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於“維基小說”的構想
1. Wiki理念
Wiki是一種在網路上開放且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系統。互動百科、維基百科、百度百科,都是基於這種Wiki理念建立的網路開放式平台。它們允許所有人對詞條進行創建、編輯、修改;
2. 維基小說
既然一個詞條可以集合眾人的知識、記憶、智力等,那一部小說為什麼不能由眾人一起創作呢?這些“百科”為這一構想提供了方便的平台,使眾多網際網路用戶可以共同協作,創作同一部小說。眾人的創意、觀點、思考等等匯集於一部小說,取眾人之長,彌補了個人創作中觀點的偏狹、創意的匱乏;
3.“作者之死”
與傳統小說不同,每一個“維基小說”的讀者,都可以成為其作者;而每一個參與“維基小說”的作者,同時也成為了其他作者的讀者。讀者對於“維基小說”的闡釋不再只是主觀意義上的闡釋,而是可以付諸客觀行動,將其體現於小說文本中,這是傳統小說無法實現的;因此作者其實不死,他將與讀者共生。而“維基小說”也將真正獲得一個自由的、多維立體的闡釋空間;
二 “維基小說”的先例
1.“百萬企鵝”
百萬企鵝計畫(AMillionPenguins)由英國企鵝出版集團與英國萊斯特德蒙特福特大學聯合創建。第一個故事於2007年2月1日開始供網民集體創作,網民只要打開其網頁,便可參與創作,並可刪改別人的作品,主辦單位稱這是全球第一部“wiki小說”;
2.“百萬企鵝”的規則
①有簡單籠統的故事框架;
②需要註冊之後才能參與創作;
③規定每個用戶最多只能寫250字;
④允許用戶對其他用戶的創作進行刪改;
⑤允許用戶大規模進行刪除;
3. 分析“百萬企鵝”失敗的原因
①故事框架設定過於籠統,無法明確判定用戶的刪改是否為惡意;
②“250字”的字數限定使參與創作的用戶無法發揮創造力,使“百萬企鵝”的創作模式變為碎片化或更接近於故事接龍;
③平台功能相對簡陋,小說創作的可持續差;
④以商業為目的:“百萬企鵝”只持續了6周。6周之後,企鵝出版商便關閉了平台,並將最後完成的小說以電子書的方式出版。可以看出,這只是一次商業性實驗,利用了“維基模式”,並不具備“維基精神”;
三 關於《深淵上的火》
1. 為什麼要續寫《深淵上的火》
《深淵上的火》(AFireUponTheDeep)是美國科幻作家弗諾·文奇的長篇科幻小說,曾獲得1993年的雨果獎。其系列作品《天淵》(ADeepnessintheSky)、《天空的孩子們》(ChildrenoftheSky)也分別在1999年和2011年出版。
《深淵上的火》系列小說也被稱為“界區三部曲”(界區:ZonesofThought,又譯作“意識區”),是弗諾·文奇最著名的長篇小說系列,讀者眾多,深受科幻迷喜愛和追捧,是資深科幻迷的必讀經典。
而三部曲中最令科幻迷震撼的還是第一部《深淵上的火》,敘述的是飛躍界的故事;而第二部《天淵》是第一部的前傳,敘述的是爬行界的故事;令科幻迷萬眾期待的第三部《天空的孩子們》,本以為將要敘述超限界的故事,卻只是講了反制措施發動後,爪族行星上人類和爪族的故事。
為什麼文奇不在第三部完結整個系列,而只是寫了一個情節拖沓、無聊的故事呢?
