達到4.57億人,普及率攀升至34.3%,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城市網民達到3.32億人,農村網民達到1.25億人。網際網路網站數由2005年底的69.4萬增長至191萬個,網頁數增長13倍達到600億個,容量接近1800TB。套用創新迅猛推進,移動網際網路、互動媒體、網路娛樂、電子商務等成為“十一五”期間發展最快、影響最廣的領域。
(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能力持續提升
我國已建成超大規模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網路通達所有城市和鄉鎮,形成了多個高性能骨幹網互聯互通、多種寬頻接入的網路設施。“十一五”期間,固定寬頻接入連線埠增長近3倍,達到1.88億個,3G網路覆蓋大部分城市和鄉鎮;骨幹網頻寬超過30Tbps,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頻寬增長7倍超過1Tbps,骨幹網路海外POP點達到40個。網際網路資源擁有量大幅增長,截至2010年,IPv4地址總量達2.78億,居全球第2位,“.cn”註冊量約435萬,中文頂級域“.中國”實現全球解析,引入三個根域名鏡像伺服器,網路性能有效提升。
(三)網際網路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技術標準影響力快速提升。2005年前,我國主導完成或署名的RFC數量共3個,到“十一五”期末增加到 46個,涵蓋網際網路路由、網際互聯、安全等核心技術領域,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下一代網際網路領域快速進展,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示範網路,並在網路建設、套用試驗和設備產業化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面向未來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新型架構研發穩步推進。
(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網際網路產業初步形成
我國網際網路服務已形成千億元級市場,2010年,全行業收入規模超過2000億元。在網路門戶、即時通信、搜尋引擎、電子商務、網路遊戲等領域,具備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部分企業進入了全球網際網路企業市值排名前列。網際網路設備製造業快速崛起,不僅滿足國內發展需要,而且實現了海外拓展,高端路由器產品躋身全球市場前列。
(五)網際網路行業管理體系基本建立
初步形成“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基本建立了行業管理體系,形成了多個管理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初步形成以《電信條例》、《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為基礎的網際網路行業管理法規框架,在網際網路市場準入、互聯與結算、資源管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等方面建立了依法管理的基礎。基本建成覆蓋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法律、行政、技術、經濟手段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網際網路市場監管體系。強化了用戶權益保障的日常監督和服務監管機制。網際網路基礎管理成效顯著,形成網際網路資源部省兩級管理機制,實行網站備案和IP位址備案管理,規範了域名註冊服務。安全管理制度與技術手段不斷強化,明確了企業網路信息安全責任,建立了安全防護、信息通報和應急處置等管理制度,初步形成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網際網路行業自律和公眾監督不斷增強,成立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行業協會、企業、用戶團體等各相關方,共同制定並實施了包括“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自律公約”、“反網路病毒自律公約”等網際網路行業規範和自律公約,設立了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廣大網民文明上網、參與監督等意識不斷提高。
(六)網際網路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基礎平台
網際網路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工業領域,多個工業企業不同程度地通過網際網路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推動了工業轉型升級。農業領域,截至2010年,建成涉農網站近2萬個,鄉鎮信息服務站2萬多個,支撐服務了農業農村發展。商貿領域,2010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4.5萬億元,2007年至2010年間網路零售交易額年均增速是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的5.7倍。網際網路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2010年網際網路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接近80萬人,並有上百萬人以開網店形式實現了就業。同時,網際網路推動了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促進了文化傳播和社會交往方式的變革創新。
