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自己一分鐘

給你自己一分鐘

《給你自己一分鐘》是一部南海出版社2003-7-1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給你自己一分鐘

編輯推薦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第1名;41種文字全球暢銷!今年北大畢業生收到的最珍貴畢業禮物!

為你提供一種積極、快樂、健康的生活觀。每天給自己一分鐘,找到內心的平和與寧靜,減輕來自工作與家庭中的壓力,改善人際關係,找到人生的動力與意義。

如何在職場的壓力中保持自我?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以良好的心態勝出?如何用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去獲得和享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現實世界中,很多不如意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 給你自己一分鐘,斯賓塞·詹森教你如何面對壓力,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和享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斯賓塞·詹森博士教你如何成為一個事事如意的人。 通過生動的寓言,斯賓塞·詹森博士向我們說明:關心他人從關心自己開始,愛自己就是愛他人!僅僅用一分鐘,斯賓塞博士引導我們找到內心的平和與寧靜,改善人際關係,促進事業成功,並減輕來自工作與家庭中的壓力,使我們的人生找到動力與意義。 生活是由無數個一分鐘組成的。了解這一點將使你的人生更加美好。在本書中,詹森博士以其一貫的實用智慧向我們展示:給你自己一分鐘,將會使你的一生走向完滿與成功。

面對複雜問題提出簡單有效的解決辦法,在這方面,斯賓塞·詹森被認為是最好的專家。作為世界頂尖企業和知名組織廣泛使用的工作指南和培訓工具,他的著作和理念被下列公司和組織廣泛運用:

P&G(寶潔公司)

GE(通用電氣公司)

HP(惠普公司)

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Soutwest Airlines(西南航空公司)

NCAA(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

Bank of America (美國國家銀行)

Citibank(花旗銀行)

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Dell(戴爾計算機公司)

Goodyear(固特異輪胎與橡膠公司)

Aetna(艾德納人壽保險公司)

Nestle(雀巢公司)

Coca-Cola(可口可樂公司)

Pepsi-cola(百事可樂公司)

Time Warner(時代華納)

內容簡介

通過生動的寓言,斯賓塞·給翰遜博士向我們說明:關心他人從關心自己開始,愛自己就是愛他人!僅僅用一分鐘,斯賓塞博士引導我們找到內心的平和與寧靜,改善人際關係,促進事業成功,並減輕來自工作與家庭中的壓力,使我們的人生找到動力與意義。生活就是由無數個一分鐘組成的。了解這一點將使你的人生更加美好。在本書中,詹森博士以其一貫的實用智慧向我們展示:給你自己一分鐘,將會使你的一生走向完滿與成功。

作者簡介

斯賓塞·詹森,世界最受歡迎和最受尊敬的作家之一。作為世界頂類企業和知名組織廣泛使用的工作指南和培訓工具,他的作品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詹森博士善於用生動的故事講述現實的智慧,輕鬆活潑的寓言風格既讓人備受鼓舞,又讓人深受震撼。。目前,他的著作已被譯成41種文字全球發行,並創下了銷量逾億冊的驚人記錄。

圖書目錄

尋找答案

給你自己一分鐘

第一部分 照顧我自己

照顧我自己

為什麼“照顧我自己”的方法有效

照顧我自己:小結

第二部分 照顧你

比我自己更多

照顧你

為什麼“照顧你”的方法有效

照顧你:小結

第三部分 照顧我們

我們都需要的人際關係

照顧我們

為什麼“照顧我們”的方法有效

照顧我們:小結

第四部分 世界的福祉

世界:和平從我開始

禮物

媒體評論

給北大畢業生的最後一課:給你自己一分鐘

今年,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手中除了畢業證、學位證、派遣證之外,還有一樣特殊的禮物,那就是由北京大學團委與新華書店總店贈送的《給你自己一分鐘》。這是記者於6月30日晚7點,在北大團委與新華書店總店共同舉辦的"北大校園的最後一課"活動中看到的動人的一幕。

今年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第一屆高校擴招的學生畢業,共有二百多萬畢業生,加上非典的影響,將要有五六十萬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這已經成為困擾在大學畢業生心頭的一大問題。北京大學團委為幫助畢業生調整心態,增強自我管理、自我調試的能力,儘快適應工作帶來的壓力,以良好的狀態迎接競爭和挑戰,在畢業生即將離校的時候,贈送他們一本《給你自己一分鐘》,並為他們上"北大校園的最後一課"。

《給你自己一分鐘》是《誰動了我的乳酪》的作者,斯賓塞·詹森的又一部代表作品,該書提供了一種積極、快樂、健康的生活觀。每天給自己一分鐘,找到內心的平和與寧靜,並減輕來自工作與家庭中的壓力。這正是大學生們步入社會所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如何在職場的壓力中保持自我,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以良好的心態勝出,如何用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去獲得和享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給你自己一分鐘》是他們開始美麗人生嶄新起點的最好的讀本。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著名的心理學教授王登峰博士為畢業生代表上了"最後一課"。從1992年以來,王教授都會給新生上進入北大的第一課,而這次王教授是第一次給即將離校的畢業生上北大校園的最後一課。他說,北大的畢業生會永無止境地去追求目標,卻往往在現實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縱然攻克科學難關,是一種幸福,而和女友約會、陪家人逛公園也是一種幸福,一種成功,兩種成功缺了任何一個都不是完整的人生。他建議北大的學生每天都應該花一點時間去做做"白日夢",想一想自己是誰、為什麼到這裡來、來做什麼,這樣會有更大的收穫。畢業生很有必要閱讀《給你自己一分鐘》,它不僅可以指導剛畢業的大學生順利走入職場,而且是慰貼那些被忙碌工作和緊張生活壓抑著的現代人的一劑心理良方。也正因如此,新華書店總店將《給你自己一分鐘》推薦為"減壓閱讀"第一書。