試分析:
①文奇在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希望把“界區”系列寫成“基地”系列那樣的巨著;
②文奇已“江郎才盡”:畢竟“超限界”是各個文明發生“技術奇點”之後進入的區域。“超限界的故事”不論是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超出人類的想像太多。文奇自己也說,“技術奇點”之後的世界,將“遠遠超出我們的理解”(theworldwillpassfarbeyondourunderstanding)。所以《天空的孩子們》可能只是文奇在拖延時間;
如果是原因①:眾所周知,文奇是一個低產的科幻作家,而今年文奇已將近70高壽,如果他志在超越阿西莫夫,當然是令人敬佩的,但是文奇青春不在,他的這盤“大棋”很可能最終流產;
如果是原因②:當然敘述超限界對於個人來說是困難的,但是“維基小說”並非一個人在創作,而是集合眾人的能力:就如同爪族,單個個體的智力微弱,而組合成“共生體”,智力發生質的飛躍;就像《真名實姓》中,單台計算機毫無智力可言,而將網路中所有計算機結成一個整體,其能力成了“超人”般的存在。若“維基小說”真能實行並運作起來,不論是對科幻迷來說,還是對文奇來說,都將是一件幸事,它將能極大的拓展我們對於人類創造性的認知、對於實現“技術奇點”探索;
2. 為什麼要以續寫《深》的形式開展
①控制參與者質量:參考“百萬企鵝”的經驗,若“維基小說”的故事框架模糊、籠統,那么其故事的走向將飄忽不定,隨意性強;參與故事創作的“門檻”太低,參與者的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故事內容惡化——污言穢語、犯罪場面、限制級描寫;
而願意參與到續寫《深淵上的火》互動中來的用戶,一般自然具備了以下幾點:
a.讀過《深淵上的火》,了解弗諾·文奇的小說;
b.具備一定科學常識,受過良好教育;
c.熱愛科幻;
科幻愛好者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保證故事的質量不會因參與者的素質而惡化,從而提高這次“維基小說”實驗的成功率;
②提高有效編輯率:《深淵上的火》是一部有完整體系的小說,設定嚴謹,邏輯自洽。有這樣一個堅實的骨架,“維基小說”參與者便有了一個方便的工具,使得故事展開更加順暢。科幻迷最不願看到的情況是,一個科幻小說寫到最後變成了玄幻或者奇幻,這就像是吃一隻美味的蘋果,吃到最後卻吃出一隻蒼蠅。而在續寫過程中,一但出現這種偏差(因非科幻迷、非原小說讀者、蓄意破壞者等因素導致),便會被原小說讀者所糾正,使得“維基小說”在進展過程中具有一種“自我淨化”機制;
四 “技術奇點”與網際網路
弗諾·文奇的許多小說中,都對這樣一種觀點做過闡釋和討論:能力低下的智慧型個體通過某種方式“互聯”後,成為一種新的超級智慧型體,其智慧型相對於個體來說有質的飛躍。
例如:
1. 爪族共生體:
爪族的“單體”(單一的個體)是沒有思考能力的,書中的闡述是“智力相當於一隻小狗的水平”,但是當四個以上的單體組成“共生體”以後,這個共生體便有了相當於一個人類的智商和思考能力。從小狗到人類,只是通過四五個單體的組合,便有了天壤之別;
2. 瘟疫:
在書中也被稱為“天人變種”
①瘟疫的產生:一開始“瘟疫”只是一個被埋葬已久資料巨庫,人類建起超限實驗室後,譯解資料巨庫,根據巨庫提供的配方建立起本地網路,巨量程式進程開始運行於本地網路。當實驗室所在行星運行到超限界後,本地網路上的巨量進程發生突變,產生了“瘟疫”。這裡作者的構想是,大量的程式進程通過髙效的網路互聯,當突破某一臨界點時,將會產生超級智慧型體。
②瘟疫的擴散:結合書中的描述推論,當“瘟疫”到達一個星球,便會在所有智慧個體身上安裝通訊和傳輸裝置,使他們與自己“互聯”,從而控制每一個個體。被控制的個體將會失去獨立意識,成為一個超級智慧型體的一部分。
“瘟疫”的擴散方式就是不斷吸收智慧個體,形成更大的“超級共生體”。在這個“超級共生體”中,個體意識變得毫無意義。書中有段話單獨拿出來放在這裡,很耐人尋味:
