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坐落在紐約市曼哈頓城中,位於曼哈頓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間),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現當代美術博物館之一,與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法國蓬皮杜國家文化和藝術中心等齊名。 博物館最初以展示繪畫作品為主,後來展品範圍漸漸擴大,包括雕塑,版畫,攝影,印刷品,商業設計,電影,建築,家具及裝置藝術等項目。現在藝術品數量已達15萬件之多。

基本信息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周日/周一/周三/周四/周六10:30–17:30;周五10:30 –20:00(每周二閉館)

門票:成人:25美元 65歲以上老人:18美元 學生:14美元 16歲以下:免票

最佳遊玩季節:紐約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東西可看。如果喜歡在戶外逛,春季和秋季的天氣是最愜意的。 如果喜歡文化,秋季冬季和早春是來紐約的好時間,是劇院和表演藝術季;百老匯的戲票冬季也是最便宜的。紐約冬天一般從11月到次年3月,冷且風大。但這些室內活動不會受到影響。 如果喜歡派對和感受節日氣氛,12月到新年的紐約節日氣氛很濃;有盛大的節日遊行,也是各商家大打折的時候。這一時段,紐約的酒店價格也是最高的。 七月和八月是紐約氣溫最高的時候,但露天文化活動達到頂峰;紐約的眾多海灘也非常受歡迎。

館藏文物

現代藝術博物館目前已擁有館藏超過15萬件個人作品、2萬多部電影以及4百萬幅電影劇照。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

館藏 館藏

梵谷:《星月夜》

畢卡索:《亞威農的少女》

達利:《記憶的永恆》

莫奈:《睡蓮》

馬諦斯:《舞》

蒙德里安:《百老匯爵士樂》

塞尚:《沐浴者》

卡蘿:《斷髮的自畫像》

該館亦有不少美國現代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如傑克森·波洛克、喬治亞·歐姬芙、辛迪·雪曼、愛德華·霍普、安迪·沃荷、尚·米榭·巴斯奇亞、岑克·克羅斯、雷夫·巴格許與賈斯培·瓊斯。

現代藝術博物館同時也是將攝影藝術納入館藏的重要機構。在第一任攝影部主任愛德華·史泰欽的主持下,收入了不少新聞攝影與藝術攝影的傑作,並由約翰·札考斯基擴大規模,將電影、電影劇照等也納入收藏,使得此館成為美國電影與影片收藏的重鎮。

該館也針對設計作品開始典藏,包括有野口勇的設計產品、喬治·納爾遜、保羅·拉茲羅、埃姆斯夫婦等設計的椅子、燈具。收藏品範圍相當廣,小到第一個能自動調整角度的滾珠軸承,大至一台貝爾47D1型的直升機。

2000年之後,現代藝術博物館由於館藏擴充甚多,原館址亦需整修,遂開始了新建物的計畫。該館在2002年5月21日關閉,將部份館藏遷往皇后區長島市的一個舊釘書針工廠繼續展覽,稱做MoMA QNS。2004年11月20日,由日本建築師谷口吉生設計的新館開幕,門票從美金12元調漲到20元,引起了不少爭議。使它成為紐約市中最昂貴的博物館之一。幸而該館經美國Target連鎖店贊助後,保持於每周五下午四點後,開放訪客免費參觀。谷口吉生的作品也在開館時廣受評論,除批評外觀不過是一個中規中矩的現代建築外,亦有不少人對館內動線感到不滿。

在新館的花崗岩與玻璃建物外觀都完成後,該館一年的訪客數約為250萬人次,比往年約150萬人數增加了許多,現任館長葛蘭·羅瑞希望保持訪客數在210萬人次。

2000年,現代藝術博物館宣布與英國泰德美術館聯盟,共同投資設立以現代藝術為主的大型網站。

發展歷史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坐落在曼哈頓中城繁華地段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是現當代藝術收藏、展示和研究的最某種名機構之一。對建築同行來說,它與“國際式”一詞的緊密聯繫,使它具有極其特殊的歷史形象。在20世紀末年,“解構主義“建築展的舉行,讓它在顛覆自身歷史形象的同時,顯示出前瞻及誘導建築和藝術發展的持續野心。回顧過去70年間它在收藏、運營、策劃和館舍建設與改造方面所經歷的變化,在這一規模龐大的混血建築綜合體在保守的外表之下,力求平衡藝術、科技和社會時尚多方面因素。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成長變遷,也是當代藝術之都紐約所特有的商業文化的再現。

當今冠有現代藝術頭銜的博物館家族裡,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首屈一指,其聞名程度,可以讓它在全稱里不加地名以示區別,直呼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範圍以內,不少人略稱為“現代”或者它的英文簡稱MoMA。

