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灰錦蛇

紫灰錦蛇

紫灰錦蛇(Elaphe porphyracea)無毒蛇。背部紫銅色,頭背部有3條黑色帶紋,縱向後坤,中間1條起自鼻間,止於鱗末端,另兩條起自跟後,一直延伸到尾部。體尾背面有10多條形如馬鞍形的淡黑色橫斑,每個橫斑約有3-5個鱗片寬;腹部玉白色。生活于山區,溪邊、田邊、路邊及草叢中。以小型哺乳類為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圖)紫灰錦蛇 紫灰錦蛇

全長接近1m,尾長占全長的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背面淡藕褐色或紫灰色,有9-17+2-6個約等距排列的馬鞍形黑斑橫跨體尾背面,鞍斑在幼蛇色黑,隨年齡增長,除邊緣呈黑線紋外,中央色變淡,有兩條黑褐色細縱紋貫連前後鞍斑,頭背有3條黑色縱紋;腹面玉白無斑。

有二個亞種:指名亞種軀幹部有11-17個鞍形橫斑,兩條黑褐縱線自軀背後半開始貫穿尾背;黑線亞種軀幹部有9-13個鞍形橫斑,黑褐縱線貫通整個軀尾背面。

種群分布

(圖)紫灰錦蛇 紫灰錦蛇

指名亞種分布於河南四川貴州西部、雲南西藏陝西、甘肅;

黑線亞種分布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東部。

國外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生活習性

(圖)紫灰錦蛇 紫灰錦蛇

生活于海拔200~2400m山區的林緣、路旁、耕地、溪邊及居民點。吃小型齧齒動物。卵生,7月產卵5~7枚,卵長橢圓形,白色,卵徑50-60mm×15-20mm。棲息于山地及森林,有時會出現於溪流附近。性情溫馴的紅竹蛇屬於夜間活動的蛇類,主要以鼠類等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致危因素

近年由於毀林開荒或從事建設,其棲息環境縮小,數量亦顯著減少。

與人類關係

保護等級:“三有”名錄

錦蛇屬蛇種主要以小型獸為食物,在人類居住區或耕作區活動的錦蛇則主要捕食齧齒動物如鼠類,對消滅有害動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錦蛇類大多數色彩艷麗,適於觀賞,加以部分種類個體較大,往往大量被捕殺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