在我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和管理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問題和矛盾也不斷凸顯。一是套用深度和廣度有待提高,區域和城鄉差異顯著。二是人均頻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大,國內互聯瓶頸仍突出。三是網際網路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實力偏弱,作業系統、核心晶片等關鍵技術瓶頸仍未根本突破。四是市場行為亟需規範,市場規則、誠信體系和行業自律仍需完善,用戶權益和隱私保護有待加強。五是網路與信息安全問題突出,維護安全可信公共網路環境的制度和手段需進一步健全。六是法律法規有所滯後,基礎管理仍需加強,跨部門跨區域管理機制的協同性與高效性亟需提升,行業管理力量亟需增強。
發展形勢
(一)網際網路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地位更加突出
網際網路仍將是全球經濟發展中最有活力的領域之一,不斷創造新業態、新市場,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網際網路將更為廣泛和深入地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運行和交易方式的根本變革、改進社會公共服務、創新政府管理模式。與此同時,圍繞網際網路的全球戰略布局加快、國際競爭加劇,網路空間成為繼領土、領海、領空和太空之後的重要新疆域,保障網路空間國家利益成為新的任務。主要國家結合本國資源稟賦與核心優勢,相繼出台網際網路國家戰略和行動計畫,加快構建現實世界與網路空間有機統一的國家綜合競爭新優勢。
(二)網際網路套用不斷開創發展新願景
網際網路的移動化、融合化、平台化等趨勢將開闢更深交融、更廣互動、更高智慧型的發展新階段。套用形態不斷擴展,寬頻移動、多媒體、智慧型搜尋等將使網際網路套用範圍和信息智慧型空前提升,社會化網路和大規模互動式協同將不斷擴大創新空間、加速創新步伐。套用模式不斷變革,雲計算將深刻改變計算模式和信息服務模式,泛在感知、高速互聯和智慧型處理技術的發展更將互聯對象從人擴展到物。網際網路發展形成的跨界融合將不斷深入,推動通信、廣播電視、軟體等產業的深刻變革,更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集成,催生新業態和新市場。
(三)網際網路技術變革和網路演進加速推進
網際網路流量高速增長,要求網路頻寬能力快速提升。網路形態發生深刻變化,以CDN、IDC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套用平台形成了新的套用基礎設施,改變著網際網路的流量分布和設施布局。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演進和技術前沿布局加快,各國加速向以IPv6為基礎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演進過渡,以系統解決可擴展性、安全、質量、節能等重大問題為目標,積極開展創新型網路體系結構及關鍵技術研究。網際網路資源新的發展機遇顯現,IPv6創造出巨大的地址空間,新通用頂級域名走向開放,中文域名等多語種域名不斷發展。
(四)網路與信息安全挑戰更趨嚴峻
網際網路上信息來源海量化,信息傳播和聚合能力空前增強,信息內容形態和互動模式日益複雜,對不良信息的管理面臨嚴峻挑戰。以智慧型終端和套用商店為代表,網路、系統、終端、套用的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套用層和終端的網路信息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隨著網路融合以及新技術新業務發展,網路本身也更容易受到來自內外部的攻擊。雲計算等新業態可以實現跨地域、虛擬化服務模式,帶來大規模數據跨境流動引發的安全等問題。網際網路網路形態、流量分布和網路架構的加速演化,套用基礎設施的興起,對網際網路網路安全、互聯互通、性能質量等提出新的管理挑戰。
(五)全球網際網路管理力度不斷加大
應對網際網路的快速創新及與現實世界管理的不斷交融,國際社會積極探索適應本國的管理方式,在不斷加強法制環境建設的基礎上,針對網路與信息安全、個人隱私、青少年保護和智慧財產權等突出問題,加強政策調整和監管創新,加大管理力度和跨領域協作,強化經濟、技術、法律等手段的綜合運用,大力推動行業自律和公眾監督,構建全方位的社會化治理體系,著力打造安全、健康、誠信的網路環境。同時,國際社會正不斷加強網際網路管理的國際協同,通過國際多邊和雙邊機制,加快探索網路空間國際規則的形成,以應對日益複雜的網路空間挑戰。
(六)我國網際網路處在創新提升的重要關口
“十二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擴大消費需求,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為網際網路的發展創造了強勁的需求動力和巨大的市場空間,網際網路自身也面臨著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繁榮服務業態、深化套用普及的發展責任。當前,全球網際網路正處在快速變革的時期,各國在下一代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三網融合等技術業務變革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類似,發展起步的差距不大,這為我國在新時期網際網路發展和國際競爭中加快創新、不斷邁進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隨著套用領域的擴大和套用人群的增加,我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國際影響日益增強,從技術、產業到服務初步具備向更高水平發展的基本條件。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形勢,面對網際網路不斷發展創新的步伐和日益加大的安全壓力,我們必須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要求,把握網際網路技術產業變革的趨勢和規律,力爭在新一輪網際網路產業技術革命中贏得優勢,為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邁進信息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指導思想