博物館建於1929年夏天,由三位女士 Lillie P. Bliss,Mary Quinn Sullivan,Abby Aldrich Rockefeller共同創設,並將此館開放給公眾參觀。同年11月8日正式開幕。建設和收藏品管理主要由Rockefeller家族財務支持。1940和50年代的背後贊助者,就是Abby Aldrich Rockefeller的兒子Nelson Rockefeller,他亦曾稱此博物館小名為“媽媽的博物館”。該館成立之時,紐約的其它博物館尚未致力於收藏現代藝術作品,就連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開館作品,也只有收藏家贈送的8件油畫與1件素描。第一位館長Alfred H. Barr, Jr將開館作品安置於曼哈頓海克薛大廈的暫時館址(含辦公室在內只有六個房間),首要之事便是尋找永久而夠大的館址。

在1929年到1939年間,現代藝術博物館遷移了三次,直到1939年5月10日才正式在目前的館址安居。現代藝術博物館的主體建物,由建築師菲利浦·葛文和愛德華·斯頓設計,外觀具有典型國際風格的水平與垂直線條。

新貌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在經過兩年的休館改建後,終於在2004年11月20日正式揭開它的面紗,並於開幕當日,與世人一起歡度它的 75 周年紀念。慕名而來的參觀民眾,早在清晨六點便在博物館外排隊進場,經過四小時的漫長等待,終於得以一睹它的風采。重新開幕的 MoMA 比起之前,增加了將近兩倍的展覽空間。有著整片玻璃落地窗和花崗石牆外觀,斥資8.58億美金打造的藝術殿堂,將繼續為大家展出世界知名的藝術收藏。

擴建

早在多年前,MoMA 便買下隔壁的老飯店,決定為博物館進行擴建。已設計過多所博物館的知名日本東京建築大師谷口吉生 (Yoshio Taniguchi ),面對重新設計 MoMA 的艱巨任務,其表現深獲好評。 MoMA 自 1932 年遷址坐落於曼哈頓 53 街後,在1939 年,其外觀始脫胎換骨成為現代模樣,又於1948 年,由建築師 Cesar Pelli 增修博物館的外觀,其利落的造型已在世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此次,建築大師谷口吉生不但要修建原有舊館,更要使舊館與新建的新館完全整合。比起其它在建築外觀多加誇飾的新興博物館,谷口吉生所設計的 MoMA 外觀可謂簡約內斂、沉靜穩重,谷口吉生說;“做為博物館外觀而言的建築物,它不應與藝術品爭輝,在這逃藝術品面前,建築本身應該消失。”“建築物就像是一個容器,如果沒有藝術品和欣賞它們的人進來,這建築就不算完整。”“博物館就像一隻茶杯,它不會炫耀自己,但當你為它注入綠茶時,它就會顯現出雙方的美好。”雖然在基於現實和成本的考量後,谷口吉生有些許的設計必須更動,不如之前預期,但,當他看著完工後的 MoMA ,仍然高興的說:“它已幾近完美!”

設計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內設計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內設計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內設計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內設計

由於大片落地窗的設計,自然光輕易地流進有著六層展覽廳,高約 34 米 的主展館室內,而大量白牆的運用,更可讓 MoMA 盡情地展示無價收藏。為了秉持 MoMA 鼓勵當代藝術的初衷,之前礙於場地限制所不能展出的六十年代之後的近代藝術品,都一一現身。在挑高的二樓大廳,莫內的知名畫作睡蓮 (Water Lilies) 就在白牆上延伸超過 50 公尺 ,越往上層你將越被更壯觀的藝術品所懾服,例如普普藝術家詹姆士·羅森奎斯特( James Rosenquist )在 1965 年的畫作 F-111 戰鬥機( F-111 Fighter Jet )所占據的六樓白牆長度,又更甚於莫內的睡蓮。透過落地窗,便可欣賞在新舊館之間的艾比·艾德瑞其·洛克斐勒雕塑花園( The Abby AldrichRockefeller Sculpture Garden ),谷口吉生將此著名花園保持原來大小,但更著重了建築和花園在視線上的相互延伸,使民眾也可享受在戶外欣賞藝術的閒情逸緻。當然,藝術不僅止於繪畫和雕塑的型式, MoMA 在視覺與聽覺方面的藝術收藏,也可謂是首屈一指“這次的改建, MoMA 不但擴充了視覺和聽覺的藝術表現,更積極投入藝術教育,像是擴大的圖書館、檔案室、閱覽室、大講堂、劇場、工作室,讓藝術愛好者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如痴如醉地留連於如此多功能的空間中。如果在這座巨大的藝術殿堂逛累了, MoMA 也新設了兩處 Cafe 和一間雅致的餐廳。臨走時,別忘了到 MoMA 的禮品店和書店挑選一兩件紀念品,為這一天的藝術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

