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乞討

網路乞討

“網路乞討”指的是通過網路向陌生人求助,讓別人捐錢以達成自己所需的特殊的乞討方式。網路乞討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確實陷入經濟困境的人;一種乾脆就是好吃懶做的寄生蟲;還有一種是熱心公益事業的人,用乞討來的錢幫助有困難的人。在網路乞討人群中有的裝殘疾、扮可憐……一些好逸惡勞者冒充乞丐空手套錢,有的年收入竟多達二三十萬,有的甚至成了家資百萬的富翁。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圖)網路乞討網路乞討

“乞丐”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破衣爛衫,神情迷茫,這是乞丐給多數人留下的印象。然而,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人們已經不能再桎梏著故有的印象。如今,在網路上也湧現出一群“乞丐”,但他們乞討的並不是食物,而是希望施捨者捐錢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只要坐在電腦前輕點幾下滑鼠,敲敲鍵盤,就能實現“天上掉餡餅”的美事。

“‘乞丐幫社’請您施捨1元錢,讓乞丐幫得以生存!如果您囊中羞澀,請您申請加入乞丐幫社,免費為您建立乞討網站,讓你得到社會幫助。”這是在網路上流行的“網路乞討”在網站上發表的帖子之一。

“豬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房價飆啊飆,我無避風屋。”“秋去冬來,外面風大天冷,純為開闢一溫暖行乞、非行騙的新市場,迫切歡迎捐獻愛心(此處愛心專指錢幣)。”這是在一乞討網站首頁醒目位置顯示的乞討理由。現如今,網路已經成了一些乞討者的“創業”之地。乞討也進入了E時代,辦起了乞討網站。這些網站公布了施捨現金的支付方式,還為願意施捨者開闢了論壇。

由於乞丐的職業化及真假難辨,讓善良的人們對乞討人群變得越來越冷漠。網路乞丐與傳統的街頭乞丐基本是相同的,由於網友每次的匯款數額有限,沒有達到一定數目,還不能斷定其行為構成詐欺罪,最多只能說是民事欺詐。

類型區分

(圖)現實生活中的乞討者現實生活中的乞討者

網路乞丐一般分為三種,每一種的目的和索取的數額都不一樣。像“請您施捨1元錢,讓我奔小康”算是“直接型”,一般數額不大,金額從1元到10元;還有一些會寫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親人生病,天災人禍,沒錢吃飯等,這類網路乞丐算是“文筆型”,這種網上最流行,用這種方法乞討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學識,文字功底好,對於錢的多少沒有具體要求,只說由你自己去“獻愛心”;此外也有一些熱心公益事業,比如以災區等需要錢的事情來乞討的,這類可以稱作“愛心型”,一般出現在比較正規的網站或部落格上,誠信度較高,捐款的數額由捐助人自己決定。
在我國,隨著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加,雖然網路乞丐還沒有像國外那樣蔚然成風,但也開始“嶄露頭角”。在筆者所了解的一些國內的“乞討網站”中,網路乞丐總體上分為三種:一是經濟上確實陷入困境的人;二是好吃懶做的寄生蟲;三是出於好奇偶然為之的網民。最後一種數量最多,但“流失”也最快,並不長久,因此前兩種情況的“網丐”才是網上乞討的主力軍。而行乞者的身份就更為複雜了,僅看網頁上的信息,就有學生、白領、公務員、無業(或待業)人員、打工仔、下崗職工等,有的甚至自稱是自閉症患者。他們的留言五花八門,並且各個都聲稱自己是“完全真實”的。

理由充分

青島一賣家發布的乞討商品青島一賣家發布的乞討商品
在淘寶網上輸入“乞討”兩字,搜出了630個符合條件的產品,其中有15個來自青島賣家。這些“網丐”乞討金額最低的只有1分錢,最高的達10萬元。各個網路乞討者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表示自己的兒子得了白血病,沒錢治病不得已才在網上乞討;有的則打出慈善牌,聲稱是為貧困地區失學兒童募捐;還有人表示,物價上漲生活壓力大,自己想要討些錢來買車買房娶老婆。
大多數的乞討者“收穫”不盡如人意。一般只要1分錢的乞討者在一個月內能討到幾十筆,盈利不到一元錢。開口要大錢的乞討者圍觀的不少,真正掏腰包的沒幾個。真正實現躺在家裡動動滑鼠就能來錢的只有一個名為“乞討無罪,要飯有理”的乞討店,在過去的30天內有上萬名網友給了施捨,總金額高達1.5萬元。

可信程度

(圖)網路乞討網路乞討網站

反對者

一般人覺得可信度不太高,因為有些人在網路上利用別人的同情心。如果直接面對乞丐,即使他們的身世有可能是編造出來的,但至少也有個直觀的印象。而在網路世界,依靠的全是乞討者自己的述說,這裡面的真實成分讓人懷疑。

支持者

“誰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還是有許多人需要幫助的,至少我相信他們確實是需要幫助的。”支持者認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如果能確認其信息的真實性,他們會為能幫助別人而高興。一些支持者覺得網路乞討“乞”的就是一種信任,能夠給人信任,支持也無妨。

法律解釋

(圖)網上乞討,給還是不給?網上乞討,給還是不給?

“網路乞丐”的開山鼻祖是一個美國人,他曾經做了一個叫“給我一美元”的網站,已經累積了將近3萬美元的收入。

對於網路乞討,中國國內在法律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也沒有聽過哪個部門能進行監管。“網路乞丐”通過網路能行乞到多少錢財,是很難取證的,因而也很難認定他們是否觸犯了法律。因為一般郵寄的物品或者錢的數額不是很大,即使一旦發現被欺騙,對方也不是很好聯繫,所以往往就不找有關部門立案。

如果網路乞討者是以虛假的信息來騙取他人的同情,來索取或者騙取這種財物,那么就可能構成犯罪。不過,中國國內還沒有聽說過關於網上乞討立案的訊息。

由於網路本身的隱蔽性,相關證據無法保存和收集,不僅騙取錢財的事實無法查清,甚至連當事人的身份都可能無法辨明,即使存在詐欺也難以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希望廣大網民能自己辨別真偽,以免上當。

反思

網路乞丐已漸成氣候,特別是在國外。他們整日無所事事,只要將網站開通,就可以坐在家中等著白花花的銀子進賬。他們不用花大筆行銷費用去打品牌,只需將希望寄托在網路上眾多無所事事的漫遊者,一美元對現代人來說更如九牛一毛,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長期下來雖然不是太大的數目,但對於乞丐卻不失為一筆可觀的收入。
其實,網路乞討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在各種類型的B2C電子商務網站經營因難、紛紛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幾乎不需要成本的網路丐幫則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些乞丐網有的以利益交換作為網站的經營模式,有的則乾脆借網路之術、行傳統之道,瞄準人類與生俱來的同情心。雖然利潤有限,但不管如何,網站丐幫現已集結成群,成為拍賣網站外少數賺錢的B2C電子交易網站。
看起來,網路的作用的確不僅是通訊和交流那么簡單。近年來,由於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數不斷增加,網路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另一方面,用戶在網路上僅僅以一個物化的符號出現,每個人都非常容易隱匿自己的身份。這些“網路乞丐”們也許就是現實生活中衣冠楚楚的紳士小姐,而網路的便利條件卻給予了他們伸手要錢不勞而獲的機會。街頭的乞丐們還要隨時擔心會被警察送到收容所,然而這些網上的乞討者卻可以優哉游哉地坐著數錢。當高科技的雙刃劍逐步顯露出它的負面效應時,相應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便成為了當務之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