、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以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為出發點,以提升自主發展能力為主攻方向,以保障網路與信息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為基本要求,以實施科學管理、最佳化發展環境為根本保障,著力夯實基礎網路,著力推進技術、業務、商業模式和管理機制創新,擴大普及、深化套用,不斷提升網際網路發展水平,服務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建設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深化普及套用牽引的原則。著力推進網際網路普及,加強城鄉區域協調,加快網際網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的深度套用,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堅持創新發展全面提升的原則。著力推進網際網路技術、業務和商業模式的自主創新,圍繞套用服務、網路設施、終端平台等關鍵環節,攻克和掌握核心技術,促進套用創新、網路演進、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的互動協同,實現網際網路套用、技術、產業的全面提升。
堅持科學管理最佳化環境的原則。著力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深化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創新,強化技術手段和規範行政執法,發揮行業組織和社會公眾作用。規範市場競爭、落實企業責任、最佳化誠信環境,切實保護用戶等各類群體的合法權益,構建政府依法管理、行業有序自律、社會有效監督、技術保障有力的綜合管理體系和發展環境。
堅持保障網路與信息安全的原則。適應技術演進與套用發展,著力推進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增強關鍵資源、基礎網路、核心繫統等領域的掌控能力和主動防禦能力,實現安全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寬頻高速、廣泛普及、安全可靠、可信可管、綠色健康的網路環境,形成公平競爭、誠信守則、創新活躍的市場環境,實現從套用創新、網路演進到技術突破、產業升級的全面提升,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社會民生中的作用更加顯著:
1.對經濟社會貢獻持續提高。網際網路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促進結構調整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基於網際網路的協同研發設計、定製生產行銷等廣泛套用,網路金融和電子商務普及深化,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8萬億元。網際網路在社會發展和服務民生中的基礎性作用凸顯,2015年網際網路企業直接吸納就業超過230萬人,並帶動更大規模的就業增長,基於網際網路的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2.網際網路套用服務普及提升。網民數超過8億人,普及率超過57%,其中農村網民超過2億人。網路信息資源大幅增加,網頁規模超過4000億個,人均占有量提高5.4倍。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社區全面接入網際網路。創新性套用和原創性品牌成為引領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的主要力量,搜尋、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服務規模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3. 接入能力實現躍升。網際網路固定寬頻接入連線埠超過3.7億個,城市家庭頻寬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bps以上,同時滿足至少2路高畫質電視和1路高速上網;農村家庭頻寬接入能力基本達到4Mbps以上,同時滿足至少1路標清電視和1路高速上網。寬頻覆蓋政府、學校、圖書館、醫療衛生機構、社區中心等公益性機構以及機場、火車站等公共設施,行政村基本通寬頻,實現2億家庭光纖到戶覆蓋。
4. 網路設施升級最佳化。骨幹網總頻寬較“十一五”期末增長10倍,達到300Tbps,網間互通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網際網路出口頻寬增長5倍達到6.5Tbps,骨幹網路海外POP點達到100個。骨幹網全面支持IPv6,主要商業網站、教育科研網站和政府網站支持IPv6。IDC空間布局進一步最佳化,實現技術升級,改造後IDC的PUE值力爭達到2以下,新建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的PUE值達到1.5以下。高速可靠的CDN覆蓋全國。
