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網路遊戲障礙](/img/f/ea0/n5GcuM3XwATNzIDOzAzN1MjMxUTM3cTN4QjMxADMwAzMxAzLwc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診斷標準
![網路遊戲障礙](/img/b/7c3/n5GcuM3X3MzN0ATO1kjN1MjMxUTM3cTN4QjMxADMwAzMxAzL5Y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及德國的近19,000名參與者完成了一份症狀問卷。這些症狀可用於診斷網路遊戲成癮,包括DSM-5提出的9個症狀:
1、過度沉溺:沉湎於網路遊戲(惦記先前的遊戲活動,或預期玩下一個遊戲;網路遊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動);
2、戒斷:當網路遊戲被停止後出現戒斷症狀(通常被描述為煩躁、焦慮或悲傷,但無藥物戒斷的軀體體徵);
3、耐受:對網路遊戲產生耐受性,需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參與網路遊戲;
4、失控:對參與網路遊戲難以自控;
5、失去其它興趣:作為結果,除網路遊戲之外,對先前的愛好和娛樂失去興趣;
6、繼續使用:儘管存在心理社會問題,但仍繼續過度參與網路遊戲;
7、誤導他人:就參與網路遊戲的程度欺騙家人、治療師或他人;
8、作為逃避手段:通過網路遊戲逃避或緩解負性心境(如無助感、內疚、焦慮);
9、不惜失去機會:由於參與網路遊戲,導致損害或失去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職業機會。
根據DSM-5,若患者存在至少5個症狀,即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障礙。
治療
![網路遊戲障礙](/img/7/96a/n5GcuM3X0ETO1cDOxEzN1MjMxUTM3cTN4QjMxADMwAzMxAzLxc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該系統綜述的分析結果表明,網路遊戲障礙的治療或干預方案多採用認知行為療法,且這種治療方案的效果要優於藥物治療。但認知行為療法的理想時長(例如進行會話的次數)尚未統一,目前常見的治療或干預時間為6至8次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