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喬木;分枝多,小枝細長,被毛。葉革質,近圓形或闊心形,長8.5-13厘米,寬9-14厘米,基部心形,有時近截平,先端2裂約為葉全長的1/4-1/3,裂片頂鈍或狹圓,上面無毛,下面疏被短柔毛;基出脈11-13條;葉柄長3.5-4厘米,被褐色短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有時複合成圓錐花序,被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三角形,長約3毫米;花大,美麗;花蕾紡錘形;萼佛焰狀,長約2.5厘米,有淡紅色和綠色線條;花瓣紅紫色,具短柄,倒披針形,連柄長5-8厘米,寬2.5-3厘米,近軸的1片中間至基部呈深紫紅色;能育雄蕊5枚,其中3枚較長;退化雄蕊2-5枚,絲狀,極細;子房具長柄,被短柔毛。通常不結果花期全年,3-4月為盛花期。
單葉互生,革質,闊心形,長9~13cm,寬9~,15cm。先端2裂深約為全葉的1/3左右、似羊蹄狀。花為總狀花序,花大,盛開的花直徑幾乎與葉相等,花瓣5枚鮮紫紅色,間以白色脈狀彩紋,中間花瓣較大,其餘4瓣兩側對成排列,花極清香。
洋紫荊這種花朵貌似蘭花的植物形態優美,而且容易培植。這種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荊喻為“窮人的蘭花”。洋紫荊樹一般高約七米,一般可生長四十年。這種植物很易紮根生長,並不需要特別環境,只要周圍空間廣闊,陽光充沛,常有和風吹拂,便可茁壯成長。
常綠小喬木,高達10m。單葉互生,革質,闊心形,長9~13cm,寬9~14cm。花瓣5枚鮮紫紅色,以白色脈狀彩紋,中間花瓣較大,其餘4瓣兩側對成排列。花極清香。發育雄蕊5,退化雄蕊2~3cm。
生長習性
性喜陽光,喜暖熱濕潤氣候,不耐寒。喜酸性肥沃的土壤。成活容易,生長較快。栽植於光照充足,排水通暢,肥料充足的土壤,生長速度快。
地理分布
產中國南部,分布產於黃河流域。易於種植,中國很大部分地區都能種植。陝、甘南,新、川,藏、黔、滇南、粵、桂等地均有栽培。 印度、中南半島有分布。主要品種

栽培技術
培殖方法

紫荊樹苗移栽在落葉後或萌芽前進行,根系發達的可直接栽植,根系不多的可先假植,翌年定植。大苗需帶土球,由於根系發達,不易截斷,移栽時可用利刀割斷,以免撕裂根皮。移栽時地上部適當修剪整形,叢栽植株每年萌發前應更新部分老枝。生長期施肥2~3次。 分株
紫荊根部易產生根櫱。秋季10月份或春季發芽前用利刀斷 櫱苗和母株連線的側根另植,容易成活。秋季分株的應假植 保護越冬,春季3月定植。一般第二年可開花。
壓條 生長季節都可進行,以春季3月至4月較好。空中壓條法可選1年至2年生枝條,用利刀刻傷洋紫荊並環剝樹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質部,將 生根粉液(按說明稀釋)塗在刻傷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待乾後用筒狀塑膠袋套在刻傷處,裝滿疏鬆園土,澆水後兩頭紮緊即可。扦插 在夏季的生長季節進行,剪去當年生的嫩枝做 插穗,插於沙土中也可成活,但生產中不常用。
嫁接
可用長勢強健的普通紫荊、巨紫荊做砧木,但由於巨紫荊的耐寒性不強,故北方地區不宜使用。以加拿大紅葉紫荊等優良品種的芽或枝做接穗,接穗要求品種純正、長勢旺盛,選擇無病蟲害或少病蟲害的植株向陽面外圍的充實枝條,接穗採集後剪除葉片,及時嫁接。可在4至5月和8至9月用枝接的方法,7月用芽接的方法進行。如果天氣乾旱,嫁接前1至2天應灌一次透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在紫荊嫁接後3周左右應檢查接穗是否成活,若不成活應及時進行補接。嫁接成活的植株要及時抹去砧木上萌發的枝芽,以免與接穗爭奪養分,影響其正常生長。
蟲害防治