5. 網際網路產業邁上新台階。“十二五”期間,網際網路服務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25%,突破6000億元。新興服務成為主要增長力量,生產性網際網路服務有顯著增長。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網際網路骨幹企業,以及眾多創新活躍、特色鮮明的中小企業。移動智慧型終端作業系統、雲計算和網際網路新興套用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網際網路核心網路設備、智慧型終端、基礎軟體、核心晶片等產業自主發展能力顯著提高。網際網路業務與套用標準化體系初步建立,下一代網際網路標準體系逐步完備,雲計算、IDC等標準取得實質進展,中文域名、域名安全解析等資源類標準取得突破,網路信息安全標準滿足安全運行需要,國際標準影響力明顯加強。
6. 市場競爭環境誠信有序。網際網路市場格局得到最佳化,市場行為更加規範,行業自律普遍強化,行為守則與協調解決機制全面建立,市場秩序明顯好轉。用戶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等進一步得到保障,用戶滿意度明顯提升。協作共贏、良性競爭、規範有序的網際網路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關係更加合理順暢。
7. 發展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與發展相適應的網際網路行業管理體系和法律環境更趨完善,基礎管理能力顯著提升。適應技術業務創新的網與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安全可信的網路環境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安全保障能力與網際網路及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同步提升。
發展任務
(一)創新套用體系,培育發展網際網路新興業態
全面推進網際網路套用創新。強化套用創新的引導與規範,大力發展生產性、民生性網際網路套用創新服務,支持健康向上的數字內容服務。構建網際網路套用創新生態體系,最佳化基礎電信運營、網際網路服務、內容提供及軟體開發企業間互動發展格局,加強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服務。全面深化對網際網路信息資源的利用,在保障安全和用戶隱私的前提下提升信息整合、挖掘能力,培育和規範基於信息數據的新套用新市場。突破智慧型搜尋、新一代web及瀏覽器、多媒體等網際網路套用關鍵技術,加快網際網路套用基礎平台、智慧型終端作業系統等的研發推廣,構建基於網際網路能力開放的套用聚合及業務創新體系。
專欄1:網際網路套用創新示範工程
網際網路新型套用示範:建立網際網路套用創新孵化基地,重點面向生產和公共服務領域,在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環境監控、旅遊服務、智慧型交通、商業行銷、財會服務等領域開展網路視頻、增強現實等新型套用示範。 網際網路套用基礎技術創新:組織推進網際網路新一代web套用技術、智慧型搜尋技術等研發突破和套用平台建設。 |
推進移動網際網路整體突破。積極推動產業鏈協作,構建移動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加快移動智慧型終端作業系統平台協作研發,推進作業系統、中間件、移動瀏覽器、套用服務、核心晶片、智慧型終端等領域取得突破。推動移動網際網路套用發展,加快標準化,優先形成行業通用的高層套用平台,鼓勵開放第三方套用開發程式接口並形成跨終端平台的套用商店,推動大規模協作的套用創新。
專欄2:移動網際網路創新套用示範工程
推動建立移動網際網路產業技術聯盟。組織移動智慧型終端作業系統、移動瀏覽器、通用web運行環境等套用平台的研發,打造包括作業系統、中間件、套用商店、整機、核心晶片貫通整合的產業生態系統。制定套用接口、瀏覽器、移動視頻、移動支付、安全等關鍵標準。面向智慧型終端平台,開展移動網際網路公共軟體商店和重點套用示範,實現智慧型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套用服務規模發展。 |
推進雲計算服務商業化發展。部署和開展雲計算商業套用示範,引導和支持企業等開放自身的計算存儲等資源和服務管理能力,構建公共雲計算服務平台,促進雲計算業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推進公有雲的商業化發展。
推動物聯網與網際網路的融合集成套用。結合網際網路架構最佳化和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統籌協調感測器網路等感知基礎設施和智慧型處理中心等套用基礎設施,形成依託網際網路的融合發展布局。整合網際網路與物聯網新興服務,開展在工業、生產性服務業、重要基礎設施、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先導套用。圍繞套用共性需求,建設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相結合的技術、測試、資源管理、信息等公共服務平台。
專欄3:雲計算套用示範工程
雲計算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推進:重點突破超大規模雲計算作業系統、虛擬化、高速網路等關鍵技術,組織採用雲計算技術開展公共套用示範,推進雲計算產業鏈整合。制定雲計算關鍵技術標準、服務和安全管理規範,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雲計算套用示範:積極有序地開展安全、高效、綠色的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示範,支持基於網際網路的套用平台即服務(PaaS),積極利用雲計算技術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軟體即服務(SaaS)。在電子政務和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動雲計算套用。 雲計算安全防護:開展雲安全技術研發,突破雲計算安全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制定雲計算安全管理制度。 |
