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米胡同

細米胡同

位於北京市崇文區,舊稱細米巷,細米營,附近有細米廠、米市口,以前曾是糧食市場。在北京廣安門內著名的回民聚集區——牛街附近,在高樓大廈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叫作細米巷的小胡同。清代改叫“細米巷”。民國年間,曾叫細米胡同,後又改叫細米巷。1965年,稱細米胡同。

歷史舊址

祈年路是崇文區的重點道路建設工程,它使行人、車輛從天壇北門至王府井大街以及再往北,到安定門變為通途。

祈年大街位於前門大街和崇文門外大街之間,北面隔崇文門西大街與台基廠相望,南至天壇路,正對天壇北門和祈年殿。這條路從北往南,穿過崇文門西小街、東打磨廠街東興隆街東茶食胡同大都市街清華街東曉市街西園子街等幾條主要街道,將細米胡同、南官園胡同、河泊廠西巷拆除,合稱“祈年路”。
走在寬闊平坦的祈年路上,令人憶起其歷史舊址。現在的崇文門西大街原是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建起的北京內城南城牆,崇文門西小街是當年挖的護城河。清末光緒年間修建的京(北京)奉(今瀋陽)火車,因首發站設在前門東側,在這段城牆和護城河之間鋪有鐵軌,京奉和京浦火車出入北京都在這裡經過。
北京解放後,1959年新北京火車站落成通車使用,原前門東站停用,因之,這段鐵軌也就被扒去。後來又將這裡城牆拆除,修成馬路護城河改為暗河。

名稱由來

修建祈年大街被拆除取消地名的細米胡同,是明代就有的老胡同,當年在這裡加工大米,所以叫“細米營”。清代改叫“細米巷”。民國年間,曾叫細米胡同,後又改叫細米巷。1965年,稱細米胡同。
南官園胡同。因明代官府曾在此開闢菜地是官菜園,明末這裡被一高官改為別墅建成花園。古籍書上記載:“平樂園、南官園、北官園、賈家花園等地名,皆昔時園亭遺址。”官菜園和別墅花園,雖然早在清初已不存在,但南官園地名卻流傳下來。
河泊廠西巷。清乾隆年間其北段屬河泊廠,南段叫平樂園。河泊廠原名荷包廠,是由於這裡有幾個做荷包的手工作坊而得名。又由於此處是沼澤水草多之地,故清後期又改叫河泊廠。1965年,將河泊廠劃分為河泊廠胡同,河泊廠北巷、河泊廠南巷、河泊廠東巷,將平樂園一部分併入叫河泊廠西巷。
從整條祈年大街歷史舊址看,以大都市街為界,其北面在明代是風光優美的地區,清代起雖然這裡的水草、亭園都改為胡同民居,但也是街巷比較整齊的地方。而大都市街以南,在清代中期前也曾是個河水清澈、草木豐盛之地,可是進入民國時期後,由於疏於管理,原來水質很好的龍鬚溝變成臭水溝,到了北京解放前夕,這一帶是北京有名的髒、亂、差地區之一。

胡同古今

明朝時,靈境胡同分東西兩部分,東段因坐落有靈濟宮,因此被稱為靈濟宮,西部南側有宣城伯府,因此稱宣城伯後牆街。清朝時,以西黃城根南街為界,

細米胡同細米胡同

東段因原“靈濟宮”逐漸變讀為靈清宮、林清宮(傳說和嘉慶年間攻打皇宮的反民林清有關),因此被稱為林清胡同,西段則稱為細米胡同。1911年後,進入民國時期,東段改稱為黃城根,西段則稱為靈境胡同。1949年後,兩段並稱為靈境胡同

1985年,市政府開始對靈境胡同進行改造,胡同西段的民宅拆除,建起6層的居民樓。到1988年,已有新居民樓13座,胡同被拓寬成了一條小馬路.1992年前後,靈境胡同再次擴寬。目前最寬處32.18米。

基本信息介紹

物業類型:平房/四合院建築年代:1994年總戶數:暫無容積率:暫無綠化率:暫無
開發商:暫無物業公司:暫無物業費:暫無
小區地址:崇文區細米胡同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5號線,7號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