大蓑蛾
防治:秋冬摘除樹枝上 越冬蟲囊。6月下旬至7月,在幼蟲孵化危害初期噴敵百蟲800至1200倍。保護寄生蜂,寄生蠅等天敵。
褐邊綠刺蛾
防治:秋、冬結合澆封凍水、施在植株周圍淺土層挖滅越冬繭。少量發生時及時剪除蟲葉。幼蟲發生早期,以 敵敵畏、敵百蟲、殺螟松、 甲胺磷等殺蟲劑1000倍噴殺。
蚜蟲
可噴40%樂果乳油1000倍噴殺。
症狀防治
紫荊角斑病 症狀: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黃褐色至深紅褐色,後期著生黑褐色小霉點。嚴重時葉片上布滿病斑,常連線成片,導致葉片枯死脫落。 發病規律: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 尾孢菌、粗尾孢菌兩種。一般在7至9月發生此病。多從下部葉片先感病,逐漸向上蔓延擴展。植株生長不良,多雨季節發病重,病原在病葉及殘體上越冬。 防治:秋季清除病落葉,集中燒毀,減少侵染源。發病時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鋅鋅500倍。10天噴1次,連噴3至4 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紫荊枯萎病 症狀:葉片多從病枝頂端開始出現發黃、脫落,一般先從個別枝條發病,後逐漸發展至整叢枯死。剝開樹皮,可見木質部有黃褐色縱條紋,其橫斷面可見到黃褐色輪紋狀壞死斑。發病規律:該病由地下傷口侵入植株根部,破壞植株的維管束組織,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此病由真菌中的 鐮刀菌侵染所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或病株殘體上越冬,存活時間較長。主要通過土壤、地下害蟲、灌溉水傳播。一般6至7月發病較重。
防治:加強養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苗圃地注意輪作,避免連作,或在播種前條施70%五氯硝基苯粉劑3至5斤/畝。及時剪除枯死的病枝、病株,集中燒毀,並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亞鐵消毒處理。可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粉400倍,或用抗黴菌素120水劑100ppm藥液灌根。 紫荊葉枯病
症狀:主要危害葉片。初病斑紅褐色圓形,多在葉片邊緣,連片並擴展成不規則形大斑,至大半或整個葉片呈紅褐色枯死。後期病部產生黑色小點。
發病規律:為 真菌病害,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植株過密,易發此病。一般6月開始發病。
防治:秋季清除落地病葉,集中燒毀。展葉後用50%多菌靈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1000倍噴霧,10至15天噴一次,連噴2至3次。
主要價值
花期長,生長快,為良好的觀賞及蜜源 植物,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木材堅硬,可作農具;醫藥
花(老白花):苦、澀,平。消炎解毒。用於肝炎,咳嗽痰喘,風熱咳嗽。樹皮含單寧;根皮用水煎服可治消化不良;花芽、嫩葉和幼果可食。
【佤藥】老白花,白花羊蹄甲:樹皮、花用於消化不良, 急性胃腸炎《中佤藥》。
【傈僳藥】羊蹄甲,老白花,敗花:根、樹皮及花用於咯血,消化不良,咳嗽,肺炎,肝炎《怒江藥》。
【傣藥】埋朽:用於濕疹,潰爛,刀傷,生肌,愈口《傣醫藥》。羊蹄甲,埋修,扭絲樹(西傣):根、皮、葉用於濕疹潰爛,刀傷,生肌愈口,消化不良性腹瀉,腸炎痢疾《滇藥錄》、《滇省志》、《版納傣藥》、《傣藥錄》。
【白藥】羊蹄甲,老白花:根治咯血,消化不良;樹皮治消化不良,急性腸胃炎;葉治咳嗽,便秘;花治肝炎,肺炎, 支氣管炎《大理資志》。
園藝
花美麗而略有香味,花期長,生長快,為良好的觀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