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布洛伊爾

約瑟夫·布洛伊爾

約瑟夫·布洛伊爾(Josef Breuer ;1842.01.15-1925.06.20),奧地利醫生,生於維也納,逝於維也納。他 1863 年畢業於維也納大學,1868 年任維也納大學榮譽講師,1871 年起就當私人醫生,1894 年,他當上了維也納科學院的通訊院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布洛伊爾和S.弗洛伊德兩人均在布呂克指導下受過物理主義和生理學訓練。他們都被告知心理學是有關中樞神經系統的研究,心能就是由大腦細胞所供應的物理能。他們也都由此得出如下概念:心理活動有賴於有機體所供應的能量,當能量水平過高時,本身便需要釋放。

主要經歷

從1880年12月到1882年6月,布洛伊爾就已經給一個女病人安娜·歐[Anna.O]治療歇斯底里症。後來,在醫學史上,它成為了劃時代的著名病例。

這個女病人原名柏達·巴本哈因姆(1859-1936年);她是布洛伊爾首創的“滌清法”的第一位受益者。她原是一位聰明伶俐的姑娘,她患病時才 21 歲,她的病是在她去服侍她衷心敬愛的父親時開始發作的。布洛伊爾第一次接觸這個女病人時,她的臨床症狀極為複雜,包括全身痙攣性麻痹、精神抑制和意識錯亂等。在一次偶然的觀察中,布洛伊爾發現,如果能使她用言語表達出她在病症發作時的那些籠罩著她的幻想和妄念,就能去除她的那種意識錯亂狀態。

由於這一發現,布洛伊爾終於創造了一套新的治療方法。依據這一方法,把她催眠到很深的程度,然後要她告訴他:每次發作時壓迫著她的心靈的,到底是哪些念頭。就這樣,布洛伊爾用這種方法,克服了她那反覆發作的抑鬱性意識錯亂,接著又用同樣的方法,為她解除各種抑制和肉體上的毛病。

經過長久而辛苦的努力之後,布洛伊爾終於能用這種方法治癒那位病人。事實證明,那位女病人復原之後,一直都很好,而且能擔任繁重的工作。

這種讓患者自己用言語表達幻覺的方法,布洛伊爾稱之為“談話治療法”或“煙霧掃除法”,後來,布洛伊爾把這一方法簡稱為“滌清法”或“淨化法”。布洛伊爾發現,在採用“談話治療法”時,病人會忽然忘記自己的祖國的語言 - 德語,而只能講英語。這就說明,在催眠狀態下,患者失去了自控能力,恢復了受到多種壓抑的、難以在正常狀態中表現出來的原始意識狀態。

1882 年 11 月 18 日,布洛伊爾把安娜·歐病例告訴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對布洛伊爾的方法日益感興趣,並將這些方法運用於他自己的患者。

1895 年,他與弗洛伊德合作出版了《癔病研究》一書,布洛伊爾的名字排在前面。後來,這個名叫安娜的女性患者對布洛伊爾產生了愛情,加上催眠方法的療效不能永久保持,他與弗洛伊德在對待移情的態度上也意見不合,最終使他在 1895 年離開了這一工作領域,從而結束了和弗洛伊德的合作關係。

主要著作

癔病研究:189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