“全知全能。和自我意識不同,自我意識已經被超越,不起作用了。大多數自動化系統早已不需要自我意識,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運行,其效率遠高於獨立運行。即使降到人工手動操作的地步,整體的一部分仍然強於設備獨立運行。”這段很隱晦的說明了“超級共生體”中整體與個體的關係。
這裡又讓人聯想到《天淵》中的“聚能者”形成的網路;(見下點)
3. “聚能網路”:爬行界中的獨裁利器
“聚能”這個概念是在小說《天淵》中提出的。崇尚獨裁的易莫金人先讓需要被“聚能”的人感染一種叫“蝕腦菌”的病菌,然後通過技術手段控制“蝕腦菌”的感
染範圍和程度,從而控制受感染者的大腦。易莫金人通過調整“蝕腦菌”的感染區域,能使受感染者完全專注於某一領域或某一項特定的工作,失去自我意識並對除
工作外的其他任何事情不予理睬。這樣的受感染者就是“聚能者”。
思想控制在科幻小說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設定,但這裡“聚能”並非簡單的思想控制,而是在探討這樣一種可能性:如果一個個體能非常高效率的專注於某一項工
作,如果有成百上千個這樣的個體“互聯”形成網路,結成一個整體,那么它是否也會像爪族共生體、瘟疫的產生那樣,出現一個質的飛躍;
4. “黑客超人”
在弗諾·文奇的早期小說《真名實姓》中,主角通過不斷占據聯接在網際網路中的計算機,使每台計算機為其所用,從而控制全球的計算機資源。透過每台計算機的前
端、感測器,主角能瞬間掌握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實時信息,運用手中的計算機運算能力,能夠同時對大量事物作出反應和判斷,個體的智慧型發生質的飛躍。
其實在這個故事裡,已經能夠看到《深淵上的火》中“瘟疫”的影子。
5. “Web 10.0——人腦互聯”
弗諾·文奇本身是一位計算機專業的博士,所以他的創作一直以來都在探索、討論通過“網路”、“互聯”來實現“技術奇點”的可能性。
如今的網際網路確實在加速推動人類文明各個領域的進步,但是現在的網際網路中,個體(或稱“用戶”)之間的互動是十分低效率的“弱互動”。個體間互動方式必須要以各種設備為中介才能得以實現,即:人機→機機→機人。而且獲取信息的途徑也僅限於畫面、聲音、文字,效率十分低下。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Web10.0”的時代:人們不再需要通過外在的設備來與別人互動,不再需要通過眼睛和耳朵獲取信息,而是人腦與人腦直接無線互聯進行互動。這不僅將會大大提高人與人的互動效率,還將提高互動的信息量和信息的準確性。
例如:
①用戶A看到一朵花→用戶A決定將視神經產生的信號通過網路發給用戶B→用戶B接收信號,其看到的花的一切細節正是用戶A正在看到的;
②A嗅到花的香味→B同時也嗅到;
③A的手指觸摸到花時的感覺→B同時也感覺到;
當然人腦與人腦互聯,不光能傳輸感官產生的信號,也能做到一些更複雜的互動,如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複雜的思辨,回憶與夢境等等。那時的互動將不再需要藉助圖像、聲音、文字等媒介,從而避免了媒介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偏差、誤解、誤讀,實現真正思想的還原。
人機互動當然還是存在的,但計算機的作用是輔助人類思考,而不是代替人類思考。
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等等各領域各專業的群體,都能組建自己的區域網路,進行高效的工作與交流,也能接入網際網路,收集來自全球各行各業的奇思妙想,來完善自己的工作。
可以試想一下這樣的時代來臨,“人腦互聯”或許是一種人類達到“技術奇點”,而又可以避免被自己的“造物”所取代的途徑。
五 《深淵上的火》中值得展開的伏筆與設定
1.“瘟疫”的歷史:
《深淵上的火》序章中有一段這樣描寫瘟疫:“突變的到來越來越近,越來越近。五十億年君臨寰宇掌握六合,那段好時光馬上就會奪回來。”這說明“瘟疫”曾經肆虐銀河系(或者是宇宙?太誇張了)長達五十億年,它究竟怎么樣的存在,最後又是被誰毀滅;
2.“雲中人”毀滅了“瘟疫”?
