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簡稱,中文全稱即是綜合格鬥。
MMA是一種集觀賞性、娛樂性、競技性於一體的優秀運動項目,現已成為國際武術搏擊比賽的主要項目。MMA運動是拳擊(boxing)、跆拳道(TaeKwonDo)、柔道(judo)和摔跤(wrestling)等運動的完美結合,可以說是搏擊運動的十項全能。MMA比賽是體育比賽規則上的一個突破,MMA的規則對所有的武技一視同仁,不同武術流派的練習者可以在統一的規則下同場競技。MMA運動的賽規可以讓各方高手在一個公開且公平的環境下進行較量,是真實公平的一種競賽方式。在比賽中允許使用擊打、抱摔、關節技等各種技術,並在選手倒地時繼續進行比賽。踢、打、摔、拿等各種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現代MMA運動把跆拳道、柔道和摔跤、功夫等各種格鬥術運動相融合,使其成為一個非常精彩的格鬥比賽。MMA具有統一的比賽規則,賽規的設定不偏不倚,既不會偏向某一種武技,也不會使某種武技處於劣勢。參賽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鎖技、絞技等多種技術。比賽可以在與拳擊台相同的拳台進行,也可以在帶護欄的八角形場地舉行。比賽獲勝的方式同拳擊比賽相似,即KO勝、優勢勝利、醫生終止比賽、對手棄權、分數評定、或者取消比賽資格。但與拳擊或踢拳比賽的不同之處在於選手也可以通過讓對手認輸來取得比賽的勝利。當參賽者由於被纏抱、挨拳過重或身體疲勞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賽時,他都可以主動選擇認輸。整個比賽過程流暢明朗,當選手倒地時比賽繼續進行,裁判很少叫暫停。比賽重量級別的劃分與拳擊、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非冠軍賽一般為三個回合;冠軍賽一般為五個回合;每個回合持續五分鐘,每兩個回合間有一分鐘休息時間。
歷史
綜合武術競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臘時期的第三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當時被稱為pankration。完美的參加者應該是拳擊手中最優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優秀的拳擊手。參賽者不僅需要高超全面的武技,而且良好的勇氣、心理素質和戰術安排也是比賽取勝的關鍵因素。古代時的格鬥比賽,都是無規則的,是以生死來相搏的,比如羅馬鬥獸場以前就是用來比賽的,比賽時,選手可以使用任何招式,可以使用拳擊、古希臘式搏擊、摔跤等等格鬥術。
近幾年來,踢打摔拿無所不用的綜合格鬥競技無疑已經成為世界擂台競技的主流,關於交叉訓練(cross training)和MMA(Mixed Martial Arts英文簡稱,即綜合格鬥)的專業探討,也毫無疑問已經在國際武壇牢牢占據話語權,而由此上溯,國際武壇權威人士無不將今日世界綜合格鬥的先驅性思想指引和實踐啟蒙,歸功於李小龍 .因為早在上世紀1966年代,當傳統武術界人士還是以拳套和寸止式競技作為訓練和比賽主體,還在津津樂道近乎神秘的”一擊必殺”絕技的時候,洛杉磯振藩國術館時期的李小龍就已經通過大量地改良訓練工具和改進訓練方法,開始跨流派,跨領域的交叉訓練,以及踢打摔拿無限制的筆者稱之為“JKDMMA,截拳道綜合格鬥”的綜合技擊實踐,這被國內外一些武術評論者視為現代綜合格鬥運動全球化的肇始。
李小龍三十多年前所提倡的無限制技擊的思想理念即截拳道,以及通過《龍爭虎鬥》開場與洪金寶那充滿劃時代意義的現代無限制格鬥寓示,最終在1993年代直接啟發了世界第一次終極格鬥大賽(UFC)的舉辦者:讓不同門派的武術家在最接近實戰情況的準無限制規則下進行比賽,究竟誰更強?即在比賽中允許使用踢打、肘膝、摔抱、關節技、絞殺技等任何流派技術,即使在選手倒地後仍然可以繼續進攻,直至一方徹底俯首稱臣,以最大限度的接近現實中的無限制實戰,結果,巴西柔術霍伊斯·格雷西爆冷奪得多屆冠軍,巴西柔術第一次打破了人們立技最強的傳統武術觀,跨流派無限制格鬥競技由此開始風靡世界.最初,在此類賽事中,選手門派分別涇渭分明,而柔術和摔跤選手風光無限,一統天下,但是,隨著終極格鬥大賽實踐的不斷走向深入,一度讓人以為柔術世界最強的新”保守”武術觀再次被無情的打破--因為那些門派界限模糊,既精通各種站立技,又諳熟地面技術的多項全能的綜合格鬥選手,開始以極大的優勢稱霸.
