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絲絛∶是在晚清以前,古代人們習慣把絲帶稱之為絲絛.有詩為證:《詠柳》,唐朝—賀之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絲編的帶子或繩子。
sīㄙˉ
◎ 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是織綢緞等的原料:蠶~。~綢。緙(kè)~(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亦作“刻絲”)。
◎ 像絲的東西:鐵~。菌~。肉~。游~。
◎ 細微,極小:一~不苟。
◎ 綿長的思緒或感情:情~。愁~。
◎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一絲等於千分之一分):~毫(喻極少,極小,一點兒)。~恩發(fà)怨(指極小的恩怨)。
◎ 公制長度單位,一米的十萬分之一(亦稱“忽米”、“道”)。
◎ 指弦樂器:~竹(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竹”指管樂器)。
◎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引申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
明《禪真逸史》“身上穿一領黃布道袍,腰系絲絛,足登草履。”
《封神演義》:“道袍翡翠按陰陽,腰下雙絛王母結。”
《金瓶梅》:“身穿皂布短褐袍,腰系雜色彩絲絛。”
《醒世恆言》:“戴一頂青絹唐巾,被一領茶褐道袍,腰系絲絛,腳穿麻履。”
《紅樓夢》第109回:“﹝妙玉﹞身上穿一件月白素綢襖兒,外罩一件水田青緞鑲邊長背心,拴著秋香色的絲絛,腰下系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
郭小川《鄉村大道》詩一:“喔,鄉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絲絛!所有的城市、鄉村、山地、平原,都叫它串成珠寶。”
歷史
屯堡人其服飾為寬袍大袖衣衫,腰系絲絛,頭包縐帕。
經線通常為單數,
一般根據織帶的寬窄而定,在7根至19根之間。如帶有花樣的織帶,在布置經線時提前搭配好。在木梭上卷好線,木梭上的棉線則是織帶的緯線。之前的幾個步驟到位後,接下來只要將所有經線兩頭繃緊固定,再將帶筘一提一按,木梭在兩層經線之間反覆來回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