如果是的話,毀滅“瘟疫”後,為什麼還要留下它的種子,那個資料巨庫;
3. 關於界區
銀河系本來並不存在“界區”的劃分,是“雲中人”為了抑制消滅“瘟疫”而採取的措施。銀心的“零意識深淵”中禁錮的才是“瘟疫”的本體;
4. 界區是人為的證據
從《深淵上的火》中可以看到,使界區發生大波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致使爪族的恆星發生明顯的變暗,聯繫到《天淵》中,開關星的定時熄滅,定時點亮,可
以推論開關星是維持界區穩定的一種裝置,很大可能是雲中人設定的。而要維持整個銀河的界區穩定,勢必需要大量的類似裝置,為了佐證這一猜想,需要大量觀察
爬行界、飛躍界底部的恆星,找出類似開關星的恆星;
5. 一個天人就是一個文明的整體
一個文明發生“技術奇點”之後,其文明組成形態就不再是鬆散低效的個體智慧型,而是所有個體結成一個整體進行文明活動;當然發生“技術奇點”後,飛升進入超
限界的並一定就是文明種族自身,很大一部分飛升進入超限界的其實這些文明的造物。這些文明或者改變自身融入他們的造物一起飛升,或者被他們的造物所取代(毀滅);
6. “瘟疫”沒有被真正消滅
“瘟疫”並沒有被界區浪涌消滅。他將重新復甦,並反撲;
7. 飛躍界文明對抗“瘟疫”
那些被“瘟疫”控制的文明,在陷入爬行界後,暫時擺脫了“瘟疫”的控制;而當界區的浪涌退潮,瘟疫再次侵襲,那些文明的絕望、掙扎、抵抗;
8. 爪族的崛起
爪族的崛起爪族應該是文奇挖的一個“大坑”。當剜刀殘體穿上無線電斗篷的時候,就預示著爪族這個種族的潛在力量有多么可怕。試想一下,書中的設定是,飛躍
界可以進行超光速通訊,並且對於智慧型的限制要小很多。這樣就允許一個共生體的各個組件能夠在一個相當大的範圍內活動,並且通過一定技術手段,組成共生體的
組建數量在飛躍上界中應該也會大大增多。爪族這種“大共生體”的形態和“瘟疫”擴散後的“超級共生體”形態類似。爪族的生命形態天生就適合加速接近“技術奇點”,當界區的浪涌退潮之後,一部分爪族和人類一同前往飛躍上界,爪族勢必會強勢崛起;
9. 范·紐文的重生
范·紐文不可能就這么沒戲了,聯繫到《天淵》,文奇為他寫了66萬字的前傳,再聯繫到《呱啦啦》中的劇情發展,作者應該是希望范·紐文會以某種方式重生的。
10. 界區(意識區)的本質
界區究竟是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在限制不同區域內的光速和智慧型?界區的設定是《深淵上的火》系列小說的根基,在小說中去探討這個問題是危險的。如果描寫失敗,就變成了玄幻小說,但如果寫出一個經得起推敲的說法,那將會使整個小說變“硬”很多。或許可以是類似於《三體》中的“慢霧”。
11. 瘟疫如何保持對下屆的控制
蝕腦菌:瘟疫在殺死中轉系統的天人時,獲得了部分關於范紐文的記憶,其中就有關於蝕腦菌能夠控制思想的資料,於是瘟疫短時間內製造出蝕腦菌,並對艦隊部分高層進行嘗試。
六 續寫《深淵上的火》之小說的名字
小說的名字還未確定,“維基小說”的參與者可在此目錄下張貼小說的名字。
