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對節子

紅對節子

紅對節子,中藥,為忍冬科植物卵葉莢蒾的根。可調經,澀精。治月經不調,夢遺虛滑,肺熱口臭及白濁、帶下。

基本信息

紅對節子

正文

紅對節子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忍冬科植物卵葉莢蒾的根。

植物形態

卵葉莢蒾,又名:藤草、高梁花。
直立灌木。小枝平滑無毛。單葉對生,葉闊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5~8.5厘米,寬4~6.3厘米,先端漸尖如尾狀,基部圓形,邊緣牙齒狀鋸齒,葉脈上具稀疏的星狀毛。聚傘花序頂生,花序徑4~8厘米,有5~7射出枝;花萼5齒;花冠5瓣;雄蕊5,較花冠為短;子房下位,被星狀柔毛,花柱極短,3裂。核果,紅色。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長於中山區的林邊。分布四川、湖北、雲南等地。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澀,無毒。"

功用主治

《四川中藥志》:"調經,澀精。治月經不調,夢遺虛滑,肺熱口臭及白濁、帶下。"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2兩。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