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建設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以移動網際網路和移動支付發展為契機推動移動電子商務規模套用,大力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完善支付體系和誠信體系等支撐環境。
(二)服務兩化融合,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推進網際網路在工農業領域的廣泛套用與綜合集成。將網際網路與研發設計融合,構建網路化、協同化的研發設計體系;將網際網路與企業行銷生產融合;將網際網路融合於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建立高效協同供應鏈管理、行銷管理和物流體系,實現市場需求智慧型化感知和動態回響。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在農業、農村的套用,發展面向三農的網際網路綜合信息服務。
全面套用網際網路推進服務業的現代化。積極推動網際網路在服務業中的廣泛普及和深化套用,推動金融、商貿、物流、旅遊等服務領域的信息化改造和網路化經營,延伸服務產業鏈,顯著提升服務水平和附加價值,推動服務業高端發展和向現代服務業的最佳化升級。
專欄4:網際網路生產性套用示範工程
製造業領域的網際網路套用示範:重點開展網際網路協同研發設計、網路化柔性定製、產業鏈協同電子商務、供應鏈智慧型化管理等示範試點。 面向企業的公共信息服務示範:打造基於網際網路的信息諮詢、智慧財產權運用轉化、第三方電子商務等公共服務平台。 |
完善網際網路社會信息化服務平台。加強網際網路在教育、醫療、社保、人口等領域中的套用,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完善政府入口網站和基於網際網路的公共服務系統,支撐政府建設線上公共服務與政民互動的新技術新業務手段,推動提升網際網路時代的政府公共服務和管理能力。完善基於網際網路的公共信息服務系統。
促進社會就業、創業。以電子商務、網路創作、應用程式和新興網際網路服務等為重點,不斷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創造就業機會、降低創業門檻,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吸納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幫助農村就業人口實現“離土不離鄉”。
(三)建設“寬頻中國”,推進網路基礎設施最佳化升級
加快網路接入的寬頻化建設。實施寬頻中國戰略,綜合利用光纖接入和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等手段,加速網路寬頻化進程。在城市地區推進光纖到樓入戶,在鄉鎮和行政村推進光纖網路向下延伸。大力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加快提升3G覆蓋範圍和質量,統籌推進LTE商用,建設寬頻無線城市。逐步提高農村、學校與醫院等公共機構和特殊人群的網路覆蓋和套用普及,縮小數字鴻溝。
最佳化調整網際網路國內整體架構。推動本地直聯試點和長途互聯方式的轉變,合理布局骨幹直聯點,減少網路間流量繞轉。探索交換中心發展模式,對交換中心進行配套改造,充分發揮交換中心流量疏導作用。保障網際網路網間頻寬適時擴容,嚴格保證網間頻寬利用和性能指標,在提升網間通信質量的同時加強網路安全性。統籌協調運營商網際網路網路建設,配合網際網路網間架構調整,引導其進行網內建設。
完善網際網路國際網路布局。持續提升國際出入口能力。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在具備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增設骨幹網海外POP點,擴展國際業務直達範圍。適時建設國際數據中心,在全球範圍形成更加廣泛的網路通達和業務覆蓋。加強海纜建設和使用權購買,增加登入海纜,完善國際陸纜建設。統籌協調運營企業海纜路由規劃及海外POP點部署,加強安全防護。
加快構建網際網路套用基礎設施。綜合考慮網路架構、市場需求、配套環境、地理能源、信息安全等因素,加強技術標準和產業政策引導,最佳化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布局,保障大型數據中心之間的網路高速暢通。全面開展以綠色節能和雲計算技術為基礎的IDC改造,提升數據中心能效和資源利用率,提升集約化管理運營水平。統籌推進CDN建設,引導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CDN建設和運營,擴展網路容量、覆蓋範圍和服務能力,積極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逐步形成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CDN網路,提高網際網路對多媒體、大頻寬套用的支撐能力。
專欄5: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最佳化提升工程
網路寬頻化提升:支持新建城市住宅小區、商業樓宇部署光纖寬頻網路和已建住宅小區的光纖入戶改造。組織開展政府、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機構的寬頻建設。 寬頻無線接入提升:積極推動無線城市建設,提升固定、移動通信網路的無線寬頻數據接入能力,綜合利用衛星及無線技術手段提升對農村及邊遠地區網路覆蓋。 數據中心改造升級:充分利用雲計算、綠色節能等先進技術,綜合考慮建築、場地、布線、網路、供電、製冷等因素,對大型數據中心進行技術改造升級。 網際網路網路監管平台:構建網際網路網間質量監控等網路監管平台,實現對網際網路網間通信質量的實時監控。 |
(四)推進整體布局,向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演進
推進網際網路向IPv6的平滑過渡。在同步考慮網路與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國家層面推進方案,加快IPv6商用部署。以重點城市和重點網路為先導推進網路改造,以重點商業網站和政府網站為先導推進套用遷移,發展特色套用,積極推動固定終端和移動智慧型終端對IPv6的支持,在網路中全面部署IPv6安全防護系統。加快IPv6產業鏈建設,形成網路設備製造、軟體開發、運營服務、套用等創新鏈條和大規模產業。
