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磁州窯佛紋梅瓶

宋代磁州窯佛紋梅瓶

磁州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和磁縣的觀台鎮與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 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續。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中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梅瓶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

磁州窯的發展

位於磁州地區的峰峰先民們,早在7500年前便開始了燒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曾出土過大量的夾砂褐陶和紅陶器,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其命名為“磁山文化”。從而確定了這個地區作為古老陶器發祥地的歷史地位。

兩晉南北朝時期,彭城、臨水地處中原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成為京師鄴城臨漳西郊的名勝之地。陶冶技術也趨於成熟,已經燒制出了青瓷和化妝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飛躍。

在過去的考古調查中曾發現臨水窯窯址,出土百餘件青瓷碗,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開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妝土,上罩以青黃色透明釉,化妝部分顯現出黃白色,這是磁州窯釉陶向化妝白瓷過渡的初級階段。

1975年又在臨水發現了一處唐代古窯址及化妝白瓷器殘片。說明此時磁州窯化妝白瓷的燒制已經步入成熟時期,窯器也由支燒改為籠(匣缽)缽裝燒。

到了宋代,磁州窯開始步入興盛時期。磁州窯是宋代北方民間瓷器的典範,無論在造型或裝飾上都著眼於實用、美觀和經濟。在長期的陶與瓷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與特徵(即白化妝技法),多用統一的造型、獨特的裝飾技藝構成了磁州窯產品的風格體貌,體現出地方特點、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

它的產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須的盤、碗、罐、瓶、盆、盒之類的用具,線條流利、自由奔放,表現出民間藝術所共有的豪放樸實的風格。宋代的磁州窯汲取題材廣泛,形成多樣,寓意豐富。並將陶瓷技藝和美術揉融在一起,將陶瓷器物提到了一個嶄新的藝術境界,開創了陶瓷藝術的新紀元。

在磁州窯的諸多品種中,尤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它的裝飾技法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名(官)窯(汝、官、鈞、哥、定)的單色釉局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

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它那一氣呵成的嫻熟畫藝,令許多藝術大師嘆為觀止。

到了元代,彭城地區的磁州窯又掀起了一個制瓷高潮,除繼承宋金時期傳統品種外,又擴大了生產規模,大型器物的生產也增多。產品趨向厚重,器型碩大、圓渾,紋飾主要有雲龍、雲風、雲雁和魚藻紋等。

1973年,在彭城大路溝曾出土有“大元國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並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魚藻盆殘片。其型制、裝飾風格與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魚藻盆極為相似。一直以來,在彭城的舊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規模地發現和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窯仍保持著相當大的產量,並在彭城設定了官窯,在磁州南關設立了存放官家酒罈的倉庫——“官壇廠”,以備順滏陽河舟運入京。彭城作為磁州窯的中心,也隨之而成為北方瓷都。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窯又進入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窯場增多,窯型改大,品種增多,產量增大,日用瓷覆蓋民間市場。《磁州志》記載,“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屬,舟車絡繹,售於他郡”。民間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清未由於“洋瓷”的大批調入,致使磁州窯生產下降,品種銳減,傳統的藝術風格漸趨沒落,彭城鎮僅剩缸磁窯130等座,瓷業工人千餘名。

磁州窯的藝術特點與形制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3]

磁州窯的釉色較為豐富,有白釉、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尤以白釉最為出名。

在裝飾上主要採用黑白對比的方法,其中以畫花、剔花及珍珠地最為盛行。畫花系以當地所產的花斑石為繪料,在白色的釉地上畫出黑色的花紋,其紋飾多以枝葉並茂的折枝花和生動多姿的魚間窯以獨特的創造性,一改宋代以前我國南青北白的單色裝飾方式,開創白地黑花釉下彩繪陶瓷製品的裝飾先河。

並創造一系列的裝飾紋式的格律。在色釉基礎上,又創造了在已燒制的白瓷表面加彩,二次燒烤成色的世界上最早的釉上彩繪宋“紅綠彩”。單以上兩項技術成果與藝術成就,已確立了在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賦予創造性的磁州窯匠,在宋、金、元時代共創造了三十多種裝飾陶瓷技法,如:“白地刻劃”、“鐵鏽花”、“珍珠地”、“白地褐彩”、“白剔花”、“黑釉剔花”、“芘紋刻劃”等等。

簡直可以說集陶瓷裝飾方法之大成,影響著後世。特別是黑繪白地黑花寥寥數筆寫出個圖形,生動無比。形成了獨特的有規無束剛勁豪放,瀟灑自如的藝術風格。在表現題材上,世俗所見、花鳥魚蟲、龍鳳鹿馬、市儈景物、童叟仕宦、詩歌詞賦、兒歌詞曲無所不繪,真可謂是一部歷史民俗圖像。

磁州窯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有兩點: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繪,把傳統的書畫藝術與制瓷工藝結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詩詞、諺語、警句和文學作品作為紋飾,這是很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現藏於廣州博物館的北宋磁州窯“枕賦”銘長方形枕,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的元磁州窯白地赫彩西遊記方型枕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磁州窯的製品構圖嚴謹,典雅古樸,形象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展現了宋元時期的社會風俗,為研究這個時期的民間繪畫等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磁州窯為民窯,其主要產品也是圍繞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而生產,有各種瓶、罐、碗、盤、水洗、文房用品、酒具等等。

