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但是他的道德層面上反對戰爭,因此轉而參加公誼服務會(Friends' Ambulance Unit)。戰爭結束後,他回到愛丁堡大學,這時候他對伊曼努爾·康德的哲學產生興趣並開始質疑自己的原教旨主義(fundamentalism)。1948年希克完成自己的碩士論文,正是這篇論文構成了他《信仰與知識》一書的基礎。之後約翰·希克繼續他的學業並於1950年和1975年分別獲得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和愛丁堡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事業
約翰·希克的學術職務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克萊蒙研究大學宗教哲學榮譽教授,伯明罕大學高級榮譽神學教授,伯明罕大學藝術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會員。他也在康奈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劍橋大學兼教職。同時他是英國宗教哲學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副會長,世界信仰大會(The World Congress of Faiths)副主席。1986年-1987年期間,約翰·希克在Gifford大講壇上做系列報告。1991年他獲得榮耀的格萊威米爾宗教獎。
約翰·希克兩次被判為異端。
哲學思想
約翰·希克因提倡宗教多元論而聞名於世,這和他年輕時所受的傳統基督教教育完全不同。
主要作品
《信仰與知識》 Faith and Knowledge(1957年第一版,1966年第二版)《惡與仁愛的上帝》 Evil and the God of Love(2007年再版)
《死亡與永生》 Death and the Eternal Life(1976年第一版)
《宗教之解釋》 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 (2004年再版)
《上帝道成肉身的隱喻》 The Metaphor of God Incarnate(2005年第二版)
《理性與信仰——宗教多元論諸問題》 Problems of Religious Pluralism(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五維度——靈性領域的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
《宗教哲學》,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版,何光滬譯
《信仰的彩虹:與宗教多元主義批評者的對話》,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王志成、思竹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