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塞爾利率理論

維克塞爾利率理論

維克塞爾的利率理論又稱自然利率學說。維克塞爾的利率理論是指:資本供給與需求相等即儲蓄與投資相等時的利率是自然利率。自然利率相當於資本的預期收益率。現實市場的利率是貨幣利率。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相等是實現經濟均衡的重要條件,如果不等,貨幣利率低於自然利率,形成經濟積累性擴張(競相投資),反之,形成經濟積累性收縮。

提出

維克塞爾利率理論維克塞爾利率理論
瑞典經濟學家克尼特·維克塞爾提出了他的積累過程理論。他認為貨幣的職能有:價值尺度,價值貯藏手段和交換媒介。而只有交換媒介才是真正的意義上表現了貨幣的特性。對於貨幣的作用,維克塞爾更強調貨幣流通速度執行其任務的作用。他認為既不能否定貨幣對經濟的作用又不能誇大貨幣對經濟的作用,並且人們完全可以能動地控制貨幣對經濟產生的影響。其次,維克塞爾分析了一般物價變動的原因:金融市場的供給情況和貨幣流通速度的增減。他還認為信用是加速貨幣流通手段的有力手段,並可以確定一國的銀行或政府,能在任何程度上利用信用或類似工具來調節貨幣的價值。再次,維克塞爾認為銀行利率是一般價格的調節者,銀行利率提高,可以降低貨幣流通速度,減少工具量,使一般物價下降,反之。但是在短期,利率只是影響物價變動的因素之一,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資本自然率。他認為資本自然率與貨幣自然率之間的差異,對價格水平起著漸進的和累進的影響,而且要保持價格水平的穩定,必須使貨幣利率與資本自然利率趨於一致。最後,維克塞爾就穩定價格提出兩點建議:銀行的首要不是追求高額利潤,而是穩定價格。要達到穩定價格水平目的,必須採取措施使平均貨幣利率與資本自然利率趨於一致。

內容

維克塞爾利率理論維克塞爾利率理論
現代貨幣學派的基本理論主要是弗里德曼基於新自由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從而提出他的市場經濟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國際收支與匯率理論,以及一些相應的政策。

市場經濟的理想模式是;在這種經濟中,個人是作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本人而行事的。如果有誰是作為別人的代理人而行事,那么他是自願的,雙方同意的基礎上這樣做。在市場經濟中,交換的自願和互利的,並且交易要想發生,參加者的價值觀念必須要有差別的。他認為市場的作用在於:在自願和互利交易的基礎上,價格能夠協調千百萬人的活動。以經濟效率為中心的市場調節,正是通過價格的價格傳遞信息,價格刺激和收入效應三種作用為基礎的。另外,他認為要想從政府的有利之處取得好處而又同時能迴避對自由的威脅,就必須堅持:政府的職責範圍必須具有限度,為此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的權力必須分散。弗里德曼認為不存在純粹的制度,每一制度都是某種類似混合制度的東西:一方面,包括著指令性因素,而另一方面,卻有主要地依賴於自願合作。問題在一種比例問題,在於將指令性因素降到最小,而且在引入指令性因素的地方,在於在實現人們所追求的生產效率目標以外的其他目標的同時,以一種儘可能小妨害市場運行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指令性因素最小化。

相關人物

維克塞爾利率理論維克塞爾(Knut Wicksell):瑞典學派的創始人,維克塞爾累積過程理論的提出者
維克塞爾(KnutWicksell,1851-1926)是瑞典學派創始人,並且對奧地利學派劍橋學派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在20世紀初期提出的貨幣經濟理論,也即累積過程理論(cumulativeprocess),首先突破了此前經濟學家普遍持有的“貨幣面紗”論,試圖將貨幣與實際經濟結合起來,並且對包括凱恩斯在內的經濟學理論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主要學術思想出現在1898年的《利息與價格》(InterestandPrices)一書中。

