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陶小口瓶,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高23.8cm 口徑5.2cm 底徑5.6cm。
瓶撇口,束頸,頸以下漸廣,至腹中部直徑最大。腹部置雙系,腹以下漸內收,平底。泥質紅陶。以手製成型,胎體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時代中期陶器的特徵。
磁山文化因最初於1972年發現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而得名。據科學測試,其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屬於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從這件小口瓶的陶質和形制分析,可能是一件盛水器。
相關詞條
-
紅陶小口尖底瓶
紅陶小口尖底瓶,1972年陝西省臨潼姜寨出土,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名稱 介紹 -
磁山文化紅陶小口瓶
磁山文化紅陶小口瓶是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屬於紅陶,原屬磁山文化盛水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與1958年在陝西寶雞市出土,高46.2厘米,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外形 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 歷史 套用 科技界、考古界對尖底瓶的錯誤認識 -
紅陶
紅陶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它的燒成原理是:陶坯入窯焙燒時採用氧化焰氣,使陶胎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器表便呈紅色。根據陶胎粗細及含砂與否,...
簡介 紅陶鬹 花盆 尖底紅陶瓶 紅陶圈足盤 -
小口尖底瓶[陝西歷史博物館]
小口尖底瓶,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典型水器,BC5000-BC4000,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高41厘米,口徑5.8厘米,泥質紅陶,杯形小口,細頸,深腹,尖...
簡介 外形 尖底瓶 歷史 套用 -
陶瓶
陶瓶,小口尖底,有可供繫繩的耳。可將陶瓶拋於水中,待瓶子灌滿了水並浮起後,她就可以收起繩索,提上或背上瓶子回家去。陶瓶雖非飲器,也與水有關。
陶瓶 相關條目 -
尖底陶瓶
尖底瓶,指的是流行於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種陶器。形式較多,一般是小口、細頸、長圓桶形腹,尖錐狀底。
簡介 尖底瓶的考古和歷史資料及價值 -
宋代磁州窯佛紋梅瓶
磁州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和磁縣...
磁州窯的發展 磁州窯的藝術特點與形制 梅瓶名稱的由來與用途 梅瓶的主要用途 藏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