1. 《剜刀的回憶》
評論:
2. 《超限界往事》
評論:
七 應避免的誤區與需要改進的重點
1. 寰宇文明網的形態改進
《深淵上的火》書成於1992年左右,寫作時間應該在80年代末到92年之間,所以書中構想的寰宇文明網的形態還是相當落後的,相當於如今的BBS。當然這樣的構想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是十分具有預見性的,但是現在看來已經有些過時,所以這一點需要改進;
2. 增加新的主角、新的視角:
由於敘事和故事展開的需要,應增加幾個主角與線索;
3. 稍微修改一些名詞的翻譯:
是否能找到更好的譯詞代替“天人”這個翻譯,一說天人,總給人一種玄幻故事的感覺。天人在原小說中的英文是“Powers”;
4. 避免寫成玄幻、奇幻、修仙小說
避免過多描寫瘟疫前世、雲中人,適當的描寫天人;
八 續寫《深淵上的火》之小說故事大綱
1. 瘟疫艦隊
新加入一個主角——瘟疫艦隊作戰指揮官XX(姓名未定):界區回潮,瘟疫艦隊即將抵達爪族星;
2. 爪族世界
爪族在人類的幫助下剛進入工業時代;
3. 斯特勞姆文明圈
斯特勞姆文明圈擺脫瘟疫的控制;
4. 爪族世界
拉芙娜等人在爪族星上接收到大量寰宇文明網的信息:
①被爬行界吞沒的各個文明逐漸回到寰宇文明網,但都受到極大破壞;
②斯特勞姆文明圈宣稱自己擺脫了瘟疫的控制;
③防衛同盟開始集結力量裝備攻打斯特勞姆文明圈;
④有一個不起眼的帖子聲稱車行樹才是被瘟疫早先創造的種族,並且能被瘟疫瞬間控制;
⑤瘟疫艦隊還有5分鐘到達爪族星,可是之前一直保持靜默的瘟疫艦隊,居然主動發來通信請求;
5. 斯特勞姆文明圈
新加入一個主角——斯特勞姆文明圈天人理論研究專家(XX,姓名未定),據他的預計,瘟疫隨時可能復甦。他在忙著幫人們拆除瘟疫植入的裝置的同時,加緊改
裝一批大功率廣頻廣播飛船,用於飛往超限界進行求助;同時,他也留意到寰宇文明網上,關於車行樹的傳言,他安排一批人手開始針對斯特勞姆文明圈中的車行樹
進行調查;
6. 超限實驗室
超限實驗室:這裡是瘟疫的核心,它在沒入爬行界後,損壞嚴重,但並沒有完全毀壞,當實驗室重新回到超限界後,還有一部分本地網路能高效運轉,對外傳送數據;
7. 車行樹
車行樹正在秘密集結艦隊,目的地是超限實驗室;
8. 瘟疫艦隊與爪族世界
瘟疫艦隊抵達爪族星近地軌道;雖然拉芙娜等人與瘟疫艦隊通訊之後,了解了大致情況(瘟疫艦隊來自斯特勞姆文明圈,當艦隊沒入爬行界後,完全斷絕了與瘟疫的
聯繫,大部分艦隊成員擺脫瘟疫控制,但是艦隊的領導層因為蝕腦菌的影響,仍然處於被控制狀態,而艦隊作戰指揮官似乎並未受蝕腦菌影響,於是策劃發起了一場
譁變,將領導層隔離治療,現在艦隊最高領導權暫時由作戰指揮官掌握)但是仍然處於最高警戒狀態,在商定的登入艇著陸地點附近部署現有的最先進武器(當然這
些武器沒多大用處)。登入艇即將著陸,拉芙娜等眾人屏息以待;
九 續寫《深淵上的火》之小說正文
(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