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州澄泥硯

絳州澄泥硯

絳州澄泥硯是我國的四大名硯之一,歷史悠久,由山西新絳縣版畫藝術家藺永茂與其子藺濤創作。

基本信息

絳州澄泥硯絳州澄泥硯

絳州澄泥硯,和端硯、歙硯、洮硯齊名,並稱中國四大名硯,是中華民族五千年黃河文明的藝術結晶。它的製作工藝可追溯到漢、興於而盛於代達至爐火純青。從中唐起,歷代皆為貢品。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其製作工藝於明末清初失傳,中斷了300餘年。1986年,山西新絳縣版畫藝術家藺永茂與其子藺濤開始著手開發挖掘絳州澄泥硯的製作工藝,數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精心研製,終於使失傳數百年的民族瑰寶重放光彩。藺氏父子生產的絳州澄泥硯由於“燒造最好”,榮獲數十項國際國內大獎,其精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父子二人也雙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2006年,“絳州澄泥硯”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中國硯台行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

歷史

絳州澄泥硯始創於唐代(公元618~907年),歷史悠久,當時曾被列為“貢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時其製作工藝就已失傳。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在 《論硯》中說,“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新絳能產澄泥硯,很大程度上在於汾河的恩賜,汾河上游多是峽谷,水流湍急,而到新絳,河道拓寬,流速減緩,濁水變清,富含著多種金屬礦物質的泥沙沉積成床,這些得天獨厚的澄泥資源,為澄泥硯“窯變”為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砂綠、檀香紫等自然色彩創造了條件。
根據“鏡必秦漢,硯必唐宋”這一說法,證明了在唐宋時期澄泥硯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完整的製作工序。明代末期,隨著石硯的大量開採,以及銅硯、瓷硯、鐵硯、漆砂硯、木硯等的出現,澄泥硯由於製作技藝複雜已明顯處於下風。明末清初,由於戰爭頻繁牞經濟衰退牞絳州澄泥硯的生產技術幾近失傳。到了清中期,絳州澄泥硯的製作幾乎沒有成功的佳作。乾隆皇帝在1775年曾命絳州知府在汾河取泥,打包運送到京城,再命造辦處找杭蘇工匠燒制,製作“絳州澄泥硯”,歷時10年之久,故宮庫房內保存有完整的汾河之泥。之後民間不斷有很小規模的製作。絳州澄泥硯在中國硯史上享有極高盛譽,但遺憾的是,歷史文獻上並沒有留下一個具體的絳州匠人的姓名,沒有一個完整的傳承譜系,只有“絳人善制澄泥硯”等群體傳承的記載。20世紀80年代,新絳縣的有關機構多方蒐集資料,組織人員按照史書記載進行試製,歷經20餘年,終於使絳州澄泥硯重現人間。

製作

絳州澄泥硯的製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宋代的《賈氏談錄》和《文房四譜》中對澄泥硯的製作方法均有記載,古法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後,用絹袋盛之,口繫繩再拋入河中,繼續受水沖洗,如此二三年之後,絹袋中的泥越來越細,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然後“令其乾,人黃丹團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陰乾,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再用黑蠟、米醋相參蒸多次。如此繁複的工序,使硯台堅如鐵石。
隨著時代的變遷,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後來澄泥硯的製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主要工序為:將採掘來的河泥放置在一個絹制的籮中過濾,濾出極為細緻的澄泥,經過澄泥過濾、絹袋壓濾、陳泥、揉泥、制坯、陰房晾乾、雕刻、砂磨、入窯燒制、出窯、成品水磨等工序,一方硯正常運轉得一年半的時間。產量受季節性影響較大,一般一年燒10次到12次,裝窯量在180到300之間。成品率受季節、風力、窯溫、窯變等等因素影響較大,一般一窯的成品率在30%至40%之間,好的時候可以達到80%,不過這種情況很少。
絳州澄泥硯的生產以家庭作坊為主,忙時也雇用一些從事簡單工序的人員,由於勞動量不是很大,除了少數工序為男性外,多以年輕女性為主,但燒窯等工藝則是作坊的主人親自操作。

特點

絳州澄泥硯以汾河下游的澄泥為原料,經過特殊的焙燒工藝製成。製作澄泥硯要經過采泥、過濾、沉澱、制坯、烘乾、雕刻、燒成、細臘、刨光九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由於制工精細,使澄泥硯具有發墨快,墨水不容易乾,不傷筆毫,便於攜帶的優點。
在造型藝術上,澄泥硯也別具一格。它十分注重圖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樣,色澤典雅秀麗,顯得極為古樸大方。現在澄泥硯已發展出近百種造型,種類繁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