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累積症

糖原累積症

糖原累積症又稱糖原貯積症、糖原貯積病,是少見的一組常染色體相關的隱性遺傳病,患者不能正常代謝糖原,使糖原合成或分解發生障礙,因此糖原(一種澱粉)大量沉積於組織中而致病。糖原貯積症有很多類型,其中Ⅰ、Ⅲ、Ⅵ、Ⅸ型以肝臟病變為主,Ⅱ、Ⅴ、Ⅶ型以肌肉組織受損為主。最嚴重的糖原貯積症是糖原貯積症Ⅱ型(龐珀病),通常在1歲內發病,避免運動可使症狀消退。肌肉的損害導致肌球蛋白釋放入血,肌球蛋白對腎臟有害,限制運動可降低肌球蛋白水平。大量飲水,尤其在運動後,可稀釋肌球蛋白。

基本信息

概述

糖原累積症是指組織中糖原過多的一組疾病,有多種類型,由遺傳性酶的缺陷或糖原結構異常所致。

診斷

糖原累積症Ⅲ型 診斷靠酶學分析,並可根據酶學分析結果將GSD-Ⅲ分成不同亞型。

治療措施

1.糖原累積症Ⅲ型
高蛋白飲食可改善生長發育狀態和肌力,但最近研究認為高澱粉、標準蛋白飲食效果更好。
2.糖原累積症Ⅳ型
無特效療法,高蛋白低糖飲食,加食玉米油未能阻止 肝硬化 進程。用純化的葡萄糖素未能取得肯定效果。麴黴菌屬提取物可使肝糖原急劇減少,因而是一個有研究前途的治療方法。此外,可施行肝移植。

病因學

1.糖原累積症Ⅲ型 病因為肝和肌肉內澱粉-1,6-葡萄糖苷酶(脫支酶)缺陷,糖原由磷酸化酶分解後,不能進一步徹底分解為葡萄糖。
2.糖原累積症Ⅳ型 由於澱粉-(1,4-1,6)-轉葡萄糖苷酶(分支酶)缺陷所致。所積貯的糖原結構異常,外鏈長、分支減少,結構似支鏈澱粉,故又稱支鏈澱粉病。所積貯的異常糖原溶解度遠低於正常糖原。本病罕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雜合子的成纖維細胞內有分子酶缺陷。

發病機理

糖原累積症至少分成12種類型之多,其中0型(糖原合成障礙)和Ⅳ型(澱粉-1-4,1-6轉葡萄糖苷酶缺乏),都會導致肝硬化和肝功能 衰竭 。Ⅰ型(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可發展為良性肝腺瘤和腺癌,Ⅲ型(澱粉-1,6-葡萄糖苷酶缺乏、脫支酶缺乏)可發展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病理改變

1.糖原累積症Ⅲ型 本型有①肝內纖維隔;②無脂肪沉積,此兩點與GSD-Ⅰ不同。GSD-Ⅲ型,肝硬化往往發生在兩個酶以上同時缺陷,即除脫支酶缺陷外,還有磷酸酶和/或磷酸激酶的缺陷。與GSD-Ⅰ比較,GSD-Ⅲ超微結構示脂肪滴小且少。除肝臟病變外,肌肉也有糖原累積。
2.糖原累積症Ⅳ型 本型肝臟呈小結節性肝硬化伴有寬纖維束圍繞或插入肝小葉。門脈區膽管輕度增生。白色的兩染性物質或嗜鹼性染色物質沉積在肝細胞、心肌、骨骼肌和腦細胞。肝小葉周邊細胞內可發現嗜酸性或無色包涵體沉積在細胞漿,把肝細胞核推向一側,構成了GSD-Ⅳ的特徵 性病 變。組織化學染色顯示肝細胞內沉積物系異常糖原。

臨床表現

1.糖原累積症Ⅲ型
體檢檢查本身難與GSD-Ⅰ型區別。嬰兒期肝腫大、發育障礙較突出,部分患兒在4~6歲時可出現脾腫大,此患兒可有肝纖維化的證據,但不一定發展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除肝病變外,大部分患者有肌無力,尤其疾走和爬山時,但不會發生肌肉痙攣。部分患者有 肌肉萎縮 。糖原可累積在心臟,出現心臟增大。心電圖有非特異性變化,但不發生心力衰竭和 心律失常 ,腎臟不大。
血糖 較GSD-Ⅰ輕,青春期時肝臟有縮小趨勢,只有伴有磷酸酶或磷酸酶缺乏者才會走向肝硬化。
2.糖原累積症Ⅳ型
嬰兒出生後幾個月多無症狀,一歲內症狀隱匿,但最早出現症狀可在3個月時,最晚是15個月。可有一些非特異性消化道症狀,肝、脾腫大,肝功能不全生長遲緩等症狀和體徵,肌肉張力低、萎縮。隨病情發展可有腹壁 靜脈曲張 、肝硬化門脈高壓、腹水和食道靜脈曲張,該病診斷後存活期多為2~37個月,偶3~4年,最後多死於慢性肝功能不全、上 消化道出血 、心力衰竭、感染。

輔助檢查

1.糖原累積症Ⅲ型本型血脂升高,程度與血糖降低程度相關,但血脂升高幅度較GSD-Ⅰ小。少數患者有尿酸輕度升高,血清轉氨酶升高(300~600IU)。
半乳糖、蔗糖、胺基酸和蛋白質轉變為糖的過程正常,因而這些食物可使血糖升高。空腹腎上腺素或胰高糖素反應差,若進食數小時後再作腎上腺或胰高糖素試驗則反應正常。
2.糖原累積症Ⅳ型
血清轉氨酶和鹼性磷酸酶升高,晚期膽固醇輕度升高,在肝功能衰竭發生後,可有一系列變化如低蛋白血症,膽紅素升高,球蛋白升高及血氨變化。胰高糖素、腎上腺素耐量試驗血糖呈陽性反應, 使血糖升高0.83mmlo/L至1.28mmol/L。高峰出現在注藥後30min。口服葡萄糖和蔗糖耐量試驗都正常。血清乳酸丙酮酸正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