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攝影自1839年誕生以來,雖然只有160年的歷史,但她為人類社會的精神文化建構了一種新的樣式——現代圖像。攝影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如何評價都不過分。
二十世紀的百年,是攝影發展的重要里程,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她一步步地成熟、完善起來。當此世紀轉換之際,本網特地從《攝影史記》、《世界攝影史》、《中國攝影史》等書刊資料中,輯錄了發生在二十世紀的攝影大事,以饗讀者。
公元350年,亞里士多德在其所著《Problemata》一文中首次提到針孔鏡箱的原理。公元1100年,阿爾哈森曾就針孔鏡箱的套用和反射定律的原理作了論述。公元1250年,多米尼卡修道士馬格諾曾指出銀鹽變黑的現象。1704年牛頓首先論及干涉色的現象1725年舒爾茨發現銀鹽具有感光性能。1757年道龍發明消色差透鏡。同年,貝卡利亞發現了氯化銀的感光性能。1793年涅普斯兄弟兩人首先構想利用感光物質來固定針孔鏡箱所形成的影像。1800年赫舍爾發現紅外光譜。1801年裡特爾發現紫外輻射。1809年哥德在其所著《wahlverwandschaften》一書中,對外孔鏡箱作了很高的評價。1811年古爾多阿首先從海生植物的灰燼中提取到碘。1814年佛朗霍法由於發現光譜中的譜線,為近代的精密光學奠定了基礎。1816年N·涅普斯用自己定名為“人工魔眼”的透鏡裝配成第一架照相機,並使用它後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負像照片。1817年格羅特胡斯創立光化學反應的理論,並在1818年公開發表。1824年N·涅普斯在該年9月16日拍出了第一張成功的照片。1826年N·涅普斯拍出了目前仍保存良好的最早的照片。1829年N·涅普斯和達蓋爾合作進行共同的研究。1835年達蓋爾發現在碘化銀感光版上的潛影,利用水銀蒸汽能夠顯現為可見的圖像。1839年N·涅普斯和達蓋爾的發明,由阿拉哥公開發表。1839年泰爾鮑脫受約翰·赫舍爾的啟發,利用蓋留薩克和威爾澤於1819年所發現的硫代硫酸鈉(大蘇打)來固定照片上的影像。1839年在德國哈雷出版了第一本論述攝影的著作,作者是內托,書名為《製作達蓋爾法照片的詳細指導》。1839年貝克雷爾以19歲的年齡發現光電效應,為以後設計光電測光表奠定了基礎。1840年珀茲伐博士通過計算設計成著名的相對孔徑為1:3.6的珀茲伐鏡頭,從而為科學方法的鏡頭設計開創了先例。1847年阿貝·涅普斯利用玻璃感光版代替泰爾鮑脫所用的感光紙,為整個近代的負片-正片攝影法奠定了基礎。1851年阿契在其發表的論文中,對珂羅酊攝影法(火棉膠攝影法)作了詳盡的敘述。1854年討論乾式珂羅酊攝影法的不同論文相繼發表。1860年威依教授首先將水銀孤光燈作為人工照明套用於攝影。1861年利澤岡提出了鎂光在攝影中的利用可能性。1868年迪柯·德·霍龍的三色彩色攝影原理取得了勝利。1871年馬杜克斯博士公布其發明的溴化銀明膠乾版攝影法。1873年福格爾發現光學增感原理。1880年阿布尼首先將對苯二酚(幾奴尼)套用於攝影沖洗。1884年耶拿的斯高脫·琴公司第一次熔煉了新型的光學玻璃。1887年米特首先將鎂粉閃光套用於攝影工作。1887年哥德溫牧師取得製造賽璐珞片基膠片的專利。1889年歐洲最早的膠捲由佛蘭契博士用柯達第1號照相機攝製成功。1889年魯道夫博士設計成第一隻可供實用的正光鏡頭,並由卡爾·蔡司廠用“普羅泰”的牌名進行生產。1890年安德烈森博士發現對氨基苯酚可作為顯影劑使用,並於1891年取得專利。這種顯影劑以“羅迪納”的商名而著稱於世,國營沃爾芬膠片製造廠至今仍以ORWO-R09號顯影劑名稱供應市場。
相關詞條
鹵化鉿 | 半結 | 地腳螺栓 | 哈爾曼銅錳鋁合金電阻絲 |
半字 | 半圓頭錘 | 架桿 | 半加減電路 |
過氧化鉿 | 半光制墊圈 | 陀螺部件組 | 半減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