梅瓶名稱的由來與用途

在歷史上,梅瓶各大窯系都有,其造型的優美程度可以說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造型。“梅瓶”這種器形得名比較晚,它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名字,叫“經瓶”。這跟宋代皇家的講筵制度有關。當時“講經”也叫“講筵”。講完之後,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當時的酒,就是裝在這樣的瓶子裡,所以它又叫”經瓶“——馬未都《醉文明》。

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徵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關於梅瓶的用途,磁州窯系有一對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書“清沽美酒”,一書“醉鄉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無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

梅瓶出現於唐代,盛行在宋代。在宋朝,民間生產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鋪里都能見到。宋代的梅瓶,器體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長而接近於直線,底部比較小,器體的最小直徑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處理手法多樣,常有稜角分明的轉折。各地瓷窯都有燒制,但以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

梅瓶在宋代就十分盛行,在宋朝時期梅瓶也叫經瓶,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在宋朝,民間生產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鋪里都能見到。

南宋梅瓶:多為窄肩、瘦長的雞腿式。

元代梅瓶:繼承宋代形制,只是肩部更加豐滿,帶蓋,蓋成鐘形,中有管柱形子口,蓋可倒過來當酒杯用。元代除圓形梅瓶外,還有平口梅瓶、八方形梅瓶、八方倭角梅瓶,有青花、青花釉里紅、釉里紅等釉色。

明清梅瓶。到了明清,御窯廠大量製造各式各樣的梅瓶,而且造型越來越優美。有的用來裝酒,供皇帝使用。有的便成為了宮廷陳設品。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圓渾厚實,沒有明顯的線角轉折;肩部向上抬起,線條飽滿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狀,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結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書“內府”二字,當屬宮內用器。

清乾隆的梅瓶肩部特別豐滿,幾乎成一條直線,腰部以下收得較直。梅瓶講究圖案化,龍紋較死板。

清嘉慶年間的梅瓶造型多樣,有的向寬短型發展,有的向瘦長型發展,胎體與乾隆時期區別不大,釉色的白度較乾隆時高,而釉的質地較乾隆時有所下降。梅瓶花紋比較多樣,但藝術品位較乾隆時期差。

如果說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麗,富於女性的特徵的話,那么明代的梅瓶則是雄健、敦厚,富於男性的特徵。至於清代的梅瓶,由於造型比例不當,給人以不諧調和不完整的感覺,不及明代的水平。

明清梅瓶在器形上略有區別,明代梅瓶,肩部較豐,脛部肥碩。清代梅瓶,肩豐碩而挺闊,脛部內收,至近底處又微撇。以景德鎮窯製品最佳,有各色釉和彩繪裝飾。其中,肩部有墨書或青花楷書“內府”二字者,是宮內用器。清人因瓶口小僅能插入梅花枝而叫“梅瓶”。清乾隆的梅瓶肩部特別豐滿,幾乎成一條直線.腰部以下收得較直.梅瓶講究圖案化,龍紋較死板。嘉慶年間的梅瓶造型多樣,有的向寬短型發展,有的向瘦長型發展,胎體與乾隆時期區別不大,釉色的白度較乾隆時高,而釉的質地較乾隆時有所下降。梅瓶花紋比較多樣,但藝術品位較乾隆時期差。

梅瓶的主要用途

儲酒器。關於梅瓶的用途,從文獻記載、傳世實物和古代繪畫均可知,梅瓶從它產生時起,最初應為實用器,大多用於盛酒或其他液體物質。它的這種功用一直沿續到元明時期。梅瓶作為酒具的用途,在許多梅瓶的銘文中有所反映。如上海博物館藏有兩件件宋代磁州窯梅瓶白地黑花梅瓶,一件腹部開光書寫“清沽美酒”,另一件腹部書寫“醉鄉酒海”。

此外,還有另外一些銘文則是從側面反映了梅瓶的基本功能。如桂林博物館藏有一件出土於明墓的本地民窯生產的陶梅瓶,其肩部堆雕了“天長地久”四字。“天長地久”本身帶有祈福之意,同時也隱含了“天藏地酒”之諧意,這就表明了其祈福與儲酒的雙重功用。

陳設觀賞。隨著社會的發展,梅瓶逐漸具有了陳設裝飾的功能,甚至梅瓶還常被作為冥器隨葬,桂林明代藩王陵區出土了大量的梅瓶便是明證。這些梅瓶已成為上層統治者等級地位的標誌和“風水”寓意的象徵。

明中晚期以後,梅瓶的觀賞陳設作用則越來越明顯。清代梅瓶多為傳世品,這應與梅瓶此時主要用於陳設裝飾有關。

藏品介紹

布衣莊氏藏品高35厘米,口徑7.5厘米,胸徑18厘米,底足徑9.5厘米,整體為醬色釉。

肩部與底部為菊瓣紋,中間部分配有蓮花海棠紋,紋飾為劃畫。中間兩側各有一個高18厘米,寬11厘米的象形“佛”字,有一人叩首跪拜於佛前,態度之虔誠,佛則俯首撫慰,畫面栩栩如生。本藏品採用了剔花和劃畫兩種工藝。
作為象形字出現在宋代瓷器上極為少見。

藏品側視圖 藏品側視圖
藏品底圖 藏品底圖
藏品局部圖 藏品局部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