歷史的發展,恰好印證了李小龍逾時代的洞見:只有當武術取消了人為的門派和種族的界限,才能真正呈現無限的新鮮、活潑和活力,而”惟有全面的武技才能應付任何的情況”--不管是踢拳也好,還是柔術也好,沒有誰比誰更強,惟有全面結合,立體運用,才能真正立足當代綜合格鬥擂台.當前,在日本、美國、巴西、俄羅斯等國家此類綜合格鬥賽事一時間層出不窮,進化迅速,名稱雖各異,但統稱為MMA比賽.而絕非巧合的是,今日最火爆MMA賽事選手們的主流著裝和護具,活脫脫正是《龍爭虎鬥》開場無限制格鬥中,李小龍與洪金寶的著裝和護具的翻版!
對於李小龍之與MMA的先驅性偉大貢獻,日本權威武刊<<全接觸空手道>>雜誌曾就此明確點題:"偉大的中國武術家李小龍:綜合格鬥的始祖"。2007年,在Spike TV“李小龍日”紀念活動上,美國UFC組織總裁Dana White更公開評價李小龍為“MMA之父”(The father of Mixed Martial Arts)。
在MMA興起之前,世界擂台是站立式自由搏擊的天下,而今日世界武壇全接觸自由搏擊擂台賽制的形成,其主要推動者可以上溯至七十年代初號稱美國“踢拳宗祖”的喬·路易斯,而喬·路易斯正是李小龍三大冠軍級進修弟子之一,他的全接觸自由搏擊職業賽的理念,正是直接源自他的導師李小龍。
格雷西家族於1993年把MMA比賽引入美國,即終極格鬥大賽(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簡稱UFC)。UFC允許任何門派的武術(如空手道、柔道、相撲、自由搏擊等)和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如拳擊、柔道、摔跤、跆拳道)參加比賽,並在統一的規則下決出哪種功夫最厲害。UFC使美國觀眾第一次在同一個場地中看到了不同格鬥術間的較量。迄今為止,UFC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MMA比賽,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娛樂性與競技性的體育賽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國際武術界的巨大支持。現在,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冠軍和各方武術高手都要參加UFC。UFC的成功帶動了世界範圍MMA運動的發展,MMA已成為了全球化的流行運動。迄今為止,MMA比賽在美國全國所有50個州,都已成為正式合法的比賽。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賽;美國全國還有將近100家的不同機構,舉辦著各自的MMA比賽。
在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芬蘭、挪威、荷蘭、丹麥等歐洲國家都已先後開展起了MMA運動。亞洲的科威特、阿聯、韓國、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也都開始舉辦自己的MMA比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在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另一MMA已開發國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組織,和UFC並列為MMA比賽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個月都會在日本舉行一次比賽,光現場觀眾就達數萬人以上。就連一向以踢拳比賽著名的日本K-1組織,現在已經開始將其半數的比賽轉變為MMA比賽。
MMA比賽已逐步成為世界搏擊類比賽的最終發展方向。現代的職業MMA運動員都是一些技藝高超的選手,他們都經過了多年的專業訓練。現在的MMA運動員,都是世界頂尖級的選手。前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術冠軍,組成了MMA優秀的參賽隊伍。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新起點上,縱覽世界武壇;綜合武術競技已成為了當今世界武壇各類先進武術比賽的主流理念。
動作
拳 | 肘 | 踢 | 膝 | 鎖臂 | 鎖喉 | 鎖腿 | 抱摔 | 倒地 | 奧運項目 | |
摔跤 | 可 | 可 | 是 | |||||||
柔道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是 | ||||
俄式摔跤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否 | ||||
拳擊 | 可 | 否 | 可 | 是 | ||||||
跆拳道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是 | ||||
