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主天山
俗話說:要過主天山,人抹帽子驢解鞍,公雞還要擦冠冠,喻山之高。 【現榆林電視台信號轉播站就設於此山】
主天山村民 忠厚老實,喜好招待親朋四友,重感情,好助人,尊老愛幼,不善買賣交易,樂於供書育子,具有民風淳樸的優良美德。俗話說:“親戚越走越親,鄰里越串越近” ,以前,中青年男子俗有“捏拜識”【結拜兄弟】,青年女子“拜乾姊妹”的優良習俗,人們住宿普遍以土石窯洞,冬暖夏涼,一至今日 。人們傳統糧食作物主要有:高粱,糜子,黃豆,玉米,小麥【現很少種植 】豆類,蔬菜以洋芋,白菜,蘿蔔,為主,還有西紅柿,辣椒,茄子,菠菜,芫荽等家常菜,肉類以豬,羊和家雞 為主。
這裡曾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各行各業人才:如【延澤民已故中國著名作家】,任向軍【清澗縣政法書記】,任建榮【安特國際〔北京〕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著名廣告行銷策劃師】,任春生【大連高級科技研究員】任光成【綏德縣醫院副院長】,任海泉【綏德高級麻醉大夫】,任潤生【榆林資深裝飾專家】,任江平【資深教師】,任照平【資深統計專家】,任改平【資深培訓師】,任歡【最具潛力80後青年衛生系統工作者】,任霞霞【延安大學優秀學生,優秀公務員】,任嬌嬌【寶雞文理學院美術】,任紅【原名任紅艷綏德醫院資深大夫】,任紅章【老榆林酒資深品酒師】,任紅兵【榆林中學高級英語教師】,任傑【普田學院在校生】,任可男【Ryan英文名】【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2009年曾去美國Carden Days Shcool訪學】······
主天山
綏德薛家河鎮有一山曰主天山。其主峰如柱聳入雲天,故名柱天山,後演變作今名。山下一村因山而名,喚作主天山村。土著稱此山為天王廟,因山頂有天王廟一座。此廟據說為南蠻所建,南蠻是些什麼人,我沒有考證過,聽老人們說他們是懂風水巫術的。那時這主天山每年都在往高長,南蠻路過看出山下是有龍脈的,於是建廟給破壞了。也有人稱此山為麼二八,乃是此山海拔有1287米,為綏德境內最高之峰。當地流傳甚廣的一個故事說:一綏德漢遇見了一個山西人和一個湖北人,三人要比家鄉之最。綏德人說,家鄉有個主天山,人過要抹帽,馬過要下鞍。山西人說了,應縣有個木塔塔,離天只剩一乍乍。那湖北人說了,湖北有個黃鶴樓,半截都在天裡頭。果然是山外有山,樓外有樓。山上建有電視轉播台一座,小的時候對此山嚮往之至,那時不知電視為何物。到了毛澤東老人家去世時,據說整個綏德縣城竟無一台電視,便有禁不住對他老人家無限懷念之人驅車去主天山看電視中的追悼會,可惜行至一個叫樓坪的地方時,出了意外…… 後來屢次路過此山,但因對電視早已失去了神秘感,所以並未登上山巔。乙酉秋日,得閒上山。極目四望,周圍群山環抱,萬壑相連,如浪涌動,自是與別處不同。不知這如怒的波濤從何處翻滾而來,亦不可辨向何處澎湃而去,腳下的山就似浪尖。那山與山相擁著,擠著,扶著,靠著,拉著,背著。感覺到的是一種敦厚與樸實,一種深刻蒼勁與沉著。無有清秀奇
崛之驚詫,一切順理成章,毫無意外。或者說像是一位不施粉黛的女人,群山似其乳房,滋養著一方鄉民。經歷歲月流逝,女人早已青春不在,支離破碎的溝谷便似臉上的皺紋,訴說著滄海桑田。雖然山間層遞的梯田田壠上還零落些殘綠,但與這滿眼的褐黃相比,這綠太脆弱,太孤單了。茫茫大地,便有道不盡的蒼涼。大地無言,人便覺著渺小起來,有種被吞噬的感覺,漸漸地一種孤獨,一種無助,一種苦澀湧上心頭,眼眶開始充盈著淚水。周身充滿喧囂時,我們渴望寧靜,甚至選擇逃離;而在被寂寞裹緊時,我們又兀自恐慌,我們不是佛,也成不了聖,我們心裡還是想著那燈紅酒綠的世界。
風吹來,身邊草木瑟瑟作響,突然就特別想表達一下,以證明生命的存在。便朝著遠方吼了一嗓子,群山崖窪回聲不絕,山卻愈加寂寥了。遠方殘陽西斜,可辨東西南北。此時天空如洗,藍得有些過份,乾淨的有些奢侈。偶有一絲白雲,飄的也是極高極遠,似與塵世無緣。
此山乃一道直抵草原的分水嶺,山東邊的水直接流入黃河,山西的河則流入了無定河。山頂不見人家,難覓炊煙。只有高聳的鐵塔嗚嗚作響。
我走了。
天空有鳥飛過,但沒有留下痕跡. 一棵槐樹 。懷念奶奶
人生在世有些東西在你擁有時,不覺的珍貴,一旦失去方才知道"擁有”的可貴。在我的記憶中奶奶的形象刻的很深很深.......奶奶常常流著眼淚說:延澤民當大官了,在北京,聽說;亂〈娶意〉了幾個婆姨,還養了好幾個娃娃,聽說西安有兩個,拉胡胡的,額給你們說:你們娃娃不敢在外面亂說.....你應該叫老舅舅,他寫小說可厲害啦,長大里你也像他一樣有本事.........到外面創社會,去過好日子,不像額沒知識,沒文化......我可想他了,他從小在我身邊,餓了,我會給他準備好多好吃的.........我躺在奶奶的身邊,睜著眼睛想像著奶奶的每一句話,偶爾外起〈院子〉狗叫聲打斷了我的想像,我的思路像長了翅膀一下又飛到了快樂的理想境地。
奶奶很要強,很乾淨,很庝我,我也很喜歡她,很懷念她...... 農 歷八月十五,鄰居的大嬸又忙活著烙月餅,對著奶奶笑著說:嫂子把你家的紅棗送我一點,你家棗烙出月餅好吃,奶奶笑著應成著,忙提著沙柳筐,拿著鐵勾子,三步並成兩步跑向街畔大歪棗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