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扶貧

網路扶貧

網路扶貧是依託於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終端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扶貧。因此,近日(2016年7月下旬),中央發布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實施網路扶貧行動計畫,構建網路扶貧信息服務體系。網路扶貧是扶貧工作的新路徑。

背景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新聞發布會現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新聞發布會現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積極參與國家扶貧事業,既是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近日(2016年7月下旬),中央發布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實施網路扶貧行動計畫,構建網路扶貧信息服務體系。網路扶貧是扶貧工作的新路徑。當前,網際網路蓬勃發展,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推動著產業變革,成為最鮮明的時代特徵。

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發揮網際網路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民眾用上網際網路,讓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走出鄉村”。這一論述為我國新時期下的扶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網際網路據了解,中央網信辦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正在制定實施《網路扶貧行動計畫》,為解決貧困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路徑,網路扶貧成為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力手段和必然選擇。

行動計畫

網路扶貧網路扶貧
在2016年7月27日下午國新辦舉行的相關情況發布會上,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信息化發展局局長徐愈表示,這個行動計畫主要是在發揮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的優勢,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發力。

徐愈稱,實踐已經充分表明,網際網路在助推脫貧攻堅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網路扶貧行動可以讓更多的民眾用上網際網路,可以讓更多的農副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走向大市場,也可以讓山溝里的孩子能夠接收到優質的教育。此次制定的網路扶貧行動計畫一共謀劃了五個方面的工程:

一是網路覆蓋工程

優先支持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的網路覆蓋,支持開發各類移動終端的應用程式,支持民族語言、語音、視頻等軟體開發。

二是農村電商工程

繼續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帶動貧困地區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

三是網路扶智工程

除了要加大農村偏遠地區中國小遠程教育之外,還要加強針對縣、鄉、村各級幹部的專業技能培訓,還要特別支持大學生村官和大學生返鄉開展網路創業創新。

四是信息服務工程

建立包括數據中心、服務平台、網路節點、行動帶頭人、用戶終端、數位化個人檔案在內的分層級的網路扶貧信息服務體系。

五是網路公益工程

支持網民幫扶貧困戶,支持網際網路企業與貧困縣村結對扶貧,支持社會組織的公益活動,建立公開透明的網路公益扶貧平台。

徐愈表示,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到2020年使網路扶貧取得顯著的成效,實現網路覆蓋、信息覆蓋、服務覆蓋:寬頻網路要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電商服務通達所有鄉鎮,通過網路教育網路文化、網際網路醫療三個重點領域的工作,有效地幫助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的文化素質、就業能力和身體素質,顯著增強貧困地區內生髮展動力,為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特點

網際網路分享、遠程、快捷的特點,使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能夠有效發揮最佳化和集成作用。在中央網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可以發揮網際網路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畢竟通過網路可以讓更多農副產品走向大市場,也可以讓山溝里的孩子接受到優質教育。打贏脫貧攻堅戰,倒逼著我們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更大的膽略和氣勢,深入實施大膽開拓,書寫“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的新篇章。

隨著“網際網路+”上升為國家戰略,“網際網路+精準扶貧”也已成貧困地區發展後發趕超的重要抓手。比如說,由中央網信辦提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新浪微博聯合發起的“9+1我們一起過大年”精準扶貧公益活動,就曾讓貧困民眾猴年春節充滿了暖意。再比如說,蘇寧和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打造的“電商扶貧雙百示範行動”,也曾定點扶貧全國約104個貧困區縣,讓網際網路發展紅利惠及1萬餘個貧困村。

將“網際網路+”與農業、工業、流通部門和服務業等三次產業充分融合發展,還能有效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資源最佳化配置與產業升級,挖掘被低估的貧困地區產品潛在價值。以阿里巴巴蘇寧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企業,除幫助村民把商品網購到農村外,還幫助農民把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賣出去,既讓貧困民眾享受到了網路發展帶來的紅利,也開創了區域經濟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新局面。