泰拳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否 | ||||
散打 | 可 | 新增可 | 可 | 可 | 可 | 否 | ||||
MMA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可 | 否 |
規則
重量級別比賽重量級別的劃分與拳擊、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
比賽回合非冠軍賽一般為三個回合;冠軍賽一般為五個回合;每個回合持續五分鐘,每兩個回合間有一分鐘休息時間。
獲勝方式比賽獲勝的方式同拳擊比賽相似,即KO勝、優勢勝利、醫生終止比賽、對手棄權、分數評定、或者取消比賽資格。但與拳擊或踢拳比賽的不同之處在於選手也可以通過讓對手認輸來取得比賽的勝利。當參賽者由於被纏抱、挨拳過重或身體疲勞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賽時,他都可以主動選擇認輸。
暫停整個比賽過程流暢明朗,當選手倒地時比賽繼續進行,裁判很少叫暫停。
安全性
可能一提起MMA,有人就會聯繫到血腥和暴力,那么MMA比賽作為一項世界範圍合法化的運動它是否安全呢?對未經過MMA訓練的人看來,綜合武術競技表面看來似乎是不安全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現代MMA應該說是一項非常安全的運動,並保持著相當良好的安全紀錄。在其八十多年的競賽史中,只出現過一例死亡紀錄(1998年俄羅斯舉行的一次管理混亂未經審批的比賽)。而在其他的體育項目中,如散打、拳擊、摔跤、足球、甚至拔河比賽,都有過更多的傷亡紀錄。其實對MMA運動的誇張描述只是一種商業上的炒作,完全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的噱頭。以下是一組關於MMA運動和其他運動的傷亡統計數據:
國際修斗(日本著名的MMA比賽組織)委員會:
六年總計482場比賽
六年總計146例受傷
受傷率9.5%(五分鐘回合)
至今為止總計1例死亡
美國業餘拳擊聯合會(1998年到2003年):
平均每年25,000場業餘拳擊比賽,5,000場職業拳擊比賽
總計9,183例受傷
受傷率30%(三分中回合)
平均每年3例死亡(每1,000人中1.3人死亡)
美國橄欖球比賽(1998年到2003年):
每年平均12名運動員死於訓練
每年平均8名運動員死於比賽
每年平均3名運動員死於中暑
每年平均250,000例腦震盪
1998年到2003年:
賽車比賽平均每年32例死亡(從1990年以來,總計260例死亡,其中觀眾29名,兒童5名)
賽馬比賽總計128例死亡
潛水總計11例死亡
機車比賽總計7例死亡
跳傘比賽總計123例死亡
滑翔傘比賽總計55例死亡
登山比賽總計51例死亡
MMA運動之所以有這樣良好的安全紀錄,主要是因為它的規則更加的安全和人性化,運動員所受的傷害要比其他運動小得多。在過去的十年中,通過不斷完善其比賽規則,MMA運動已將觀賞性和安全性完美的融合。
以拳擊和踢拳比賽的賽規為例:比賽中只允許使用拳、肘、腿、腳進行攻擊,比賽一般為五到十個回合,選手被擊倒後,裁判員要數秒。這就使得在拳擊和踢拳比賽中選手們要連續多次的擊打對手的要害部位,已取得勝利;而且在被擊倒後,還有八到十秒繼續恢複比賽的機會。除了被KO或者棄權,實力差的選手必須要忍受數秒和長回合的比賽折磨。由於頭、臉、肋骨等關鍵部位經常受到大力的擊打,所以拳擊和踢拳運動員常見傷害為腦震盪、面部出血,嚴重的有腦損傷、內臟出血等致命性的傷害。所以拳擊比賽的高傷亡、高風險紀錄是和它的賽規密切相關的。
MMA比賽良好的安全性主要是來自於它合理和人性化的賽規設計:
在MMA比賽中,可以使用摔、拿手法來制服對手,從而大大減少了擊打的次數。
比賽在倒地後繼續進行,選手通過地面搏擊技術可以在控制位置時使用關節技、絞技,從而達到沒有任何流血就能夠制服對手的目的。
在比賽中,選手可以主動認輸,進攻方在對手認輸後會停止進攻。從而能夠真正做到制服且不傷人的目的,這是技擊文明的良好體現。
MMA比賽的分指手套更便於使用摔、拿、關節技、絞技等較輕的傷害技術,而且此種手套比拳擊手套更輕薄,不但防止手部在擊打時受傷,還能減小選手擊打的力度,從而提高了比賽的安全係數。
MMA比賽取消被擊倒後數秒的規則,只要選手被擊倒後出現失去意識情況,裁判員即可終止比賽;這樣,選手就不會在不清醒時進行比賽。
所以,選手受傷一般都是些擦傷、破口或瘀青等軟傷;以及手指、腳趾和面部的小傷;嚴重受傷的情況極少出現。
在一定意義上,現代MMA比賽實際上是拳擊和踢拳比賽的替代品。MMA運動不但成功地減少了比賽傷害,還大大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和流暢性。所以,MMA比賽可以說是為現代體育搏擊史帶來了一場安全性與觀賞性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