維克塞爾生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斯德哥爾摩。也許是上帝的特意安排,與他同一年出生的還有奧爾根·馮·龐巴維克和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他們都是邊際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早期的維克塞爾對經濟學並沒有什麼興趣,只打算成為一名數學家或鑽研物理學;在接觸到德萊斯代爾(G·Drysdale)的《社會科學的構成》及J·S·穆勒的一些著作以後,他的思想才轉到“社會問題”上。和大多年輕人一樣,維克塞爾對各類社會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並願意發表看法。他曾就社會主義、賣淫、宗教信仰等內容作過專題演講。令人們略微有些吃驚的是,這位未來的大經濟學家直到三十多歲才開始接受較正規的經濟學訓練。1887-1888年間,他四處求學:曾到斯特拉斯堡大學去聽布倫塔諾(LujoBrentano)的勞動經濟學課,納普(Knapp)的貨幣和信貸課及辛格(Singer)的經濟分配課;併到維也納卡爾·門格爾(CarlMenger)的課,到柏林大學聽阿道夫·華格納(AdolphWagner)的公共財政課。這些經歷為他將來的學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1年成為隆重德大學的一個編外教授。1916年維克塞爾從隆德大學退休,此後不再有重要的經濟學著作出版。

區別

維克塞爾利率理論維克塞爾利率理論
消費的永久性收入理論,通常使用的收入與消費的概念是不適當的,實際上,存在兩種消費和兩種收入,在分析消費行為時,應當嚴格區分。收入實際上存在記錄的收入或測得收入與永久性收入的區別。他認為永久性收入是無法直接觀察出來的,它必須從消費單位的行為中推導出來。對社會整體來說,永久性收入可以被看作是當前及過去測得的收入的加權平均數,這一加權平均數受到一穩定長期趨勢的向上調整,同時它所具有的權數將隨時間的向後推移而下降。其次弗里德曼還研究了消費行為與收入結構,他認為根據永久性收入假說觀點,消費對收入的回歸在消費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應大大減少,而且這一回歸所具有的作用和用途也是完全不同的。這一回歸的作用主要在於為收入的總變動的分解,從而為收入結構的研究提供手段。因此,這一回歸的主要用途卻完全不在消費研究方面,而在於收入分配分析方面。它使得關於消費者預算收入的大量數據可以被用來解釋收入分配方面的數據,並將收入分配方面的數據轉化為對永久性收入狀態的分布情況的估計。再次,弗里德曼認為永久性收入假說即破除了實際國民收入與儲蓄率之間的直接聯繫,也破除了二者之間的間接聯繫。儲蓄率是獨立於國民收入水平的,因此,要把發展經濟的重要作用歸於投資,而並不是歸於儲蓄過程。在經濟波動方面,弗里德曼則不同意將之歸咎於不穩定的投資與消費和當前收入的相對穩定關係之間互相作用。而認為它們之間的內在循環體系是穩定的。

在貨幣理論方面,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對貨幣持有者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是他所持有的實際貨幣數量,而不是名義貨幣數量;存在一個人們在任何情況下所希望持有的相當確定的實際貨幣數量。實際貨幣持有量的變動通常是緩慢地逐漸進行的,或者成為早期貨幣供給的系列變動結果,與此相比名義貨幣數量供給的顯著變化可以而且常常獨立於需求的變化而發生。弗里德曼從貨幣的需求是資本或財富理論的組成部分的觀點出發研究真實貨幣需求。他認為在決定真實貨幣需求的這些變數中,永久性收入起主導作用。他還認為真實貨幣需求的最大特點是它具有穩定性。其次,名義貨幣的供給,主要取決於貨幣制度。在名義貨幣供給量與實際貨幣數量的關係上,弗里德曼認為,名義貨幣量可以被認為主要由供給所決定的,而實際貨幣數量可以被認為是由需求所決定的。

維克塞爾利率理論維克塞爾利率理論
在國際收支與匯率理論方面,弗里德曼認為國際收支有四種調整方法:貨幣儲備的抵消性變動;國內價格的調整;匯率的調整;對與外匯有關的交易的直接控制。其次,浮動匯率制度的作用:能使人們有效地和直接地走向物品和勞務的完全自由的貿易;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各國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條件下,通過貿易而將各國之間的互相依存融合起來;可以消除協調各國國內貨幣政策的壓力。弗里德曼認為浮動匯率可以實現兩種重要的目標:不受限制的多邊貿易,及各國按照自己意願來追求國內穩定的自由。但可變匯率並不是不穩定匯率,而是在適當的範圍內活動。同時,浮動匯率的調整具有時滯性。這是因為浮動匯率對外部情況變動的最終調整,將由生產資源分配方面的變動及可用於消費和投資的產品構成方面的變動所組成。但是,這種最終變動不會立即實現,這是因為受匯率變動的影響,從而面向國內消費產品生產轉向面向出口的產品生產是需要時間的,反之亦然。另外,在國外建立的新市場,或者說服消費者用國外產品來取代他們業已習慣了的國內產品,也是需要時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