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性

紅嘴相思鳥的雄鳥額、頭頂、枕和上背橄欖綠色沾黃,額和頭頂前部稍淺淡,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暗灰橄欖綠色,最長的尾上覆羽具淡黃色端斑。尾呈叉狀、輝黑色,外側尾羽向外稍曲,中央尾羽暗灰橄欖綠色具金屬藍黑色端斑,外側尾羽外翈和端斑金屬藍綠色,內翈基部暗灰橄欖綠色。翅上覆羽亦大都暗橄欖綠色,飛羽黑褐色,向內漸深,呈輝黑色。初級飛羽外翈羽緣黃色,往內逐漸變為金黃色,從第三枚初級飛羽起,初級飛羽外翈基部朱紅色,形成顯著的朱紅色翅斑;次級飛羽外翈輝黑色,基部橙黃色。眼先、眼周淡黃色、耳羽淺灰或橄欖灰色,頦和喉輝黃色,上胸橙紅色,形成一顯著的胸帶,下胸、腹和尾下覆羽黃白色或乳黃色,腹中部較白,兩脅橄欖綠灰色或淺黃灰色;翅下覆羽灰色,腋羽黃綠沾灰。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翼斑朱紅色為橙黃色所取代,眼先白色微沾黃色。虹膜暗褐色或淡紅褐色、嘴赤紅色,基部黑色,跗蹠和趾黃褐色。
紅嘴相思鳥體重♂14-28g,♀19-29g;體長♂129-154mm,♀127-151mm;嘴峰♂11-15mm,♀11-14mm;翅♂62-74mm,♀60-72mm;尾♂50-68mm,♀50-67mm;跗蹠♂22-27mm,♀23-27mm(指名亞種)。
(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紅嘴相思鳥活潑好動,喜在樹叢、庭園、村舍、竹林中集群飛行、穿梭,不停地歡跳和鳴叫。雄鳥鳴唱時常扇動雙翅,聳豎體羽,聲脆響亮,多變悅耳,音似“微歸—微歸—微歸—微微歸”,“骨里—句,骨里—句”……雌鳥只能發出低沉單一的“吱吱”聲。脾氣溫順,也不畏懼人們對它的適當接近,但是在5~6月份繁殖季節似乎顯得有些羞怯,喜歡成對地隱蔽在僻靜處,彼此形影不離。
主要以毛蟲、甲蟲、螞蟻等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偶爾也吃少量玉米等農作物。
繁殖方式
紅嘴相思鳥每年4月下旬開始繁殖,延續到6月。營巢在針葉林、常綠林、雜木林等各種類型森林的荊棘或矮樹上。巢呈深杯狀,以葉梗、竹葉、草或其它柔軟物質夾雜少許苔蘚構成,內鋪以細根或纖細的草。巢常懸掛在離地面0.5—l米的灌木或矮竹的垂直或水平枝上。每巢產卵3—5枚,卵呈綠白色至淺藍色,散布有暗斑。
分布範圍

套用價值
紅嘴相思鳥雌雄形影不離,在籠中棲槓上互相親近的動作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被視為忠貞愛情的象徵,常做為結婚禮品饋贈。
亞種分化

2.紅嘴相思鳥尼泊爾亞種(Leiothrix lutea calipyga ),分布於尼泊爾東部,不丹,印度東北,中國西部(西藏東南),緬甸西北部。
3.紅嘴相思鳥雲南亞種(Leiothrix lutea yunnanensis) ,分布於緬甸東北和中國南部(滇東北、滇西北和北部)。
4.紅嘴相思鳥指名亞種(Leiothrix lutea lutea ),分布於華東和中國中南部(陝西、甘肅、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貴州和廣西)。
5.紅嘴相思鳥廣東亞種(Leiothrix lutea kwangtungensis ),分布於與華南部和中國東南部(滇東南、滇東北、廣西、湖南、廣東),越南。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飼養管理
鳥的選擇

雌、雄多從叫聲、眼周顏色、頭頂顏色、胸部紅色大小等方面區別。雄鳥叫聲為多音節;雌鳥為單音節。雄鳥眼圍黃色;雌鳥眼圍灰白。雄鳥頭頂顏色較背部黃,雌鳥頭頂與背同色。雄鳥胸部紅色部分大而且色濃,雌鳥胸部紅色部分小且淡。雄鳥尾部從腹回觀,尾羽分叉部內黑色部分在8厘米以上;而雌鳥僅4厘米。這些在鑑別時須綜合判斷。要選叫聲高、體型大、羽色鮮艷的雄鳥。嘴紅的程度,據說與年齡有關,老鳥嘴全紅,幼鳥嘴基部呈黑色。
籠的特點
沒有嚴格的標準,有用點頦籠的,也有用亮底玉鳥籠的。可自制竹籠,大小介於畫眉籠和點頦籠之間,條間距1.8厘米,底為亮底,下有托糞板,設棲槓一枚。因鳥食量大,喜洗浴,一見水就要淋灑,所以,食、水罐應深大,可用口較小的畫眉罐。
飼料和餵法
北方飼養紅嘴相思鳥多以雞蛋小米、或蛋黃搓玉米面(3:7)為主食,常有消化不良和羽毛退色較嚴重的現象。南方養紅嘴相思鳥離不開花生粉,大致配比是:玉米面0.5公斤加生雞蛋4個拌勻、烤乾,再加花生粉200克。還應經常餵水果、漿果、昆蟲及其幼蟲(或鮮牛、羊肉沫)。
管理和調教

相思鳥腸道短,消化快糞便多而稀軟,因此,每隔2—3天就得清刷一次籠底,同時給鳥水浴。平時為防止自行水浴,只好用小口的水罐,否則會污染食水。另外,鳥把水撲灑乾後會渴壞鳥。要常檢查籠條是否有損壞,串籠或用手從籠中取出時要特別注意,因紅嘴相思鳥動作敏捷,善於鑽空子逃跑。
疾病防治
相思鳥常見的疾病是腸炎,排稀臭糞便,在飲水中加微量的四環素即可治療。夏季蚊子叮咬後會引起炎症。因此,要注意防蚊。
它對黏附在葉面上的農藥十分敏感,往往因農藥中毒而突然死亡。所以,用於餵養的蔬菜應洗乾淨。[7]
紅嘴相思鳥適合放養,或者用比較大的籠子,不然容易生病死亡。
相思鳥每天進食量較大,一定要經常添加飼料,注意飲水缽內不斷水。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8]
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