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米格-25 是前蘇聯一種 M 數 3 的高空高速截擊機和偵察機。 50年代末開始設計,1967 年 7 月 9 日,4 架米格-25 原型機首次公開展出。 1969年開始批生產並開始裝備部隊,80 年代初完成全部生產任務,截止到 1992 年獨立國協仍裝備約 300餘架各種型號的米格-25 。此外,該機還先後出口到阿爾及利亞、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和印度等國。西方稱它為“狐蝠”。
性能
性能特點:
①高空高速性能好,其最大速度可達2.83 馬赫,實用升限則達 23000 米。
②設計簡單、可靠、維護性好。
③兼具截擊和偵察兩種功能,以偵察為主。
④由於飛機採用鋼結構,加大了飛機重量,限制了可攜帶設備數量和航程,加速性也不好,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水平不高。
主要改型:
米格-25 п。高空高速截擊型,主要裝備前蘇軍。機頭有大型雷達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狐火” ) ,翼下可帶 4 枚空 - 空飛彈。機上無內裝機炮。 飛機帶飛彈時高空最大速度為 M2.8 。低空不能超音速飛行。п型還輸出到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
米格-25 у。雙座教練型 ,1975 年底首次公開露面。其設備可能作了簡化,機頭未裝雷達和偵察設備。
米格-25P 。高空高速偵察型 ,1969 年開始服役,裝 A-72 和 A.10-10航空攝像機。另外還有 70 、 80 年代先後服役的米格 -25P Бк、米格-25P Б C 、米格-25P Б B 、米格-25P Б T 、米格-25P БⅢ (偵察轟炸型 ) 等多種偵察改型和米格-25P Б M 突防反雷達型。
基本數據:
乘員 1 人 ( 單座 ),2 人 ( 雙座 )
動力裝置 2 台 P-31 單軸渦輪噴氣發動機
載油量 15245 千克
最大速度 2.83 馬赫 ( 帶飛彈 )
實用升限 23000 米
最大航程 1835 千米 ( 超音速不帶副油箱 )、2130 千米 ( 超音速帶副油箱 )、1865 千米 ( 亞音速不帶副油箱 )、2400 千米 ( 亞音速帶副油箱 )
起飛滑跑距離 1380 米
著陸滑跑距離 2180 米
機長 21.55 米
機高 5.7 米
翼展 13.42 米
最大起飛重量 41200 千克
武器 無內裝機炮,翼下 4 個掛架帶 4 枚 AA-6 空 - 空飛彈 ,內側兩枚為紅外製導型,外側兩枚為半主動雷達制導型。也可帶 AA-7 、 AA-8 空 - 空飛彈各兩枚。 AA-6 發射重量約 800 千克,射程 60千米 ,飛行速度 M4 ;AA-7 略小,發射重量 320 千克,射程 35 千米,飛行速度 M3.5 ; AA-8是一種可近距發射的格鬥飛彈,發射重量 55 千克,射程 15 千米,飛行速度 M3 。米格-25 偵察轟炸機的武器設備包括在機翼下的 4 個掛點可以掛4000千克炸彈,每顆炸彈 500 千克 ,可以在超音速飛行條件下進行投彈。米格-25 Б M 反雷達型可以裝 4 枚射程為 40 千米的 X-58 反雷達飛彈。
雷達 一部J波段的“狐火”雷達,搜尋距離 90 千米,截獲距離 50 千米。不具有下視能力,但有跳頻反干擾能力。
導航設備 PC Б H 近距導航系統
電子對抗設備 C п 0-10 雷達告警器
作戰運用:
1971 年初,前蘇聯把 4 架米格-25 偵察型運進埃及。 1971 年 10 月 10 日至 1972 年 5 月 16 日,由前蘇聯飛行員駕駛的米格-25 成雙機編隊形 ,對以色列海岸線和以色列占領的整個西奈半島進行了 4 次偵察飛行,每次飛行速度 M2.5 左右,飛行高度 24000 米。以方每次都出動F-4 戰鬥機攔截,有一次還發射了“麻雀”Ⅲ空 - 空飛彈,但均未攔截成功。
1976年9月6日,前蘇聯飛行員別連科中尉駕駛一架米格-25,成功地躲避了了日美雷達監視,降落在日本函館機場。
海灣戰爭中 ,2 架米格-25 被美空軍 F-15C 擊落。
識別特徵:
該機外形與米格-31相似
①尖錐形機頭,機身細長,與兩側進氣道融為一整體。座艙狹小,視界不良。
②懸臂式上單翼,翼根下左角為4°,內側前緣後掠角約為 42 ° ,外側前緣後掠角 40 °,每側翼下有兩個掛架,翼尖各有一內裝電子設備的防顫振配重。懸臂式全動平尾,安裝位置略偏下。兩塊略向外傾的大面積垂尾,切角形均有方向舵。
③雙發,位於機身兩側的二元進氣口很大,為楔形,下唇口為鉸接的平板,進氣道橫向尺寸與機身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