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香港的廣告界,紀文鳳是出了名的“火鳳凰”,然而1995年卻功成身退,並加入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服務社會。1998年加盟香港新世界集團,北上大陸做起了職業經理人。20年的廣告生涯,16年的北上經歷,給她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就她的不僅是財富,還有她獨特的內在個性。
人生歷程
大學畢業後,紀文鳳帶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想當一名老師。不久,香港廉政公署向社會公開招聘公務員,從小就被廉政公署打擊壞人的崇高品質深深打動的紀文鳳毫不猶豫地立即報考,很快被錄取。她很慶幸,原以為內心裡的那份公道有了用武之地。沒想到3個月後,報效社會的理想在廉警嚴重的衝突下徹底破滅,當時肅貪工作是“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的把戲,抓到的都是小人物,紀文鳳很難過,她果斷地選擇離開。
短暫的廉政公署工作,讓紀文鳳看到了當時公務員的官僚習氣,也看到了自身性格中自由的一面。對之後的職業選擇,她有了初步的構想,她認為自己敏感、好奇、喜歡自由,廣告這個職業很適合,學生時期到廣告公司當撰稿員的經歷,在她的眼前已經打開了一扇五彩斑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讓她放棄了老師這個原本準備為之奮鬥一輩子的職業。
搞廣告,自己創業,資金成了最大的難題,當初拿出的5萬元,除了包括自己所有的積蓄外,還有父母的贊助。請來的12個人中,5個是自己的股東,7個是工作夥伴,一切的開支都省到了極限。1978年,紀文鳳怎么也沒有想到在那種窘境下創立的公司,16年後成了中港兩地10大廣告公司之一,她本人也成了香港最紅的廣告人。
中藥結緣
紀文鳳曾許過一個願:在有生之年生活要充實。自始至終紀文鳳都在為這個最樸素的理想而奮鬥。然而,在這一路的拼搏中,有兩次死亡的陰影卻給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4歲的時候,一場大病差一點奪去了她的生命,後來在中藥的調理下完全康復。從此兩個關鍵字伴隨她終生——“死亡”與“中藥”。 1998年她加盟新世界,首先對中藥產業投入巨資。“小時候是中藥讓我康復,我對它深信不疑,很遺憾中國的國寶沒有做好,韓國的高麗參比中國的任何中藥出口都大,這就是品牌效應,我一定要把中藥做出去。”紀文鳳說。
香港回歸的前夕。1997年3月18日,香港原特首董建華先生安排紀文鳳主持策劃一場海上慶典,由於時間太緊,紀文鳳累倒了,她以為自己得了絕症。在回歸儀式的前一天,醫生命令她住院,她卻固執地說:“即使死都要把這個做好,否則對不起香港,只有做完以後我才可以放心離去。”
《北上十年》
紀文鳳是個血性的商人,她出版的一本著作《北上十年》,這部書稿原是在香港《經濟日報》連載的,這本書將紀文鳳在中國內地投資10多年的所見所聞所悟完整的體現,從政要高官到貧民百姓,更多的還是投資環境,港人態度的轉變等等,文章雖短,卻字字千金,書稿出版後在港澳出現了熱銷勢頭,許多香港人把它當作了解內地的一部寶典。
這本書成了紀文鳳送給內地政要們的最好禮物,每次從香港到內地她總要帶上一些書來,送去的人中,起初她還擔心會不會產生誤會對號入座,沒想到許多倒成為她的知己。前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魯平,就是其中一位,早在書稿出版之前,他就是紀文鳳文章的忠實讀者與支持者,書稿出版時他還欣然作序。
前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魯平對紀文鳳的評價是:“在和文鳳的接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正義感和責任感。這個品質始終支配她的思想和行動,她不是一個政治家也不是一個思想家,她是一個實幹家。我想她未必有多么偉大和崇高的理想,但多少年來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她一直保持一顆純潔的心,與公與私一切都憑著良心來乾,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是值得我欽佩的。”
在紀文鳳的意識深處,社會的發展只有不斷糾正問題才能向前。採訪時,在一陣幽默的歡語後,她情不自禁地向記者道出她來內地的一些苦衷:當今她在國內的投資十分廣闊,然而不規範的競爭讓她“很痛苦”。“我們進來(大陸)是交了學費的,國內有時叫我香港人,有時又叫我中國人,有時又是港商,有時又是外商,我的心裡不平衡。”
重視人才
初見紀文鳳的印象,她既有著北方人的風骨,又有著南方人的細膩。也許就是這種品格,鑄就了這位商業女性追求完美的內在氣質。
