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全長450 mm左右。通身醬褐色,體側有污白色橫紋,左右橫紋在腹面相遇或交錯於腹中線;尾部有紅斑。頭
小,背腹扁平;吻端寬圓,吻鱗高約等於寬;無鼻間鱗、頰鱗及眶前鱗;鼻孔大而圓,近吻端,背位,開口向上方,左右鼻鱗在吻背相切;前額鱗甚大,入眶,其兩外側與第二、三枚上唇鱗切;眼小,瞳孔直立,略呈橢圓形,眶後鱗1;顳鱗1+2;上唇鱗6,2-2-2式,下唇鱗6,前3枚切前頷片,後頷片一對較小,為一鱗片相隔開。背鱗平滑,21-21-19行,腹鱗187~195,與相鄰背鱗的大小几無區別。肛鱗二分;尾極短,尾下鱗單行,7~8枚。
地理分布
我國海南島、香港及福建廈門曾採到過標本。國外廣泛分布於泰國、印度支那各國、南到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本種的緬甸亞種C. r. burmanus Smith, 1943則分布於緬甸。
本種雖廣泛分布於東南亞,但在我國僅福建廈門、海南、香港各採到1-2號標本,應予以保護。
棲息環境
生活於稻田或花園等泥土疏鬆處,穴居,捕食時才到地面活動。捕食其他蛇類、鰻類。此蛇的自衛方式很特別,當受到威脅時,將尾豎起,儼如膨頸的眼鏡蛇頭部,藉以恐嚇敵害;與此同時,另一端真正的頭則伺機鑽入岩縫或木片之下,尾亦隨後入內。
繁殖方式:卵胎生,產仔蛇3-13條。
估計數量 在我國迄今只發現數條。
保護措施
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 建議福建與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分別將紅尾筒蛇列為該省或特別行政區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組織人員調查在我國的分布及數量,開展保護生物學研究,為進一步保護提供依據。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