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一)原紫薇宮,位於集安市台上鎮老嶺村境內,當地居民稱之謂老齡廟或關帝廟。於1907年(光緒三年)竣工落成,廟宇氣勢宏偉,當時民間稱紫薇宮為東北第一廟宇,共建有三座大殿,殿與殿之間,用三寸厚,四米寬的紅松木板天橋相連。前為馬殿內有兩匹泥塑駿馬,紅、白色各,一匹馬高兩米,身長丈余,腰粗兩包,昂首屹立,威武雄壯。相傳:某曰,一農家麥苗一夜之間被牲畜一哏而光,農戶大怒,決議追查哏食牲畜,在田間看到碗口大蹄印,順著馬蹄印跡追至廟內,看見廟中馬嘴裡還銜有麥稻,出於對神靈的敬畏,農戶不再追查此事了。中殿為老爺殿,內供關公、關平、周昌、趙蕾、袁蒲等塑像,左側有香壇殿,內道旁有山神廟三間,並供有“二十八宿”神像。九間東廂房是老道的住宅和伙房;後殿為娘娘殿,殿中供有“三宵女”、“靈霄女”、“瓊宵女”“碧霄女”、“送子娘娘”、“沙豆娘娘”的塑像,“四不全”、“侯巴老爺”的塑像肅立在店門的兩側。秒內共有兩個伙房,一個為素食,一個為葷食。
(二)廟中共有7名老道,有鄭學士老道、劉俊星老道、蔡老道、孫老道等。廟內有十幾名長工(夥計),胡學慶是管家,負責耕種180畝地,管理九道溝的人參200餘簾。另在柳河、四平等有耕地千餘畝,年收地租300餘擔。另有山東人到本地打工的單身漢二十餘人,冬季到廟裡過冬,給廟裡打柴,清掃嶺上積雪,幹些零活,廟裡不收錢和宿費。
由於當時交通不便,通化地區、白山地區的客商,賣糧的、賣山貨的必經此嶺去外岔溝(水路碼頭)乘船到安東、營口等地做生意。因民間沒有機動車輛,當時的交通工具全是馬車,凡屬經過此嶺的行人必須去廟裡燒香祈禱,保佑一路平安。雖然嶺路坡陡彎急,但是從沒有出現車翻人亡之事。特別是每年的是每年的四月十八趕廟會,熱鬧非凡。廟會開始前,首先敲鐘,鐘有兩抱多粗,人頭多高,鐘聲宏偉能傳出三里以外。方圓百里遠的民眾都匯集到廟中,大車小輛,人山人海,真可謂是生意興隆通四海。
(三)偽康德四年(1937年),駐紮在外岔溝日本憲兵隊聽奸細說老齡廟是抗聯和當地老百姓聯絡站,山十多名日本兵和一名翻譯官乘著三輛汽車,來到新開河片匪區(日本人將抗聯稱為匪)剿匪,到老嶺後就把廟放火燒了,翻譯官信迷信地說廟顯靈不能燒,而被日本官打了兩耳光。在回返的途中,在通天嶺上車翻人亡,除翻譯官外,剩餘的日本兵非死即傷。事後,日本人在外岔溝後山修建了紀念碑,文革時被造反派給扒了。
鄭學士老道在寺廟被燒之後,因氣盤腿而坐而死,死後用坐棺埋葬在廟後山坡上。偽康德四年被日軍燒毀。廟址僅存部分建築石、土、殘瓦等遺物,原址已變成耕地。
旅遊信息
擬建設集安市紫薇宮,占地面積8400平方米,建築面積5730平方米。建成後的紫薇宮,氣勢宏偉,堪稱東北第一大廟宇,將為廣大道教信眾提供固定活動場所,同時將成為集安市新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