在廣告界,她對作品的要求近乎苛刻,員工加班工作通宵是常有的事,但每次她都是以身作則,這樣員工們“儘管很辛苦,但心裡是快樂的”。有時,夜裡12點後,她實在受不了,就開玩笑對大家說:“我比你們老,我要休息一下。”常常惹得員工們直樂。
大凡一個企業都會以最好的機制留住最好的人才,為自己創造效益,“嗜才如命”的紀文鳳也不例外。但她又有別人不太理解的地方——如果她遇到特別出類拔萃的人才,反而會將其推薦到更好的平台去發展,經她推薦出去的這些人才,已成為時下香港廣告界的中堅力量。當前在香港廣告界著名的黃炳培先生就是紀文鳳一手推薦出去的徒弟。難怪紀文鳳在香港廣告界有“最好的領導”的稱譽。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有多少本事都會教給我的學生,只有別人的推動,你才能向前。”這是紀文鳳為人師的一個信條。
1978年香港的冬天很冷。紀文鳳每天在廣告公司里都會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朵未署名的鮮花,一天一枝,連續16天,紀文鳳十分感動。“誰在暗戀我呢?”她去問公司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告訴她:“每天都是不同面孔的小伙子。”紀文鳳很驚訝,後來得知這些年輕人都是她在香港浸會大學教過的學生,原因是捨不得紀文鳳離開他們,就採用這種方式叫她回去。紀文鳳心一軟,只好繼續兼職教書。多年以後,他們的系主任還在念叨,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受學生愛戴的老師。
離開學校已經20多年了,但許多學生還記著她的生日,每年的這個日子,鮮花、蛋糕總是蜂擁而至。提到這一點,紀文鳳的臉上頓時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她說:“幸福的人是有人惦記的。”正是因為這一點,紀文鳳表示退休後還要重返校園。
生活中善良的人往往免不了受到利用,但紀文鳳的處世原則非常明確,“不怕別人利用,只要利用我去做好事的,我會去做。如果利用我去做壞事,被我發現,是我的員工立即解僱;如果是朋友,斷絕來往!”
紀文鳳的公關能力是業界公認的,她對自己的評價是:“我就是橋樑”。這座橋樑,如今已涉及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她經常會邀上住在一個社區沒有見過面的人在一起吃飯聊天。在大陸同樣如此,常常會請上一些過去彼此甚至是對手的人坐在一起吃飯聊天,她認為,她為別人就是創造一種溝通的機會。在紀文鳳的處世信條里,最忌諱只有辦事求人的時候才去打電話、聊天、吃飯。
來到內地,她認識了很多朋友,這種友情的連線往往就是一本書、一個電話、一聲問候。沒想到這種簡潔的處世反而成就了她在內地的事業。每次國內有朋友的邀請,她總是兩袖清風如約而至,以致於有些人評價她:“你真厲害,來了一點禮物不帶不說,還白吃白喝白玩。”紀文鳳聽後總是哈哈大笑:“我曾經在廉政公署工作過,我要是那么做,你們不怕嗎?”
北上創業
20世紀80年代,香港盛行看風水,在紀文鳳身邊工作的同事花上三五千元去算命的大有人在,許多很要好的朋友有時拉著她一道去,她總是拒絕。一次無意的機會,香港“鐵算盤”董慕節先生給她“批了”(香港人稱算命為批命)一次命,其中兩句話:“廣招四方客,告己萬眾友。”這兩句話之所以讓她震驚,因為這兩句話的前兩個字拼起來就是“廣告”,意思是這輩子注定成就她的是廣告,巧得很,當時她正在做廣告公司。
即使這樣,這次無意的算命仍未使她相信風水。在1989年後,隨著香港移民潮的湧起,紀文鳳也曾短暫移民加拿大,當環境的不適讓她折返香港時,又記起這位“大師”曾告訴她的事業將在中國,誰也沒想到,這位“大師”的預測為她決心北上大陸創業找到了由頭。
1991年,紀文鳳為了兌現心中藏著的這份計畫,不顧合伙人葛瑞廣告總公司對她這項決策的冷淡反應,毅然前往北京開辦了精信廣告公司。1992年12月,紀文鳳接的第一份大單,就是北京申辦奧運的公關宣傳。但3個月後,因葛瑞總公司也是IOC(國際奧委會)的公關顧問,紀文鳳是其合伙人,薩馬蘭奇認為這樣有問題,反對紀文鳳的公司負責北京申辦奧運的公關。
為此,她在公司里哭了3天,十分難過,這時一位出家的朋友忽然跑到她的公司,對她說:“你哭什麼?這個項目你不要收錢去做,做義工比收錢會更好,真誠地為中國做事,得到的會更大,即使申辦不成,也不會有人去埋怨你的,你們還會成為終身的朋友。”紀文鳳聽後當真去做了。付出的這一切除了她心底的那份誠意外,還有就是想無意中與內地搭建“信任的橋樑”。這一切,如今已經得到印證。
梁振英團隊
據文匯報報導,候任特首梁振英“埋班”的問題繼續備受關注,前梁振英競選辦主席張震遠強調,出色的特首毋須每一方面都是專家,最重要是有團隊在背後協助,並有信心梁振英能夠找到出色且具經驗人才,組建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各級官員,盤點疑似梁振英團隊核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