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出處:《誠書》卷十四。 )紫蘇丸

基本信息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編號:84091

名稱:紫蘇丸 別名:紫蘇丸

組成:紫蘇葉2兩,桂(去粗皮)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縮砂(去皮)2兩,甘草(炙,銼)2兩,沉香(銼)1兩,人參1兩,桔梗(炒)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胡椒半兩。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功效:調髒止瀉。

主治:脾胃不和,痰唾嘔逆,臍腹撮痛,心胸痛悶。

用法用量:每服1丸,炒生薑鹽湯嚼下。

製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誠書》卷十四

編號:84094

名稱:紫蘇丸 別名:紫蘇丸

組成:紫蘇子3分,桑白皮3分,青黛3分,五味子3分,杏仁3分,麻黃3分,甘草3分,陳皮3分,人參3分,半夏3分。

出處:《誠書》卷十四。

主治:喘熱痰嗽。

用法用量:加生薑,水煎服。

附註: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紫蘇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