北大團委與新華書店總店舉辦的"最後一課"活動得到了畢業生的熱烈歡迎,學生們表示,在即將走入社會的時候能有像《給你自己一分鐘》這樣一本指導心靈的書來幫助自己應對未知的挑戰,這對今後的成長無疑有著莫大的幫助。北大校園的最後一課成為了畢業生們美麗人生的嶄新起點,他們一定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做出更大的成績,報答社會對自己的關愛。(蘭明善)

摘自新浪網

書摘插圖

比我自己更多

下一個星期六,年輕人又來拜訪他的叔叔,他還沒進門就大聲說:“我對自己的變化簡直難以置信。自從我開始好好照顧自己,我感覺比從前快樂更多,也平和得多了。我變得更有活力,工作起來也更有效率。我感覺好極了!”

叔叔很高興,但也知道事情不會這么簡單。

“我知道你現在感覺很好,”叔叔說,“我剛開始給自己更好照顧的時候,也覺得非常快樂。”

“但是,你沒有發覺好像還缺少些什麼嗎?”叔叔問。

年輕人正在高興,突然被潑了一盆冷水,覺得有些泄氣。於是他開始問自己:“現在我能不能做一點兒比感覺泄氣更好的事?”然後,他選擇只聽叔叔那些熱情鼓勵的話。

接著,他又想到,叔叔為什麼會給自己潑冷水呢,是不是自己還有什麼可以學的呢?

“既然你提到了,”年輕人坦白地說:“我覺得確實好像缺少些什麼—一切還沒有盡善盡美。”

叔叔說道:“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聊的時候說到,花園裡有三個區域吧:照顧‘我自己’,照顧‘你’和照顧‘我們’。現在,你只完成了其中之一,還沒有做到照顧‘你’和照顧‘我們’,所以會覺得有所欠缺。”

給你自己一分鐘

一進老人家,他就感受到了叔叔的熱情。剛剛坐好,他就迫不及待地問:“叔叔,我想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在事業上和生活上都能這么成功呢?”

叔叔笑了笑,回答說:“你指的是內心的愉悅,還是外部的成功?”

年輕人老實地回答:“我也不確定。”

“覺得不確定是個很好的開始,”叔叔說道,“這意味著你會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我們談下去,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說的絕大部分都跟我們內心的感受有關。”

“我希望你能明白,”叔叔鼓勵他道,“保持內心的愉悅是獲得和享受生活中一切東西的最好、最簡單的方法,實際上,也是惟一的方法。”

年輕人已經開始感覺自己找對人了。

叔叔坦白地說:“我對自己感覺不好的時候,我就得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成功,而且也沒法充分地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快樂。那個時候,我對周圍的人也會格外嚴厲。”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我根本就沒有辦法用許多時間去關注我生活中更重要的其他部分,包括我的妻子、家庭和同事。”

叔叔接著承認:“我過去曾經是個工作狂。”

這時,年輕人好奇地問:“那後來是什麼發生了改變呢?”

“是我,”叔叔回答,“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同時讓周圍的人從我身上看到如何更好地照顧他們自己。”

叔叔說道:“工作狂總是自以為很快樂,那只是因為他們在自欺欺人。實際上,工作狂已經在工作中迷失了自我,因此也從來不會去好好地審視自己。”

“而其他人則是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迷失了自己,他們總是把日程表排得滿滿的,卻不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忙碌不一定有效率。”

“他們以為,正因為自己一天忙到晚,所以才能做完這么多事情。這一點的確很有欺騙性。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認真地去追尋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現在,我總是把最要緊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去做,”叔叔說道,“在我管理好我的生活之前,我得首先管理好自己。”

侄子若有所思地說:“你的意思是,你把自己的內心世界照料得越好,就越能享受到生活給予你的一切。”

叔叔微微向前探了探身子,說道:“這是一條實實在在的真理。”

“那樣的話,你不僅能在外部世界獲得更多的成功,而且還能得到心靈的平和與安寧。”

但是年輕人還是有些懷疑:“這聽起來也未免太簡單了,天下怎么會有這么好的事?”

他叔叔說:“你覺得難以相信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但實際上,這個秘密法則非常實用,而且威力巨大,任何人—不管是你、其他人,還是整個世界的人—只要按照它去做都能獲得成功。”

老人似乎想把這個秘密法則解釋得更清楚一,於是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了些什麼,遞給了年輕人,而且建議他對最後兩個字格外留心。

作品

《誰動了我的奶酷》、《一分鐘經理》、《給你自己一分鐘》、《一分鐘教師》、《一分鐘推銷員》、《一分鐘父親》、《一分鐘母親》、《珍貴的禮物》、《是或否》等,長居《紐約時報》、《出版家周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