加快面向未來網際網路技術研發前沿布局。加快建設支持網際網路網路和套用領域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創新試驗環境,以解決未來網路可擴展性、安全、質量和能耗等問題為重點,開展未來網際網路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在創新性體系架構和重大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適時開展套用示範。
專欄6:IPv6商用推進工程
推動IPv6商用部署,實施網際網路網路向IPv6的過渡改造,組織IPv4-IPv6互訪試驗示範和推廣。推進政府、教育、商業網站和IDC向IPv6的升級。以移動 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為切入點開展IPv6套用示範。建設IPv6網路基礎資源統計分析平台。建立網站和IDC系統IPv6評測認證機制。 |
(五)突破關鍵技術,夯實核心基礎產業
抓住機遇突破網際網路相關高端軟體和基礎軟體。重點支持移動智慧型終端作業系統、網路化作業系統平台、智慧型海量數據資源中心管理系統等新興網路化基礎軟體研發與產業化,支持面向網際網路新興業態的關鍵套用軟體和信息技術支撐軟體研發及產業化。
支持高端伺服器和核心網路設備等產業發展。研發高並發性、高吞吐量、高可靠性、高容錯性的高端伺服器,以及高處理能力、低成本、低能耗的超級伺服器;研發低能耗高端路由器、大容量集群骨幹核心路由器和虛擬化可程式路由器等核心網路設備。加強核心晶片設計製造能力,研發低能耗高端路由器晶片、高速接入設備晶片,以及支持下一代網路的智慧型終端晶片等核心器件。
(六)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先進完備的網際網路標準體系
開展IP位址、域名資源管理、域名安全技術標準的研發,加強中文域名、地址可信、域名安全解析等領域的標準研製。建立網際網路業務套用類標準體系。完善以IPv6過渡和安全為重點的網路和設備標準體系,超前布局創新型網路體系結構標準研究。加快雲計算標準體系設計和重點領域的標準制定。圍繞IDC、CDN等套用基礎設施的改造與布局,加快相應標準制修訂。以架構體系和物品編碼等為重點,建立物聯網標準體系。加強網路與信息安全標準研製,完善安全防護系列標準,加強業務套用的安全標準研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深化和擴大與主要國際標準組織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動國內標準的國際化,提升在國際標準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七)完善監管體系,打造誠信守則的網際網路市場環境
探索建立網際網路業務分級分類指導的監管模式。綜合考慮發展階段、形態屬性、市場規模等因素,探索網際網路業務的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加強網際網路電信業務市場準入與新聞、文化、出版、視聽節目、教育、醫療保健、藥品和醫療器械等專項前後置審批的協同性,形成專項內容管理與網際網路電信業務管理相互銜接、有效配合的管理局面。
強化市場監管體系建設。逐步建立網際網路服務企業信用記錄、評估與公示制度。完善市場規則和爭議協調處理機制,規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活動,理順產業鏈上下游關係,維護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秩序。完善覆蓋套用、接入、網路基礎設施、資源各層的市場監測體系,建設和完善業務市場綜合管理系統,加強系統間資源共享和高效聯動,逐步建立網際網路市場分級預警機制。
大力倡導行業自律。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強化行業自律機制,完善行業規範與自律公約,加強從業規範宣傳。督促企業加強自律,遵從商業道德,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主動規範競爭等市場行為,加強內部管理和自律檢查,自覺抵制排擠或詆毀競爭對手、侵害消費者利益等不良行為。積極引導消費者文明上網,加強網民自律。進一步健全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公眾積極監督、舉報網際網路上的不良信息傳播與市場中不良競爭行為。
建立健全網際網路用戶權益保護機制。建立完善網際網路用戶權益保護協調處置機制。完善面向用戶權益的網際網路服務質量和服務規範指標體系。加快現有電信服務規範體系、服務測評和監督檢查機制向網際網路服務領域延伸,完善覆蓋政府、企業、社會三方的網際網路用戶投訴申訴處理流程和工作機制。加強用戶個人數據保護,明確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保護用戶個人數據的義務,制定用戶數據保護標準,逐步建立獨立第三方評估認證制度。
(八)健全制度手段,強化網際網路基礎管理
完善網際網路資源發展和管理制度。進一步推動IP位址的申請,鼓勵推廣使用IPv6地址。最佳化域名產業發展政策,規範和引導域名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推動建立域名註冊和使用的誠信體系,在保障安全基礎上推進“.CN”、“.中國”等國家頂級域的全球發展,提高中文域名及中文網站的國際影響力。建立健全IP位址管理制度,統籌規劃IP位址資源的申請、使用和協調。完善域名註冊管理辦法和註冊流程,強化域名註冊管理機構和域名註冊服務機構的企業責任,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規範市場秩序。探索建立域名解析服務標準和市場管理制度,提高域名解析服務質量。
加強技術手段研究和技術平台建設。建設完善網站備案、IP位址、域名等網際網路基礎資源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IP位址分配使用備案率的準確率和域名實名註冊率。加大對域名系統及其安全技術的研究,保障域名註冊數據和域名解析系統安全。
