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珠[曹雪芹紅樓夢中林黛玉所作絕句]

《綠珠》出自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著小說《紅樓夢》,是一首七言絕句,在小說中由林黛玉所作。詩中的前兩句意思是說,石崇視明珠如瓦礫,不曾真心看重過包括綠珠在內的美貌女子。後兩句謂,石崇的福份是前生注定的,雖然他不見得真正愛綠珠,而綠珠卻甘心為他殉情。此詩借歌詠綠珠,抒發了林黛玉對於把女性徹底玩物化的封建權貴的憤慨,同時也對受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毒害,喪失起碼人格的女性表示哀嘆。這首詩運用了比喻和引用的手法,以此來加重全詩的悲劇色彩。

作品原文

綠珠

瓦礫明珠一例拋 ,何曾石尉重嬌嬈 ?

都緣頑福前生造 ,更有同歸慰寂寥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綠珠:晉代石崇的侍妾。《晉書·石崇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秀怒,矯詔(詐稱皇帝的命令)收(捕)崇。崇正宴於樓上,介士(武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瓦礫”句:把明珠(喻綠珠)當作瓦礫一樣地拋棄。

石尉:即石崇。他曾任散騎常侍、侍中,出領南蠻校尉,故稱石尉。嬌嬈(ráo):美麗的女子,指綠珠。

“都緣”句:這句說人的愛情生活都是前生注定的。緣:因為。頑福:如同說“艷福”,因為“哀感頑艷”連用,故用頑代艷。這是宿命論的錯誤說法。

“更有”句:說石崇還是有前生注定的厚福,因為他雖被拘捕受戮,但綠珠已為他殉情墜樓,可與他作伴,使他在地府不至過於寂寞。《晉書·潘岳傳》:石崇已送在市,岳後至。崇謂之曰:“安仁(潘岳的字),卿亦復爾耶?”岳曰:“可謂‘白首同所歸’。”潘岳《金谷》詩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乃成其讖。“同歸”二字,借用此事。

1.

綠珠:晉代石崇的侍妾。《晉書·石崇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秀怒,矯詔(詐稱皇帝的命令)收(捕)崇。崇正宴於樓上,介士(武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2.

“瓦礫”句:把明珠(喻綠珠)當作瓦礫一樣地拋棄。

3.

石尉:即石崇。他曾任散騎常侍、侍中,出領南蠻校尉,故稱石尉。嬌嬈(ráo):美麗的女子,指綠珠。

4.

“都緣”句:這句說人的愛情生活都是前生注定的。緣:因為。頑福:如同說“艷福”,因為“哀感頑艷”連用,故用頑代艷。這是宿命論的錯誤說法。

5.

“更有”句:說石崇還是有前生注定的厚福,因為他雖被拘捕受戮,但綠珠已為他殉情墜樓,可與他作伴,使他在地府不至過於寂寞。《晉書·潘岳傳》:石崇已送在市,岳後至。崇謂之曰:“安仁(潘岳的字),卿亦復爾耶?”岳曰:“可謂‘白首同所歸’。”潘岳《金谷》詩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乃成其讖。“同歸”二字,借用此事。

白話譯文

豪門大富把明珠當瓦礫一樣拋掉,石崇哪裡看重過綠珠的美麗姣俏?

福氣都只因為是前生所造就注定,更有同歸一道可安慰死後的寂寥。

創作背景

曹雪芹將《綠珠》寫在了《紅樓夢》第六十四回,是林黛玉所作。這一時期,賈府里已經呈現出了種種危機,“聲威赫赫”的賈府,已是江河日下,瀕臨崩潰。而封建貴族階級叛逆者林黛玉的思想,處處同封建正統思想格格不入。她的叛逆行動,同賈府的統治秩序和家世利益,直接衝突。賈府的衛道者們逐漸撕下了籠罩在家族骨肉關係之上的溫情脈脈的紗幕,對她的冷淡與孤立也隨之而加深,這雖然未能迫使她俯首屈從,卻使她精神苦悶,感情抑鬱,而又骨鯁在喉,無處傾吐。於是她便借《綠珠》這首詩言志,自我悲嘆,以抒發早已鬱積在內心的憤懣和理想。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晉代石崇和綠珠的故事。黛玉同情綠珠之死,但卻認為她的殉情自殺是不值得的。第一句“瓦礫明珠”是聯繫石崇的富有奢侈這一背景而作比喻,說石崇富甲天下,美人成群,實際上並不把綠珠當回事。這一句,實際上不是描寫事件的開始,而是對整個事件的概括,放在最後亦可以,像倒裝句之類。第一句也有脂批指“明珠”,與“瓦礫”相反者。該句喻將尤二姐和尤三姐這樣美醜間雜的兩種事物一起寫出來給讀者看。第二句就把“石崇輕視綠珠”的意思明白表示出來。這句採用反問句的方式,加強對石崇嘲諷的語氣。前兩句都是說石崇對綠珠從來都未有過真實的感情,不會看重她,反倒是把綠珠當做瓦礫一樣的拋棄。後兩句引用潘岳贈石祟《金谷》詩中“白首同所歸”,依此說石崇的福份是前生注定的,雖然他不見得真正愛綠珠,而綠珠卻甘心為他殉情。最後兩句體現了道家的歷史因果關係和道理。

從詩中可以看到,林黛玉是同情綠珠這個弱女子的遭遇的。而且,綠珠不願攀就孫秀,卻願“效死於君前”,為石崇“投於樓下而死”,這當中就有著綠珠寧死不屈的一面。黛玉是歌頌這種敢於反抗的精神的,因為這和黛玉叛逆的鬥爭的性格相一致。當然,詩中也反映出林黛玉的局限:她不明白綠珠之死緣於何因,只好解釋為“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認為是前生注定,是無可奈何的。同時詩中的綠珠,隱約可見黛玉的影子。這首詩是用黛玉的口氣寫的,但部分包含了寶玉的感慨在內。

名家點評

寧波大學浙東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季學原《紅樓夢詩歌精華》:有的人將綠珠作為“能感主恩”的貞節女子加以褒揚,有的將其作為“禍水”加以貶斥。黛玉和封建文人相反,打破傳統的倫理觀念,抒發了她對於把女性徹底玩物化的封建權貴的憤慨,同時也對受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毒害,喪失起碼人格的女性表示哀嘆。這首詩的時代價值是頗為厚重的。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說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