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貢體系

早在商朝時,中國人就將外國人看作文化低劣的野蠻人。以後,他們把儒家關於家庭的道德規範套用到他們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上。由諸國家組成的家庭,自然須以天子為首。中國,即占優勢的“中國”,為處劣勢的納貢國所圍繞;這些納貢國都被看作是子女。正如子女理當服從、尊敬他們的父母那樣,小國也須如此對待中國。具體地說,這表現為,小國定期派出納貢使團,向中國皇帝奉獻禮物並表示敬意,其中,還包括磕頭,即三跪九拜。

派出這類使團的次數,各國不同,取決於和中國的接近度,如朝鮮,一年數次,而緬甸或寮國,則每10年一次。從而形成納貢體系, 用以調整與外國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