(九)加強體系建設,提升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加強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深入推進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評測、風險評估等基礎工作,強化IDC、域名體系等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加大網路安全監測、冗餘備份等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對增值電信業務、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型終端的網路安全監管工作。探索建立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業務信息安全評估體系,落實網路信息安全保護措施,提高安全防患和處置能力。進一步加強網路信息安全技術監管手段的屬地化建設,強化企業網路與信息安全責任的落實。
加強網際網路網路安全的應急管理能力。制定實施域名服務機構、網站分級規範,從健全工作機制、貫徹和完善工作預案等方面入手,提高重大活動保障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持續推進公共網路環境治理,推進木馬和殭屍網路專項打擊與常態化治理,打擊計算機和手機病毒利益鏈,組織開展網路安全聯合應急演練,加強重要聯網信息系統的安全監測。
提高網際網路裝備安全管控水平。堅持基礎軟硬體產品和專用安全產品並舉,提高關鍵裝備可控水平,支持安全技術產品研發,完善信息安全產業鏈,發展和規範網路與信息安全服務業。
培育網路信息安全環境和文化。宣貫安全責任,增強政府、企業、用戶各個層面安全意識,提升安全防護能力,並通過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多種方式培育安全環境和文化。
保障措施
(一)完善保障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行業管理法律制度
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為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和管理營造更為健全的法律環境。推動用戶信息保護、智慧財產權保護、網路實名、數據保護等相關立法,建立安全可信的線上環境,保護網際網路技術與業務創新,創造有利於持續健康發展的法律環境。加強網路與信息安全立法,修改《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以及域名、IP位址等網際網路資源管理規定,規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行為。加強網際網路企業境內外上市、外資併購等過程中的行業管理。
(二)加強網際網路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建設
推動完善跨部門、跨區域協同工作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嚴格落實開辦網站的前後置審批制度。結合網際網路發展新形勢,不斷完善部門間協同配合工作機制,完善跨區域聯動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能,強化重大突發事件的應對和協調處理能力。
加快充實網際網路行業管理力量和資源配置。加強網際網路行業管理機構建設,推動網際網路行業管理力量延伸。加大人員和資金投入,提高專業化水平,加強網際網路行業管理。
提升網際網路行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強對網際網路發展規律的前瞻性研究跟蹤,及時升級技術手段。加大行業管理各項系統建設,加強系統間的高效聯動和資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三)建立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引導機制
引導最佳化網際網路產業結構。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確定的鼓勵類範圍,引導社會資源進入網際網路重點發展領域,推動網際網路新興產業特別是生產性網際網路服務業加快發展。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適時修訂產業目錄,調整和擴大納入鼓勵類的網際網路設備產品和套用服務。建立網際網路企業、電子製造企業和軟體企業良性互動的機制,推動產業鏈的整體提升。
推動跨部門、跨行業的長期戰略合作。在安全生產、質量監督、教育醫療、環境保護、交通與社會管理等生產性、民生性服務領域加強部門間、行業間深度合作,最佳化網際網路產業服務方向和結構。
加強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信息發布。定期發布重點業務監測信息、產業發展白皮書和發展指導報告,提供技術演進、市場競爭、套用需求等方面情況,引導創新方向和市場資源配置。
(四)加強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支持
通過現有資金渠道,引導高速寬頻接入網路、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加快發展,探索通過增加補貼等方式,推進西部地區、廣大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及社區和公益性機構的光纖寬頻建設。加強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建等部門協同聯動機制,確保城市建設中光纜管線、寬頻接入網路等與城市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加強海陸纜等國際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內跨部門協調和國際協調合作。出台網際網路網間架構調整指導意見,適時調整骨幹網際網路互聯互通結算政策,最佳化網際網路網間結構,建立網間擴容長效機制,完善網際網路網間通信質量監測機制和手段。加強關鍵域名系統的備份和應急設施建設。
