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市巷街道

米市巷街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境內,該街道辦事處位於湖墅南路西側,總面積3.75平方千米,15561戶,總人口47474人。

基本信息

街道簡介

市巷街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境內,該街道辦事處位於湖墅南路西側,總面積3.75平方千米,15561戶,總人口47474人。下轄15個居民區,4個物業管理小區。轄區內有50人以上企事業單位48個,學校8所,在校學生7484人,教職員工724人;醫院2個;醫務人員533人。
1999年,該街道完成工業銷售產值6150萬元,比上年增長17%;完成銷售收入2.77億元,增長10%;完成利潤550萬元,增長10%;稅收入庫數190萬元,增長25%。
該街道之所以使各項經濟指標達到穩中有升,主要是進行工業結構的調整,加大高科技產業的引進和發展,同時對老企業進行體制改造,使之重新煥發活力。特別是街道的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其比重已占整個經濟總量的60%以上,成為街道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
1999年,該街道的拆違建綠取得成效。根據市、區的統一部署,街道對違法、違章建築動真格,獎罰分明,全年共拆除違章建築近萬平方米,列全區之首位。加強綠化工作,全年街道綠化達4700餘平方米。為創建文明城市,投資40萬元,清理垃圾300餘噸,硬化道路近千平方米,順利通過創建工作檢查,得分在全市街道中名列前茅。?該街道全體同仁,將再接再厲,在2000年把街道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示範街道

