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中國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浮屠是梵語,意思就是塔。七級浮屠就七重檐寶塔。此對紫檀七重檐寶塔,八面玲瓏,共設四十八位佛龕,原置佛像四十八尊,為乾隆盛世宮廷所造。此塔工藝之精絕,令人嘆為觀止,尤其塔檐呈弧型下滑上翹,沒有極高手藝實難完成。此塔原置清宮何處,尚無從查考,但有一點可以證明,乾隆之母一生篤信佛教,乾隆本人又是孝子,為母常做佛事,為母造塔也合情合理。惜此塔早年漂洋過海,在英倫之島漂泊百年以上。英人不知國人的感情,競為獲利出售此塔。去歲冬,輾轉飄泊的國之重寶驚現蘇富比香港三十周年拍賣會上,國人遂得以重金購回。讀者今有幸觀之,應三謝國之良策。
歷史
一對紫檀描金七重檐寶塔,就是當年乾隆皇帝為其生母皇太后鈕鈷祿氏80大壽準備的壽禮,因鈕鈷祿氏信奉佛教,故七重檐寶塔在設計上借用了佛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意。寶塔共分八面,設四十八位佛龕,原置佛像四十八尊且逐層大小不一,其工藝精絕,令人嘆為觀止,足見乾隆皇帝對其母親的敬孝之情。後來,寶塔曾流失於英國上百年。在蘇富比香港三十周年拍賣會上,馬未都以350萬元拍下,將並其放置觀復古典博物館內,使得這件寶物及這段佳話得以留傳。
收藏故事
馬未都的收藏經歷了中國收藏所走過的幾大階段。先從早市地攤上淘寶貝,再到合法的古玩市場,最後進入拍賣場,文物市場形成了,對收藏來說,簡單化了,也明朗了。蘇富比香港30周年拍賣會上,出現了紫檀描金七重檐寶塔。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搞收藏,馬未都便喜歡瓷器與古典家具。最初收藏紅木家具,後來是紫檀,由此紫檀描金七重檐寶塔一亮相也立馬引起了馬未都的興趣。
這對寶塔是清代達官貴族獻給乾隆母親的壽禮。塔為七重,高216厘米,有48座佛龕及佛像48尊,曾於100年前流入英國。馬未都以350萬元拍下,因為體積太大,拆成四段運回國內。觀復古典博物館內,這對寶塔馬未都將塔連同其他的皇室家具擺成了“乾隆時期的宮廷家具”。儘管馬未都在評價自己所收藏的寶貝時,總是說沒有最珍貴的,每一件都一樣。這就像十個拇指,咬哪個哪個都疼。不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知道這件拍賣回的寶塔是眾多珍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