如何經營

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網路扶貧網路扶貧
隨著網際網路在經濟社會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網際網路企業理應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還應看到,參與扶貧也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我國貧困人口主要在農村。電商下沉農村,需要較多的市場投入,會對短期的盈利水平造成較大影響。但長遠來看,加快電子商務進農村,實施網路扶貧,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通過減少農產品的中間環節,提升流通效率,實現更好的銷路,農民可以成倍地增加收入。對城市消費者而言,品質電商能讓他們有更多的消費選擇,使人們品嘗到全國各地的優質生鮮食品,助力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目前,電商在農村地區的滲透率比較低,農村電商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會。網際網路企業把創造經濟價值與承擔社會責任統一起來,可以更好地實現長遠發展。

網路扶貧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經濟發展水平差別較大。網路扶貧工作不能一刀切,要根據各地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方案。京東集團在扶貧工作中摸索出培訓—金融—農資—安全—運輸—銷售—品牌—招工8個環節的幫扶體系,在不同的區縣有著不同的扶貧方案。對具備一定網際網路基礎的地區,京東推出地方特產館項目。該項目立足“一村一品一店”模式,由地方政府、京東集團、企業共建協作平台。在售前,京東集團下沉農村地區調研地方特產、當地政府挑選挖掘特產、審核把控產品品質;在售中,地方企業運營推廣、京東集團提供專業指導;在售後,品質回訪、保障服務等。政府、京東和地方企業三方共同構建區域特產發展鏈條。對不具備網上銷售條件的地區,京東集團推出品牌包銷模式,幫助貧困地區培育或引入特色生態農產品。京東集團提供品牌包裝、收購包銷一條龍服務,幫助貧困地區打出品牌、開拓市場,解除其產銷後顧之憂。京東集團通過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實現網路扶貧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從而取得了更好的實際效果。

網路扶貧需要創新引領

網路扶貧需要理念、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和革新。特別是農村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比較落後,廣大農民不具備計算機操作技能,這是長期以來阻礙農村電商發展的“老大難”問題。新時期下,推進網路扶貧,必須創新手段和方式,從根本上解決阻礙發展的問題。為有效解決農村地區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京東積極研發測試無人機送貨。6月8日,京東無人機配送首單在江蘇宿遷順利完成。據相關測算,無人機送貨可使每單物流成本從20多元降到5元。無人機有望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京東還創新推出了鄉村推廣員制度,在農村招募具有較好口碑和信譽,可熟練網購的“能人”,作為京東的鄉村推廣員,來幫助不會網購的農民進行諮詢、下單、支付、配送、售後等一系列服務。從而有效解決了農民對網購的信任問題和農民不具備計算機操作技能問題。

把網路扶貧作為長遠事業來經營

擺脫貧困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長期挑戰,需要有長期戰略、長遠謀劃,企業應在其中找準定位、積極作為。京東集團參與精準扶貧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將其作為一項長遠事業來經營。首先,積極在貧困地區培植產業鏈,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讓貧困農戶更多分享農產品增值收益,建立農民增收致富長效機制。京東集團聯合四川仁壽開展枇杷節活動,往年不好賣的枇杷實現了量價齊增。2015年全縣枇杷銷售總額達到3.7億元,同比增長76%。同時,扶持當地加工企業將枇杷加工成枇杷汁,緩解鮮枇杷當季銷售壓力,帶動當地企業發展和農民就業。其次,扶貧的根本是“扶人”,即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和技能。京東集團廣泛聯合社會培訓資源,為貧困戶提供種養、電商等技能培訓服務,完善涉農電商服務生態。協助貧困縣政府部門加強對貧困戶的實用技術培訓,帶動更多人脫貧,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第三,發揮自身在產業鏈上的影響力,廣泛動員供應商、服務商等各類合作夥伴共同參與扶貧開發事業,促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扶貧的協作機制和長效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