米市巷,坐擁武林商圈,一條湖墅南路縱貫南北,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
米市自古繁華,境內至今半道春紅、夾城夜月的傳說,南宋至明清一代,北關夜市中的米市盛極一時,成為運河沿岸重要的貿易集散地。
近年來,米市巷街道黨工委在拱墅區委領導下,緊緊依靠和團結街道2152名黨員,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豐富黨建工作內容,努力提高黨建工作整體水平,形成米市巷黨建工作模式,為建設“實力街道、花園街道、和諧街道、平安街道、活力街道”,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實現商圈黨建全覆蓋
在建立“1+7”的黨員服務中心網路後,近日,米市巷街道又在湖墅南路沿線的樓宇、醫院和市場內建立黨員服務站,使黨員服務中心的服務網路向米市商圈延伸,從而實現了對樓宇黨員和商街黨員的全覆蓋。
——合理規劃黨組織布局。全部黨員服務站都設有“一圖一室一人一熱線”。“一圖”即在大廳設定“有事找組織有事找黨員”的黨員服務站位置分布圖,標名各黨員服務中心所在位置和服務功能;“一室”即在大樓內能夠提供活動場地的企業建立黨員活動室,將相關制度統一製作上牆,並為黨員開展活動提供場所;“一人”即在大樓設定黨務聯繫人,由企業黨務工作者或社區老黨員擔任;“一熱線”即服務熱線電話,用於政策諮詢、答疑解惑等。
——延伸黨員服務站功能。配齊相關黨建資料,對全部黨務聯繫人進行培訓,將黨員服務中心提供的黨務政策諮詢服務、傳播黨建理論知識、提供黨員活動場所、承辦黨內有關業務、提供黨員志願互助服務等五大服務功能全部延伸到黨員服務站。
——緊密聯繫黨員經營戶。“1+7+X”黨員服務網路的建立,不僅使商務樓宇內不同樓層和不同單位的黨員有了聯繫,更吸引原本因為距離遠不願去黨員服務中心的商家內的黨員,使黨組織對黨員的聯繫更加緊密。
——發揮黨員模範作用。通過“1+7+X”黨員服務網路,街道轄區內的黨員積極性得到了發揮,形成了熱議商街建設的良好氛圍,有點子的出點子,有力的出力。
網組片工作夯實黨建基礎
構建“三問三訪”工作機制
米市巷街道緊緊圍繞如何滿足社區居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差異化服務的要求,在“網組片”工作中推出了“三問三訪”機制,實行“訪民片”、設立“訪民日”、建立“訪民日誌”,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
——格線化管理實現全覆蓋。建立7個以社區為單位的格線化服務平台,每個服務平台按照居民戶數、區域面積劃分成3-4個管理片區。每個平台落實街道班子成員為聯繫領導、結對科室為聯繫科室,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片長,並建立以社區黨員為骨幹的民情聯繫組,對轄區全部居民和企事業單位開展“三問三訪”活動。
——組團式服務注重實效。規範“三問三訪”活動的行為準則,製作街道和社區兩個層面民情聯繫卡,將每個服務平台的聯繫領導、聯繫科室、社區書記的姓名和聯繫方式,以及街道各科室的服務內容和聯繫方式在轄區內全部進行公開;統一民情日記本記錄內容,在“三問三訪”活動記錄服務對象的家庭狀況、住房、就業、醫療等重要信息,建立動態信息庫;建立“三問三訪”工作聯席會議,及時解決居民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片組戶聯繫密切黨群關係。目前,米市巷街道有格線化服務平台7個,管理片區22個,民情聯繫組154個,管理服務團隊數22個,管理服務團隊人員157人,民情聯繫組的人員346人,黨員聯繫家庭戶總數811戶,平均每個黨員聯繫2.3戶家庭。根據社區居民的不同需求,米市巷街道還整合推出了管理服務隊、助老助殘服務隊、醫療服務隊和志願服務隊四支隊伍。
紅色超市豐富黨建內涵構建黨建促民生新平台
一排排木格子的“超市貨架”上,擺了幾排黨員教育碟片,根據戲曲、法制、環保、科教等不同內容進行分門別類,超市服務台前有個點播箱和需求箱,黨員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增補所需要觀看的碟片;最裡面的一個小房間裡添了兩排電腦,作為黨員的電子閱覽室……
2006年底2007年初,米市巷街道推出“遠教超市”,加強對基層黨員幹部民眾的學習和教育。後來,米市巷街道又在夾城巷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建立遠教資源配送中心,通過定期下載、專款購買、刻錄製作、租賃借閱等方式,確保中心課件資源庫存量不少於1000部。利用廣播、宣傳櫥窗、黑板報,對遠程教育片庫清單和視頻教育內容進行預告;每月集中組織黨員開展一次學習,邀請知名講師在街道黨員服務中心進行授課,通過“6+1”視頻教育網路,各社區居民在社區黨員服務中心聽課。
除了遠教超市,米市巷街道又擴大紅色超市內涵。紅色超市下設遠教超市、愛心超市、先鋒超市、信息超市和文化超市5個系列小超市,每個系列小超市下又設4到8個子欄目,對紅色超市需求進行細化。
“紅色共同體”是繼“紅色超市”後,米市巷街道建設“紅色米市”過程中的又一重要載體。
——以紅色發展論壇為平台,提升黨員隊伍素質。圍繞街道“經濟上台階、環境求精緻、民生強服務、黨建提素質”的工作思路,組織黨員幹部通過集中學習、調查研究、公開辯論、撰寫論文等方式,定期開展紅色論壇交流活動。
——以紅色服務基地為基礎,開展黨員服務活動。米市巷街道通過在夾城巷建立黨員服務基地,通過規範街道黨員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體中心及沿線商家的黨員服務活動內容,將其打造成米市地區開展黨員服務工作的示範基地。
——以“四聯四共”活動為載體,提升黨建工作影響力。開展社區衛生聯管、共創優美環境,科學文化聯教、共促素質提高,社會事務聯辦、共享社區資源,社區經濟聯抓,共謀經濟發展的“四聯四共”活動,促進不同單位和黨員間的交流。
米市巷街道通過開展“黨員奉獻積分卡”活動,對黨員實行量化計分管理,通過量化評比,用事實說話,用數據反映,看誰的積分高,比誰的奉獻大。明確規定“黨員奉獻積分制”的積分情況作為年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評優評先、“雙爭雙評”的重要依據。通過出台評選辦法,形成年初有目標、年中有檢查、年末有考核的考評機制。各社區黨組織根據每個黨員奉獻積分情況,予以組織表揚和張貼紅榜表揚。同時,在評比先進個人和黨員積極分子或失業困難黨員在組織就業培訓和安排再就業等方面進行優先考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