(五)推動完善網際網路發展的財稅金融與智慧財產權政策
推動加大對網際網路重點發展領域的財稅支持。綜合利用各種專項資金,加大對網際網路重點發展領域的資金投入。在國家重大專項、科技支撐計畫的立項和實施中,加大對移動網際網路、下一代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領域技術研發的支持,推動產業化。支持網際網路企業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相關規定依法享受財稅等優惠政策。
完善網際網路投融資環境。積極推進專利等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試點,推動投資擔保機構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推進網際網路企業開展集合發債、聯合貸款等試點。支持網際網路企業發行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債券等。推動完善國內資本市場環境,促進風險投資機制建設,鼓勵網際網路優質上市企業回歸。
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網際網路企業智慧財產權創新體系。促進完善智慧財產權價值評估和利益分享機制,鼓勵企業智慧財產權轉化運用,積極配合打擊網際網路領域侵權盜版行為。提高網際網路企業應對智慧財產權糾紛的能力,引導企業依法應對涉及智慧財產權的侵權行為和法律訴訟。
(六)培育和扶持網際網路中小企業成長
改善創業環境、培育創業主體、強化創業服務、建設創業基地,支持網際網路中小企業創立和發展。增強管理部門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效率,在規範網際網路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強化服務。結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明確納入國家現有政策體系,依法享受稅收、投融資等相關扶持。在中央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資金中,對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中小企業予以積極支持。探索以市場為導向、適應網際網路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支持政策。
(七)加強網際網路專業人才體系建設
引導高校結合網際網路新興業態的發展考慮專業設定和調整,鼓勵通過合作辦學、定向培養、繼續教育等多種方式培養網際網路人才,建立和完善產學研用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提高企業職工培訓經費的提取比例,鼓勵網際網路企業加大職工培訓投入力度。加強創新型人才的引進和利用,與相關部門共同探索網際網路特殊人才的稅收、入戶、住房等配套激勵機制。推動完善技術入股、股票期權等知識資本化激勵方式。利用國家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計畫的平台,積極引進網際網路發展所需高端人才。健全網際網路人才評價體系,加強人才科學管理。
(八)推動完善網際網路國際治理機制
將網際網路發展納入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交往工作大局,逐步建立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的機制,積極參加聯合國、區域和國際組織的活動,充分利用多邊和雙邊機制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對話與交流。加強網路空間規則、資源、安全等國際合作,深入參與國際社會網際網路公共政策與規則制定的討論與磋商,不斷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分配體系,積極推進網路安全領域政府間及非政府間國際合作,促進對跨國網路安全事件的協同處置。
附屬檔案
名詞解釋
英文簡稱 | 英文全稱 | 中文全稱 |
TB | Tera bit | 太位元組 |
3G | 3rd-Generation | 第三代移動通信 |
Tbps | Tera bit Per second | 太比特每秒 |
POP點 | Point of Presence | 網路服務提供點 |
IPv4 |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 網際網路協定版本4 |
RFC | Request for Comment | 請求評論稿 |
IPv6 |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 網際網路協定版本6 |
IP | Internet Protocol | 網際網路協定 |
CDN |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內容分發網路 |
IDC | Internet Data Center | 網際網路數據中心 |
Mbps | Megabit Per second | 兆比特每秒 |
PUE |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 能源使用效率 |
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基礎設施即服務 |
PaaS | Platform as a Service | 平台即服務 |
SaaS | Software as a Service | 軟體即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