影響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內設計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內設計

75 年前,MoMA在曼哈頓中城某辦公大樓里的一間小辦公室開幕,75年後,MoMA已擴建成有 63 萬平方公尺規模的博物館。佇立在1萬2千多平方米的一樓大廳,你見證了MoMA從過去輝煌的 53 街跨越到引領未來的 54 街,如此美妙的歷史一刻。 MoMA在藝術上的奉獻,為所有博物館開啟的新時代意義,想必是當初創辦人未曾預料卻樂見其成的。 MoMA 理事長格林·洛瑞(Glenn Lowry)自信地期許:“我們對 21 世紀藝術的發展與影響,將會表現的如大家肯定我們對 20 世紀藝術的影響一樣深遠!”

每年吸引成千上萬藝術愛好者從世界各地前來膜拜的大師作品,如梵谷、畢卡索、馬諦斯、安迪·沃荷、傑克森·帕洛克,都如兩年前一樣地懸掛著,不同的是,在新生的 MoMA 里,它們都閃耀著前所未見的光芒。

評論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充滿了向舊藝術建築的挑戰藝術作品,是一個讓藝術家充分發揮創意和展示激情的場所。但是,另一些評論家卻認為新的博物館失去了他的設計重點。儘管褒貶不一,博物館仍然秉承一個最純粹的目標,讓更多的人接觸到藝術,把藝術帶入每個人的生活中。

肯定

懸掛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外牆上色彩鮮艷的彩虹標誌是由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設計的,這棟耗資五千萬美元,嶄新的七層大廈就是矗立在紐約下東區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這片區域曾經因為這裡的救濟所,平民窟和搖滾歌手而著名。“這一裝置顯示出新的當代藝術所表示的一種開放性、無畏和樂觀精神,就像它過去曾經根植於社會生活一樣。”博物館總監Lisa Phillips說。雖然標誌性的華埠包厘救濟所和一些供應飯店的蔬果店和燈箱商店招牌仍然充斥在街道上,但是這個6萬平方英尺的白色大型建築的到來顯然揭示了一個新的紐約城時代。一些高檔時髦的賓館像Sean McPherson、Eric Goode’s Bowery和Thompson Group都將取代下東區在曼哈頓旁邊最後一個青年旅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建築房頂上都建成時興的透明玻璃式樣。一些年輕前衛的畫廊像Thierry Goldberg、James Fuentes和Eleven Rivington都摒棄了舊的藝術風尚,逐漸開始向如上東區的Salon 94、倫敦的Museum 52等新的畫廊靠攏,並紛紛在周邊建立了衛星畫廊。

批評

這個由現在日本前衛建築設計師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設計的新大廈,在竣工伊始得到了許多肯定評價的同時,也收到了一些負面的批評。 博物館總監Phillips評價說:“這個新的博物館是一個向舊藝術建築的挑戰,但同時這也是一個給藝術家向大眾展示他們不同想法和創意的機會。”但是,另一些評論家卻認為,新的博物館失去了設計重點,包括那些在博物館開張主題會“21世紀的建築”上出席的主流畫廊藝術家John Bock、Urs Fischer和Rebecca Warren等。無神論者則認為博物館的建造過多的被理事會所影響和控制,理事會成員包括上文提到的兩個設計師,其餘都是收藏家。而相鄰的一些畫廊指責新博物館沒有像當初承諾的一樣,向周圍的畫廊提供包括信息交流和合作支持的幫助。

當然,在一些大型機構如音樂廳、足球場、圖書館等等,在試圖徹底全新地改頭換面的時候,它們總會受到一些來自各方面的反對意見。但值得稱道的是,博物館仍然秉承一個最純粹的目標:讓更多的人接觸到藝術,把藝術帶入每個人的生活中。在開放前期,為了紀念創館30周年,博物館方面決定向廣大觀眾免費開放連續30個小時。博物館的第五層專用於一個與其他藝術機構合作的項目“博物館網路中心”,總監解釋說,“這是與其他藝術機構合作的一個國際項目,目的是為了研究當代藝術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我們怎樣從藝術的角度來影響和改變客群。”此項目開始與2006年,合作的機構包括韓國首爾的Insa藝術空間,墨西哥的Museo Tamayo Arte Contemporaneo美術館,開羅的Townhouse Gallery of Contemporary Art當代美術館等。他們認為生活中不能缺少藝術,所有的合作藝術機構都將一直遵循他們的藝術“宗教”。

最後,Phillips總監承諾它們絕對不會改變博物館30年來不變的宗旨,“從我們1977年成立至今,我們總是不遺餘力的努力推廣新生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那些不為人知的藝術家,年輕的實踐者,在美國之外極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還沒有被廣大觀眾接受的先鋒派藝術家。我們一致會努力幫助他們。”  

美國紐約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